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崽兒: 流逝的歲月(連載4) |
送交者: 重慶崽兒 2008年09月25日10:58:33 於 [競技沙龍] 發送悄悄話 |
二、農村生活
新家初定
告別油溪老家,搬到吳灘農村,家遷定,就算落了窩,心也就定下來。家有阿婆、父親、大哥、二姐、我和弟弟共6人(二哥和姐姐在外)。能團在一起還是幸事。草房雖破,地基很好,牆體還好。有小堂屋、住房、儲物房、廚房和豬圈,我們已經滿足了。全家分得約9畝地。其中田6畝,水田和乾田各一半,大小近10塊,只是離家屋約四里遠,耕作不方便。土約3畝,主要就在家屋周圍,很方便。屋前有一片斑竹林,屋側旁有一窩“硬頭黃”竹和三窩“磁竹”。散在各土邊的還有不少柏樹和桐子樹等。
父親從小務農,十分熟悉農活,談得上精通。有了以上基本條件,他很高興,對我們說:“不要怕,雖然條件差點,但只要勤快,就有飯吃。”從此開始了我們的新生活。自1951年底至考上初中去重慶,這5年農村生活五彩繽紛,生產環環相扣,農戶家務件件有技巧,事事有秘訣。這些都給我很好的磨練機會,對今後的一生可說是奠定了品質、意志、勤勞、節儉、學習方法和計劃性等基礎。許多寶貴的知識和民間人情是城市裡和書本上學不到的。我慶幸,我珍惜。
新來乍到,困難在所難免,冬天來臨春耕將至,最要緊的是沒有種子,農具不足。好在有一段準備時間。第一年,我們就向左鄰右舍農家借,有的在街上買。種子分兩方面,一是糧食種,如麥、谷、高粱、玉米、紅苕、油菜等;另外就是蔬菜種子,如豇豆、苦瓜、南瓜、茄子、菠菜、白菜、辣椒等;父親抽煙,還自己種菸。農村人家留種一般都有餘地,因此,糧種是借的,蔬菜種多是從鄰家“勻”的,他們送的。依據時令,總算及時下種了。
農具分大小。大農具如搭斗、犁頭、風車、谷磨、水車等;小的更多了,如大小籮筐、蓮蓋、鐮刀、耙梳、曬糧刮、糞桶、水桶、瓢、大小竹簸萁、圍糧倉蓆、刀具、鋤頭。農家富不富,只要你走進院子或屋一看有些什麼農具就知道,一定程度上,農具是否齊備是一個標誌。但有的大農具也不是家家都有,如水車、風車(風斗)、谷磨等,大致四分之一的農家具備;搭斗和犁頭約二分之一家庭有。當然,隨着條件改善,各家逐漸增多,水車則用得少。
第一年就在父親的帶領下迎來了大小春作物的收穫,也種了不少蔬菜。大哥雖成年,但也是初學農活,我們以下小孩更是初學。以後我家逐漸改善,養雞鴨餵豬養牛樣樣有。大哥也逐漸熟悉農活,成為家中的骨幹。我的農活及家務主要由父親傳授,大哥和其他大人、農民也是我很好的老師。就如學校上課一樣,天天有新內容,事事有新收穫。
種田
我家的田有6畝左右,水田略多於乾田,離家約4里。僅有一塊“溝田”,其餘為“膀田”。
【備田】水田終年積水,只種一季水稻。乾田多種一季小春作物。如小麥或高粱或胡豆。小春收割後,約有近一月的備耕期,得抓緊積水耕地、備秧。好處是多收一季糧,不足的是人忙些,銜接大春作物時間短,且有天干、缺水難下種的風險。水田從上季收割後一般翻犁2-3次,最後一次臨插秧,得用“耙”拉平。
