【“狼來了”的故事】第一回 蔡振華勇斬二將 謝賽克力敵三軍 |
送交者: 溜肩膀 2005年07月29日08:34:17 於 [競技沙龍] 發送悄悄話 |
話說1979年第35屆世乒賽,中國隊兵敗平壤後回來,大動手術,全面換血。連出國穿的中山裝制服,也拿到王府井百貨大樓,經紅都公司總設計師之手一改革,成了前胸開放,四周照舊的中式西裝。港澳同胞稱之為“表叔”裝。各位看官不禁要問,這個“表叔”是何來歷啊?“您聽我說!” 這年十月的一天下午,倫敦西城梅達威爾街旁的一片草坪上,陸陸續續圍過來一群穿這種衣服的人。相互握手寒暄後,一個操山東口音的中年男子鄭重地說:“家裡范大夫的電話號碼改了。新號是:妻留舅,兒舅留舅咬陵寺(769-2969104)。”大家記好後,三三兩兩分頭散開。這,便是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的工作人員在向各個大學的留學生、訪問學者代表傳達文件。“范大夫”,是生活費的暗語。這些話的意思是,現在每月零用和三頓飯錢的標準依次為7.69、0.29、0.69和1.04英鎊。這個鏡頭,幾乎在同一天、在全世界各大國首都重複着。如果有星外來客研究地球人的話,一定會象梁加輝研究昆蟲一樣,就此寫出幾篇論文。可是近幾十年裡,港澳同胞們早已司空見慣。他們按樣板戲《紅燈記》裡地下交通員傳遞密電碼的劇情,送給我們一個雅號┄┄“表叔”。 表叔穿表叔裝。中國隊穿表叔裝。有一個人不穿。他叫謝賽克。謝賽克的穿着打扮,當年在海外引起了轟動,洋人形容起來,居然用了“exotic”的字眼。為此,幾個只在倫敦Soho的紅燈區見過這個字的“小表叔”說,這小子不正經,回去一定會受處分。結果他不但沒挨處分,而且名字見報的頻率見長。一奪南斯拉夫公開賽冠軍,二獲斯堪的納維亞公開賽亞軍,轉眼之間名聲在外,到了1981年第36屆世乒賽時,謝賽克擔任決賽主力已經是世人皆知、唯有《人民日報》還要向國人嚴守的“國家機密”了。 多年後,筆者巧遇過一位曾在現場的英國記者格林先生,向他打聽,“謝賽克到底穿的是啥衣服啊?”“夾客衫,一件米黃色的夾客衫!”看到我不解,他說,這是相對論啊!我愈加糊塗,不明白這跟愛先生有什麼關係。格先生大笑“呵呵,你想到哪裡去了。是牛頓的相對論:站台上看火車往前走,火車裡看站台向後退。”可不是嗎?二十多年難得見到身着便服的中國人,偶然見一回,自然就驚訝得不可形容了。在那舉國上下一片灰藍的日子裡,這米黃色俠客衫,就象九十年代初大款們手裡的“大哥大”,是身份的標誌。北京胡同里的小伙子、姑娘們有句話,“狂不狂,看表黃”。“表黃”,指的就是這米黃色的俠客衫!一件普通的衣服,拉近了跟觀眾的距離。 兩年後,謝賽克再次來到諾維薩德參加第36屆世乒賽時,成了最受歡迎的外國選手。觀眾們打着小旗子,把唱舒爾貝克的歌“Sur-bek,Sur-bek,Sur-bek!”換上“Sai-ke,Sai-ke,Sai-ke!”的詞,自動為小謝加起油來。 在世人期待的中匈再次決戰到來時,除了給小謝加油的觀眾外,更多的人卻舉着牌子“老鄉,加煤!”。從貝爾格萊德乘發往布達佩斯的火車向北走,第一站便是諾維薩德,第36屆世乒賽賽址,也是兩年前謝賽克獲南斯拉夫公開賽冠軍的地方。 