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to warm up: The FIFA World Cup!!!
ZT from http://cn.bbs.yahoo.com/message/read_worldcup06_1402.html
從1930年至今,世界盃走過了76年的歷史,期間留下了不少令人稱奇的規律,迷信其中的人甚至稱其為“魔咒”,在這裡,我們列舉出世界盃歷史上最詭異的一些魔咒,看看它們能對今年的大賽帶來什麼影響。
一、巴西隊的禮物
這是世界盃歷史上最著名的魔咒之一,其規律是,只要巴西隊稱雄,下一屆的冠軍就將是主辦大賽的東道主,除非巴西隊自己將禮物收回。1962年,巴西奪冠,4年後英格蘭本土稱雄。1970年巴西三奪金杯,1974年輪到東道主西德捧杯。1994年巴西在美國奪冠,98年法國在本土一鼓作氣首次捧得大力神杯。唯一的例外是1958年,巴西在瑞典奪取了冠軍,4年後他們沒有饋贈出這份禮物,而是自己將它收回。
按照這一規律,2006年的冠軍似乎只有兩個可能,要麼德國在本土稱雄,要麼巴西自己將冠軍保留,“巴西隊的禮物”堪稱世界盃至今最神奇的魔咒。
二、德國16年輪迴和29歲核心
雖然球隊實力不濟,但德國人仍然抱有奪杯的希望,一來是本土之利,二來藉助於某種心理暗示。“16年輪迴和29歲核心”是德國人的希望所在,1974年,西德奪取了冠軍,隊內核心貝肯鮑爾那一年29歲;時隔16年後的1990年,29歲的馬特烏斯率西德再度捧杯,2006年,29歲的巴拉克成為了新核心,而2006年距離德國上一次捧杯又剛好是16年。
三、冠軍與亞洲隊同組
世界盃近20年來,出現了又一個巧合的現象,歷屆冠軍在小組賽中,都會和一支來自亞洲板塊的球隊同分一組。1986年,馬拉多納統帥的阿根廷以3比1擊敗了韓國,1990年,西德5比1橫掃阿聯酋,1998年,法國在沙特身上取得了4個進球,2002年,巴西也以4球擊敗了中國隊。從結果看,在小組賽中遇到亞洲球隊,有助於強隊尋找狀態和信心。
唯一的“例外”是1994年,不過那一年和巴西同組的俄羅斯,70%的領土版圖都在亞洲之內。
四、決賽進球者勝
1990年成為了世界盃歷屆決賽的分水嶺,此前13屆冠亞軍決賽中,參賽兩隊都能獲得進球,但從90年意大利之夏起,決賽中至少會有一隊比分為0,這意味着,在決賽中進球的球隊,都將最後捧起冠軍,這一規律延續了16年。
1990年,西德隊憑藉布雷默的點球1比0擊敗阿根廷,1998年,法國3比0擊敗巴西,製造了桑巴軍團世界盃史上最大比分的失利,2002年,羅納爾多獨中兩元,巴西2比0勝德國捧杯。只有1994年,巴西和意大利都維持了0進球,最終通過點球決出勝負。
五、意大利的AC米蘭之咒
自從1990年的意大利之夏以來,還沒有哪支球隊能在淘汰賽階段的90分鐘裡擊敗意大利隊,這一現象延續至今已有16年。1990年,意大利在半決賽中點球負於阿根廷,1994年,他們打進了決賽,點球輸給巴西,1998年,意大利又倒在點球點上,不敵東道主法國,2002年,他們則在一場引發裁判爭議風波的比賽中,加時賽錐問涓?