【育秧】穀類作物要先育秧,後移栽。由於我家田較遠,每年育秧都向對門農家(多為王安江家)借水田。一般對方都樂意,因為過程中會把田弄得很平整,且加足肥料,育過秧的田長出的莊稼都會更好。蕩平秧田後,撒種很關鍵。稀了秧苗不夠,密了苗弱。這一環節都是家中最有經驗的人承擔。父親是行家。待可移栽時,要扯秧、捆把、送田、插秧。我從不會到後來速度加快,掌握了箇中奧妙。如扯秧時,手要與水中地表平行快速移動,插秧要勻,眼盯着已經栽種的前方(退着栽),及時調整行、窩間距;左手拇指預分要快,右手分秧要果斷,插入泥時食、中指要護好秧苗快速插入等,至今不忘。到後來,我的速度比有的大人還快,常受人們誇讚鼓勵。
【薅苗、施肥】插秧待轉青後不久第一次薅田,不用工具,而是用腳,腳在泥表面輕輕圍着秧窩轉一圈,最後快速蕩平。作用是促表泥更鬆軟、混勻肥料、打出渾漿,便於秧株下根、髮根、吸收養料和空氣。一般下田的每個人薅5-6行,我人小隻管3-4行。含苞前薅第二次,主要是除雜草。揚花吐穗後不再下地,只待收割。管理期間一般施肥1-2次。若備田時施過底肥,則第一次肥多以催苗的氮肥為主,揚花前加磷鉀肥。肥過多或時候不恰當,謹防苗過長(俗稱“長贏了”)而不墜穗,產量不高。
稻穀有早、晚稻。分粘米、糯米。日常吃的是粘米,如矮子粘、麻谷。糯米做粑、米花糖、醪糟等用。早谷一般為100天熟,最早收割,可濟缺糧。最初兩年我們沒種糯米,需要時,向別家換。
【收割、曬、入倉】夏末秋初,當你走到田邊,只見處處谷穗沉吊,陣陣熱氣飄香,真令人陶醉。文人常用“春華秋實”抒發感情。如“我愛春天,因為那是播種的季節,我們播下了希望;我更愛秋天,因為那是收穫的季節,我們迎來了累累碩果!”我們呢?經歷了辛勞,也充滿了喜悅。
收割(即搭穀子)時,我家借了搭斗,請了同隊的人幫忙,一般用2-3天時間收割穀子。是全年最辛苦,也是最興奮的日子。天剛亮即出發下田,烈日當空時,已收割一大片,幾挑穀子下來了。從搭斗內掏出的穀子是濕的,含不少稻梗和葉,我們家一般立即請人挑到田附近人家,或我們家後約半里路的石壩攤曬,除去雜物並不斷翻曬。那會沒有氣象預報,還要防下雨。這些曬穀活我常勝任,而割、搭穀子我就只能觀望,幹不了,以後我也沒幹過。幾天下來,“年生好壞”,即當年收成如何,便基本清楚了。搭谷期間,我主要作曬穀或幫忙做飯、送飯。
“回鍋肉事件”闖大禍:有一年搭穀子期間,我將家裡做好的香噴噴的回鍋肉及干白米飯送到搭谷田邊,擔子一放,高高興興去喊大人們吃飯,順便在田裡撿拾谷穗耽誤了一會。當烈日下的大人圍到蔭涼下吃飯地方時,哥哥和我都驚呆了!一隻大狗已翻開蓋子正狼吞虎咽瘋狂地吞吃我送去的回鍋肉,搭谷的人們也傻眼了。嚇跑大狗一看,肉幾乎被吃光了!父親哥哥揚手就要打我,搭谷的人們勸道:“算了,也不怪子康,他人小,也沒料到。”可家人和我那個尷尬、無奈和心裡的難受,真是難以形容!搭穀子那麼累,肉無論如何都不能少,可肉沒了,太對不起他們了。我的“禍”闖大了。後來那一餐是怎麼辦的,我不知了,好像是晚上給他們補加了菜,以表歉意。教訓啊!我永遠忘不了這件事。家族中的人幾乎都知道。後來聚會時,長輩們還玩笑地提起過這“回鍋肉事件”。