雖然小謝的“表黃”厲害,但是他敵不過這裡正是匈牙利隊主教練別爾切克的故鄉。別爾切克出生在諾維薩德一個鐵路工人家庭,少年時代隨父親工作調動而北上入籍匈牙利的。洋人的鄉情雖然不如我們重,但是畢竟血濃於水,過去跟他一起拾煤渣的小夥伴們,自然就為他加煤啦。 這個別爾切克,曾是中國隊的第一大宿敵,早在1957年他一出道就被中國隊納入了重點對象名單。那時歐洲隊伍受到海綿拍的衝擊,技藝落伍,所以別爾切克一口氣奪得四個公開賽冠軍,打遍歐洲無敵手,成為第24屆世乒賽奪冠的最熱門人選。然而在世乒賽上,他卻在日本人手上屢戰屢敗,功虧一簣。 與此相反,與其交鋒的中國隊員們,卻被其名聲震憾了心脈,慘敗而歸。為了掩飾其中的尷尬,中國體育媒體造出了“起重機都拉不起來”的神話。這個神話,持續了兩年。第25屆世乒賽上八進四時,容國團一舉突破別爾切克的防線後,老別就再也沒有贏過中國人了。後來退役,當上了匈牙利隊的主教練,以打敗中國隊為己任。1977年第34屆世乒賽上,匈牙利三員大將被黃亮的長膠倒拍搞得洋相百出。回去後,老別命令匈牙利的板凳隊員克萊茨改練長膠倒拍作為匈隊的練兵靶子,提高了三大主力對付長膠倒拍的能力和自信心,因而在平壤兩次大敗中國隊,出了老別十幾年的怨氣。然而,看到約尼爾日漸稀少的頭髮,老別深感後繼無人。只好盼望眼前的輝煌能夠多持續幾天。 中國隊主帥李富榮心潮膨湃,如倒海翻江。全世界都在等着,不需要27年,到底需要多久?他心裡明白,其實只要27個鐘頭,卻不得不等兩年之久。雖然向記者解釋了諸多客觀原因,但是其中不可泄露的國家機密是中國隊輸球的真正原因是個怕字。犯怵,依賴慣了寶刀寶劍,不敢打硬仗和不願意打硬仗,成了中國隊的特徵。兩年後,新一輪的秘密武器即將交付使用。年輕人,心理承受得了這麼大的壓力嗎? 兩邊啦啦隊的造勢,雙方主帥凝重的神情,襯托出大決戰的氣氛。在南斯拉夫舉行的世乒賽啊,回回都是這麼有滋有味兒!
與此相反,中國隊的陣容卻要費一番琢磨。除了打第一主力的謝賽克以外,上場的還有“新式秘密武器”蔡振華。蔡振華跟謝賽克同時成名。據ogo考證,1979年訪歐時他的勝率比謝賽克還要高。但是由於其打法有邪門嫌疑,沒有引起歐洲人的重視,都以為被人適應後,他會象英格蘭怪球手希爾頓一樣,自動退下擂台。他們哪裡知道“九陰真經”和“九陰白骨爪”的區別!等到小蔡成了氣候,只好改規矩。這是後話,暫且不表。第一盤事關重大,小蔡的球,對於接發球不好、或脾氣急躁的人威脅較大。 鑑於小組賽對瑞典時蔡振華首場輸給本格森,決定蔡振華打Y位,避開約尼爾。X位上誰呢?對於中國隊排陣有研究的人很容易猜中:施之皓。原因是頭一年的訪歐,施之皓曾在意大利和南斯拉夫公開賽上分別輕取約尼爾和克蘭帕爾,正好用他來抓這二位。 然而,比賽的勝負,不是由過去的成績,特別是過去某一次比賽的戰績所決定的。約尼爾擅長一手跟大臂扣殺差不多的前衝弧圈球,施之皓的反手生膠擋弧圈是一絕活,擋過去的球常常不出台,令對手的連續拉無從下手。上次交鋒時約尼爾因為不適應,平均每局只得了10分。這回重新比試,老約自然有了對策。所以兩人打得難解難分,比分交錯上升。終局時,方顯出世界冠軍的過人之處,只見老約果斷起板,連得兩分,贏下第一局。