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96年威廉姆斯的車和97,98年的麥克拉倫的車要遠遠超過其它車隊一大節。除了95年被舒馬赫因為撞車得了便宜,其它的三個冠軍都屬於這兩個車隊的車手。
達蒙希爾的風度是我看F1這麼多年最好的,屬於英國人里的紳士。當年舒馬赫在賽道上的不擇手段此公領教最多:什麼“切線發車”,防守時把對手往死里逼(那年最後一場的撞車的原因)。02年的時候我碰到一個英國F1車迷,95年最後一場比賽他和一幫同道一起趕去澳大利亞現場觀戰,比賽完回英國的時候正好和希爾同機,據他講當時他們在飛機上和希爾聊了一活兒,希爾一點也沒有顯示出沮喪和對舒馬赫的不滿。如果換作維倫紐夫,不知道要把舒馬赫操多少遍十八代祖宗。但就是這個維倫紐夫,加拿大人從來都是把他當成一個寶,咳,誰讓人家是獨養兒子呢。
在我看來維倫紐夫的水平也就一般,雖然拿了一屆冠軍也是因為車實在是太好。但他這人狂得不行,覺得自己也是世界冠軍為什麼錢拿得這麼少也沒得到足夠的尊重,後來換了車隊立馬被打回原型。其實舒馬赫去法拉利拿高薪的部分原因是因為當年法拉利的車實在是很差。而當年威廉姆斯和麥克拉倫為了顯示他們的車好是不願意出大價錢請最好的車手的。
平心而論,哈基寧的車技也使很好的。記得有一場比賽,賽道上有一個小S彎,車過這個小S彎的時候要連續壓兩邊的路肩以保持速度。當時的轉播把每輛車的過彎慢鏡頭放在一起作比較。這麼多車手,也就他和舒馬赫兩人對過彎線路的控制堪稱perfect。
但就是這當年的兩位頂尖車手(希爾和哈基寧)都紛紛被舒馬赫逼得退了役,可見和舒馬赫競爭是需要多堅強的神經。和舒馬赫同時代的F1車手是不幸的,其中還包括當年躊躇滿志的蒙托亞,現在基本也給磨平了。
車手的素質是多方面的,也就是我更看好阿隆索之於KIMI的原因,KIMI的速度無疑更快更勇猛,發車起步時超車的水平也是我見過最高的。但他勇猛有餘,控制能力較弱,職業精神也不夠,前兩年輿論就對他泡巴酗酒頗有微辭,說如果是舒馬赫絕對不會這麼樣。這次在蒙特卡洛,KIMI中途退出後竟然沒有先回車隊而直接去了一膄遊艇和他的朋友們在上面光着膀子喝酒。雖然賽車出意外是很鬱悶,但這樣的職業素質很有問題,如果不改極有可能阻止他成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