曬乾的穀子經風車風乾淨後入倉儲存。可裝缸、箱或圍包囤積。除去交公、餘糧和留種,則是全年的食用了。我們家分的田較貧瘦,所產穀子不算多,不能滿足天天吃米飯,但農忙和過年過節、來客還是保證得了的。兩三年後,我們把田種熟了,種肥了,產量也逐漸提高。
【種田坎】每塊田的田坎面積不小,我們幾乎都種的豆類。如黃豆、綠豆、豌豆、胡豆、飯豆等,收穫不小。田坎壁1-2年要鏟一次,除去雜草,年復一年,田的月牙形自然形成。溝土也同理而形成。其它坡土則不規則形占多數,是因為沒有這樣鏟壁。
種地
我家有地約3畝,均在屋周或附近,很方便。基本都是坡地,瘦而薄。頭兩年,我們竭力增施肥料,把地種熟、種肥。措施首先是養雞、鴨、豬、牛積肥,其次是我幾乎每天都要清晨就出去揀狗糞,掌握了狗在野外拉屎的地方和規律,揀得不少,日積月累,不可細算。此外也買些肥料,如榨過油的“油枯”(即油餅)或顆粒肥、尿素氮等都是很好的肥料。
我們家的地分大小春作物,常種的有高粱、玉米、紅苕、花生、小麥、胡豆、豌豆、飯豆和黃豆等。這些產品在農村人生活中大有作用。那時,大米在丘陵地帶不算主產品,而是靠土裡的產品充主角。即常以紅苕、麥子、高粱和蔬菜當飯,所謂“瓜菜半年糧”就是這個意思。有的既當飯又當菜,如豆類。我家除種一般豌豆外,還愛種些菜豌豆,當菜吃,在3-4月間採摘,與嫩胡豆差不多同時成熟,是我們很喜歡的。嫩胡豆一成熟,我的生日也快到了,所以成了我生日的提示。
我很喜歡紅苕、玉米、花生、高粱和胡豆。
【紅苕】有紅心和白心兩種,主要視產量而選種。留種時不是越大越好,太大的不合算,太小了“娘不肥,兒不壯”,中等更好,而且要芽眼多的。苕藤要翻兩次,從前往後翻,目的不讓長鬚根,以確保根部紅苕的塊頭大。我人小靈活又不大費勁,翻得很快,一小時可以翻一坡。苕長成後,有時我從土旁慢慢刨開看,很興奮。甚至刨出來“先吃為快”。挖紅苕時最來勁,滿土紅苕太刺激了!有一年我們挖到一個“苕王”,如中等南瓜大,一稱足有5斤,捨不得吃掛在堂屋,客人們無不稱奇,後來都變空了。大家都喜歡吃紅苕,乾飯稀飯都加些進去,也可吃淨紅苕。吃紅苕的季節,人們體重都會增加。我們家的紅苕可吃到春節後直至下種時。紅苕也是餵豬的好飼料(包括苕藤)。
【玉米】我們俗稱”包穀”。先我們只種些來吃鮮,後來種的較多當糧。玉米長在地里很好看,農作時還可庇蔭,後期可與其它品種間作。含苞吐絮更好看。扳幾包一煮,特別清香可口,若是“糯包穀”,更別有風味。干玉米是餵豬雞鴨的好飼料,玉米杆當柴禾也很好。種的多時玉米還可賣給當地作烤酒用。
【花生】我們家一帶花生是出名的良種“江津花生”,以每顆兩籽為多,籽飽殼薄。枝藤長多後伏地而行。其間我們要“踩藤”2-3次,目的與苕藤正相反,希望多下鬚根,以便多結籽。有時躺在花生藤上,涼涼的,好舒服。我們小孩迫不及待,很早就常掏一掏土,試試有沒長出嫩花生。挖花生比挖紅苕還刺激,免不了當晚就煮些嫩花生來吃。曬乾後炒“沙花生”是家家必備的年貨。有時也是“走人戶”做客的禮品。
【高粱】栽插管理類似玉米。高粱吐穗後垂掉下紅燦燦的穗,十分好看。我愛用雙手去捧捧它們。收割的穗回家曬乾,用蓮蓋打下粒籽。用它磨粉作粑下到稀飯里是我們家常有的吃法,可節省白米。不過常吃會生厭,也就不如米飯了。很大部分是賣出去,是當地烤高粱酒的原料。其杆曬乾後是家裡當時主要的柴禾。