第二局,施之皓改變策略,猛搶先手,中局時領先七、八分。然而約尼爾毫不放棄,奮起直追,施之皓略有疏忽,老約就到了身後。小施心慌手軟,喪失大好局面,20平後再丟兩分。約尼爾為匈牙利隊拔得頭籌,別爾切克的戰術初見成效。 果然,小將蔡振華感受到了壓力,一上來就連續幾個發球失誤。一貫風度翩翩的李富榮也沉不住氣了,急得大叫。小蔡從地上拾起球,在台邊跑幾圈,穩定了一下情緒,再發一個,克蘭帕爾吃了。又發一個,老克採取保守接法,被一板打死。原來蔡振華的拍子,一面反膠、另一面防弧。用類似的動作拉的弧圈球,旋轉差別很大,對手往往來不及反應,所以在接發球時必須爭取主動抑制其搶攻。這樣正中小蔡下懷。蔡振華集中國隊幾代人發球的精華於一身,發起球來,同樣的動作,有擊球部位、摩擦方向等多種區別。為了不讓對手聽出擊球聲的區別,甚至把十年前梁戈亮的跺腳發球連本帶利地使了出來。克蘭帕爾是個乒乓天才。站在台前,步法跟郭躍華相比象個笨拙的大猩猩。因為腳步不到位,所以擊球的動作十二分不正規,常常是最後手腕一擰,跟我們的老師們強調的“手腕相對固定”南轅北轍,卻又讓對手感到幾分神出鬼沒。即使這樣,如果不以成敗論英雄的話,七十年代的第一高手非其莫屬。之所以沒有更高的作為,跟其性格緊密相關。譬如在場上接發球時,如果他認定某種方式可以接,常常連續失誤也不變招,非得賭氣接到不可。對付一般高手,他試一兩下也就沒有問題了。但是對付黃亮、蔡振華這樣的“非典型”高手,他就是自取其辱了。如此幾番來回,蔡振華贏得一分,把大比分扳平。 謝賽克是中國隊的天才。他左手直拍,是直板正膠“非典型推攻”打法。這個“非典型推攻”何講?原來他的推,跟傳統的不同,背面三指彎曲得厲害,拍型前傾,動作完成時拍頭略朝上,推的過程中有一定的摩擦。顯然,這是針對弧圈球的,跟後人說的“快帶”、“快剃”原理相同。他的正手攻球技術中最著名的也是蓋打弧圈球。據ogo考證,謝賽克從小在黃統生、李卓敏、梁戈亮等前輩廣西老鄉弧圈高手中長大,練就了一身對付弧圈球的功夫。除了對付弧圈球,他自己還拉得一手外國人叫“loop”,中國人過去稱弧圈,後來又說不是弧圈、頂多算正膠小上旋的不是弧圈的弧圈球。其特點是出手快,衝力大,雖然不拘旋轉,但是卻往往使得慣於對付反膠弧圈球的歐洲人判斷失誤。 蓋爾蓋伊來自於匈牙利鐵路工人俱樂部,是別爾切克的嫡系。1973年第32屆世乒賽首次代表匈牙利出征以來,一步一個腳印。1975年和約尼爾合作,獲得第33屆世乒賽男雙冠軍,到了1978年獲得歐洲冠軍時,已經獨樹一幟,成了一代宗師了。他的特點是,出台和半出檯球必搶,兩面開弓。所以可以說,他是九十年代“不講理”打法的先驅。他身體素質好,弧圈球攻擊的力量大,狀態好時,沒有幾個人能夠抵擋。針對其特點,小謝採取以短球為主,搶先上手的戰術,以21:17相對輕鬆地拿下第一局。第二局的整體狀況差不多,但是終局時稍有不慎,被老蓋追成20平。隨後,小謝一個起板被老蓋打了回頭,一個高拋發球被老蓋直接沖死,丟掉第二局。決勝局,謝賽克搶得先手,一路領先至19:14。然而蓋爾蓋伊鍥而不捨,追至19平,隨後一個滾網獲得賽點。可是有如神助,蓋爾蓋伊緊接著打飛了一個機會球。關鍵時刻,小謝抓住機會連奪兩分,搶下了這幾乎丟掉了的一分。 