要想在淘汰賽中擊敗意大利,就把他們拖入點球大戰,這似乎成了一條百戰不殆的規律,在世界盃的歷史上,意大利隊逢點球大戰必敗,至今無一例外。而且在最近3次點球大戰失利中,還有這樣一個巧合:意大利隊第一個罰丟點球的都是來自AC米蘭的球員,1990年,多納多尼的半高球被戈耶切亞沒收,1994年,巴雷西將點球射向天空,1998年,第一個射失的輪到了阿爾貝蒂尼……
六、大陸之間的區別
世界盃歷史上另一個為人所熟知的巧合現象是,鮮有球隊能在自己國家所屬的大陸之外奪冠,能打破這一魔咒的只有巴西人。在前17屆世界盃中,除了1958年(瑞典舉辦,冠軍巴西)和2002年(韓日舉辦,冠軍巴西)外,所有冠軍球隊都來自自己國家所屬的大陸,這已經成了“定律”。
相比之下,歐洲球隊對地利的要求似乎格外的高,出了歐洲,他們便無能為力。南美球隊對地域的依賴性似乎不大,但也僅僅是對於巴西而言,阿根廷的兩次捧杯,都是在美洲大陸完成的。
七、歐洲金球獎
自從1956年歐洲足球先生開始評選以來,一條巧合的現象延續至今,凡是應屆的歐洲金球獎得主,他所在的球隊都無法在接下來的世界盃上奪冠,具體情況如下:1957年西班牙斯蒂法諾(1958年巴西世界盃奪冠)、1961年意大利西沃里(1962年巴西)、1965年葡萄牙尤西比奧(1966年英格蘭)、1969年意大利里維拉(1970年巴西)、1973年荷蘭克魯伊夫(1974年西德)、1977年丹麥西蒙森(1978年阿根廷)、1981年西德魯梅尼格(1982年意大利)、1985年法國普拉蒂尼(19*86年阿根廷)、1989年荷蘭巴斯滕(1990年西德)、1993年意大利巴喬(1994年巴西)、1997年巴西羅納爾多(1998年法國)、2001年英格蘭歐文(2002年巴西)……
另外值得留意的是,除了1958年西班牙及1978年丹麥缺席、1986年普拉蒂尼的法國半決賽輸給最後亞軍西德之外,在世界盃淘汰賽擊敗歐洲足球先生所在隊的國家,都能奪得最後的冠軍。比如1966年尤西比奧的葡萄牙半決賽敗給英格蘭,1970年的意大利決賽輸給巴西,1974年荷蘭決賽輸給西德,1982年西德決賽輸給意大利,1990年1/8決賽荷蘭輸給西德,1998年決賽巴西輸給法國以及2002年1/4決賽英格蘭輸給巴西。2005年,羅納爾迪尼奧獲得了歐洲足球先生,這條魔咒似乎悄然瞄準了巴西
八、聯合會杯和美洲杯
只要奪取了世界盃前的那屆聯合會杯或者美洲杯,那麼就別想奪取冠軍,這條定律的命中率至今為百分之百。1992年聯合會杯前身的法赫德國王杯,冠軍是阿根廷,結果他們在94年第二階段首輪就被淘汰、1997年聯合會杯冠軍巴西、2001年冠軍法國都沒能逃出這一魔咒的陰影。
美洲杯與世界盃不可兼得,這條規律自1930年至今無人能破。最早的例子是1929年,阿根廷奪得美洲杯,第二年首屆世界盃他們在決賽中輸給了烏拉圭,最近的例子則是2001年,哥倫比亞在本土奪取美洲杯,2002年他們甚至沒有進入決賽圈。值得注意的是,巴西隊從1958年到1970年三奪世界盃,在這12年裡,他們始終與美洲杯絕緣,難道他們也意識到了這條魔咒的可怕威力?2004年,巴西擊敗阿根廷捧起了美洲杯,在06年的德國,他們能擺脫命運的安排嗎?
九、贊助商的影子
在商業化越發發達的今天,世界盃的冠軍爭奪除了實力和運氣以外,隱隱約約似乎還有一些場外因素決定最終的結果。細心的球迷可以留意這樣的一個現象,自從1990年以後的世界盃上,在歐洲舉辦的世界盃總是被“三葉草公司”(註:公司名字均是化名)贊助球衣的球隊奪得,1990年西德依靠點球擊敗阿根廷,決賽中南美人吃到的兩張紅牌和一個點球引發爭議;1998年法國隊3比0擊敗巴西,決賽中羅納爾多的離奇受傷成為一個謎。這兩支歐洲球隊,球衣上都有贊助商“三葉草”的印記。
而在歐洲以外地區舉辦的世界盃,“三葉草公司”的掌控力看起來有所下降,這也許和歐洲是他們主營的地盤有關。在1994年和2002年世界盃上,巴西兩次奪冠,他們當時分別穿的是“四角公司”的球衣和“勾牌公司”的球衣。不要小看“三葉草公司”在歐洲的力量,96年歐錦賽冠軍德國,2000年歐洲冠軍法國和2004年冠軍希臘都是他們贊助的。這次世界盃又在“三葉草公司”的總部德國進行,按照這一顧慮,看來最終的冠軍很難離開德國,法國,阿根廷,西班牙這幾支球衣上印有三葉草的球隊。
魔咒剋星:巴西!
說了這麼多魔咒,你也許注意到了一個隱藏在其間的另類規律,能夠打破這些魔咒、凌駕於它們之上的只有一支球隊:巴西。1962年,他們收回了禮物(見規律一);1994年,沒有和政治版圖意義上的亞洲球隊同組照樣奪冠(見規律三);同樣是1994年,決賽進球者勝的規律,又被巴西破除(沒有進球仍奪冠);至於大陸之間的鴻溝(見規律六),早在1958年就被巴西人填平,2002年他們又做到了一次。當然,如果將貝利的“烏鴉嘴”也算在內,似乎也只有巴西人對其具有免疫力。
另外,如果巴西隊能在今年的世界盃上奪冠,他們將打破“德國16年輪迴”、“歐洲金球獎”、“聯合會杯和美洲杯”以及“贊助商的影子”等所有魔咒,世界盃的重重“魔影”將在巴西人腳下全部破滅。
其實說到底,紀錄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被打破,規律也總有“脫軌”的那一天,所謂魔咒只不過是些巧合的現象,真正的王者之王能夠藐視這一切,現在人們關注的是,巴西人能在今年夏天做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