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看到萬維新聞里有一條講到二月河, 說他講了很多”鬼話”. 二月河的”鬼話”之一是說”金庸是天才, 王朔是鬼才, (他)本人是人才.”就事論事, 有感而”碼”, 閒聊幾句.
最早看的二月河的書是家裡人從北京捎來的[雍正王朝],好像是從那以後,清宮戲一部接一部,異常的火爆。隨之而來,二月河就成了當代最著名的長篇小說家之一。從二月河小說的影響力來說, 稱之為人才並不過分.
二月河老家是山西的,祖上中過晚清的秀才(舉人?),他從工程兵復員之後就一直在河南南陽文聯工作。早先應該歸於”文青”一族, 寫過一些“紅學”方面的文章,投到有關刊物後,都沒人採用。後來又試着寫了個電影劇本叫[匣劍帷燈],也沒什麼反響。不知是哪一年二月河跟誰抬槓,受了刺激,於是下決心要寫關於康熙的長篇小說,然後就一頭扎了進去. 後來二月河號稱光是為寫康熙, 查資料,抄卡片就用了三年整。
忘記是哪位大師說過:“讀書的第一步是把厚厚的書看薄了(也就是抓住重點),第二步是把薄薄的書看厚了(就像把幾句[論語]講上個一年半載的.)”每個人的視角不同,把書看薄的部位也不同。我看二月河的帝王系列之後的感覺之一是:當皇帝忒累。白天要對付那幫大臣,很操心吶。別看那些個大臣們整天點頭哈腰的像斂首低眉的小媳婦,其實一個個都精着那,都TMD不是省油的燈。總是在琢磨着最大限度地撅取名和利. 不給好處不幹活,好處少了又不好好干,稍微管他們嚴一點就說你是暴君,還美其名曰“秉筆直書”。要是不把他們看緊點, 幾個大臣一串通就能來個”另尋明主”. 好不容易到了晚上, 想睡個踏實覺吧, 可還要對付那幫嬪妃。這些嬪妃們,為了爭寵無所不用其極,個個功夫了得,不把皇上榨出最後一滴不算完。 說來說去,這白天黑夜干的都是要命的勾當。所以呀,沒幾把刷子就當上皇帝的,都不得好死。
二月河出了名之後,在香港出版了一本隨感類的小冊子,叫[鑑古知今]。也許是當初參加“茅盾獎”評選的時候搞得不太愉快,二月河在這本小冊子的自序里專門講了幾句專家和普通讀者的問題,最後來了句自己寫書是“寫給愛我者和我愛者”。顯得他對此一直是耿耿於懷。在這本書中有幾段文章, 很能反映二月河的個性.
話說有一回某個日本文化交流團體到了二月河的地界, 二月河問人家團長會不會下圍棋, 人家說會一些, 下得不好, 在日本也就六段水平. 二月河自忖即便對方說話有水份, 自己大概也不是對手. 於是腦筋一轉, 改”手談”為”嘴侃”. 就拿這圍棋, 從一元為始到周天之數, 從子圓局方到棋分九品, 再把九段的分法套將上去, 給對方下了個將將”通幽”的考語. 看着一干日本鬼子恭恭敬敬地做筆記, 嘴裡不斷稱到:”呦西, 呦西.”, 二月河很是得意!
好多專家對二月河的作品有批評, 對書中的史料剪裁, 詩詞水平等方面的評價二月河並未有什麼虛心接受的表示, 他到是一再強調, 人貴在自信. 這本書中講自己是”知學問博大, 戒妄自菲薄.” 還有”拿起筆來, 老子天下第一; 放下筆來, 夾尾巴做人.” 二月河唯一坦承自己作品中不如意的是, 對女性的描寫不夠到位. 但筆鋒一轉, 說這是因為他從小到大能和異性接觸的機會不多(沒有曹二爺的那番際遇). 不知道後來二月河和崇拜他的女文青有多少接觸, 反正沒見有傳這方面的故事. 這本書裡還專門有一篇二月河給他中學老師的公開信,對他老師曾有過的傷及學生自尊的做法大加撻伐,用自己的成功來證明老師當初給與他的評語的錯誤。凡此種種, 可以看出來, 二月河非常的執拗, 也挺實在.
從資質論, 二月河算不上出類拔萃; 從學歷看, 普普通通; 二月河既沒有師從名家, 又遠離北京, 上海這類文化重鎮, 能取得如此成績, 是個人才! 我很佩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