一輪下來,中國小將經受住了考驗,從驚險里爬出。 第二輪首盤,施之皓出戰克蘭帕爾。同樣的繞場握拳跑圈,不知怎的,由文質彬彬、睡眼惺忪的施之皓來表演,總讓人感到不大對。果然,贏下第一局後,被克蘭帕爾翻盤。到第三局時,小施簡直不會打球了,連連失誤,比分沒有過10。大比分變成2:2。 第五盤謝賽克和約尼爾爭奪中場。小謝打得積極主動,連搶先手,雖然比分接近,但在氣勢上壓倒了對方,以微弱的優勢2:0打敗約尼爾。 第六盤,蔡振華和蓋爾蓋伊針鋒相對,殺得天昏地暗,難解難分。第三局酣戰至15平。如果贏下這一局,大比分成4:2的話,基本上就贏定了。但是如果輸了,比分打成3:3。第七盤慣於打順風球的克蘭帕爾難以對付,第八盤輸了兩陣的施之皓出戰蓋爾蓋伊只怕凶多吉少,第九盤小蔡還要面對不大吃發球的約尼爾。後果不堪設想。說時遲、那時快,蔡振華關鍵時刻拿出發球絕活兒,一連餵了老蓋五個! 面對2:4的劣勢,克蘭帕爾深感回天無術。儘管他垂死掙扎,那裡抵擋得了謝賽克火氣正望?5:2,失去兩年的斯韋思林杯,再次回到了李富榮手裡。 在外人看來,比分5:2,似乎有一定的差距。但事實上,卻是每一盤、每一局的差異都只是在於兩三個關鍵球。任何一點點的不同都有可能導致全場完全相反的結果。真可謂是驚濤駭浪,想起來後怕。這也是中國隊歷史上唯一的一回團體決賽全用新手的戰例,在三個隊員的運動身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烙印。 獨得三分的謝賽克,從此紅得發紫,跟二十年前的莊則棟一樣,連生日都被減了兩歲。我始終鬧不懂,小兩歲,就能夠表示更“神童”一點嗎?盛名之下,其實難符。作為中國隊的頭號人物,他是各門派研究的重點。由於直板正膠本身變化不多的特點,年輕的謝賽克從此背上了包袱。36屆單打第一輪輸給林德,37屆團體決賽丟給阿佩依倫一分,單打首輪被南朝鮮的金琦澤淘汰。38屆團體決賽他沒有出場。為此,筆者曾向一位內行朋友打聽“謝賽克到底怎麼了?”友人說,“他心理素質太差”。我一直不明白,關鍵場次能夠贏下20平的球,怎麼會“心理素質太差”呢?1985年第38屆世乒賽後,25歲的謝賽克退役出洋。 蔡振華,雖然躲過了“捧殺”,但是這場驚險的拼殺顯然給他留下了極深刻的影響。其擔任主帥後的歷次用兵,都可以看得見一條儘量用老將的思路。 施之皓的運動員生涯,因為這兩盤把贏球打輸的經歷而終。1978年,20歲的施之皓出道,雖然獲得全國冠軍,但是因為訪歐時對付匈牙利人成績不佳而漏選35屆世乒賽之五虎將。36屆時,又由於他1980年對約、克二人的成績突出而入選決賽。正是從這時候起,中國隊開始了一直持續至今的上場人選基於某場比賽成績的做法。運動員們從此背上了害怕輸球的包袱。退役後,施之皓痛定思痛,經過二十年的琢磨,自創了一套專打後半場的高招,傳給了徒弟王勵勤。您不信?且看46屆世乒賽大王奪冠後施之皓的說法:決賽時我們已經作好了孔令輝領先的準備……。 他的上海話,當時我沒有聽懂,可是沙主席卻聽到了其精華。下令:我們改規矩,從此只比前半盤!因此,一個大王,被活生生地調了下來!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