【胡豆】點種時拌柴灰下窩。中間管理較方便,不擇地,到處可種,也不費肥料。嫩胡豆很好吃。成熟前要打一次葉,除去過多的葉保證肥料上杆,也促熟。成熟並待豆莢變黑、干後,將整個拔出運回摘下豆莢曬幹得豆。干胡豆在夏季常炒來作稀飯,可作成清水胡豆或干炒,起鍋時撒一把蔥花真是滿屋飄香,只怕稀飯不夠了!我們家的胡豆都不賣,“自食其果”。
【挖土挑擔】我因人小,最怕挖土和挑擔。尤其怕挖黃泥地,挖地的鋤頭要重些,得使大力,手容易被打泡。莊稼收割後挖第一次的土更費勁,因地較板結,又有作物的根結與土緊密相連。再就是怕擔水,擔糞、挑草、挑糧食。擔短途還好些,擔長途難受。每次送公餘糧需擔到20里外的油溪上交。擔子越擔越重,肩上很沉。開始可以擔幾根田坎遠換一次肩,到後來一根田坎遠就要換一次肩。肩紅紅的,有時還腫,很難受。有一次我擔穀草走在田坎上,風一吹,差點穩不住掉到田裡。
【我家的菜園子】屋周的地基本上留着種菜。父親種菜十分內行。我們依不同時令種的各種菜有小白菜(黃秧白)、蓮花白、海椒、茄子、苦瓜、豇豆、四季豆、青菜、(羊角菜,製作榨菜那種),黃瓜、絲瓜、南瓜、冬瓜、洋姜、菠菜、牛皮菜、萵筍、窩基菜、蔥、蒜等。父親、大哥都抽煙,因此還種菸。
葉子菜類:一般長得快,周期短,餐桌上必不可少,尤其湯菜。備土時上足肥料,中間最多加一次肥,但得小心,肥料不能撒或潑在葉子上。海椒秧和茄子上的蟲很可恨,咬斷了苗就報廢了,得補種。所以,每天得捉蟲。蓮花白的青蟲則多在開始卷包葉後長出,蟲特喜歡這菜,晝伏夜出,便於躲藏。我清早去捉青蟲,蟲可恨,捉住就很過癮。許多蟲在太陽出來前拼命吃蝕葉子,一一捉下肥肥的青蟲,正好給雞仔們一頓飽餐。那時不用農藥,都是“放心菜”。現在可不同了,常施農藥。因此哥哥告訴我,少買蓮花白吃,吃時要先多浸浸水。
豆類:可採摘多次,供菜時間長,也好吃。豇豆則要上“站站”,讓其沿杆牽爬。我們家斑竹多,正好派上用場。這類菜好施肥,有點小蟲吃葉子也不傷大體。豇豆是作鹹菜的好原料,可泡、可醃、可干曬。我們種有青豇豆和紅豇豆兩種,青的長,紅的短,種青的多。
瓜類:種類多。在地邊種有許多南瓜,每年除了吃嫩的外,老南瓜要收上百斤。瓜菜半年糧,主角就是南瓜。常煮在稀飯里,南瓜籽炒出來也香。冬瓜要搭架,我們種的少,絲瓜不少。黃瓜像手雷那種,夏天有時生吃。
在農村,鹹菜少不了,下鄉後,父親仍然作了很多鹹菜,鹹菜缸擺放了一間屋的四周。特別要提的有醃豇豆,洗曬焉後,漬鹽過夜,入壇、加少許白酒密蓋;洋姜,我們每年可收幾十斤,如法炮製,裝壇,味鹹甜相宜,很好吃。現在種的人少了,在廣州菜場我見過醃鹹的,但不是那個味。青菜頭,製法大致一樣,唯不能有水(裝壇前除去),脆、韌、清香,與市面上的榨菜風味又不一樣。其它鹹菜做法已在前面相關節段有敘述,此略。
菜園就在屋旁,鮮菜現吃現采,可說是菜端上桌,“細胞還是活的呢!”
種菸:父親和大哥抽煙,因此我們的菜園裡一般種兩廂菸葉。它很擇地,地要厚、肥,期間也要施很多肥。我們的菸種得很好,葉大,厚實,深青色,大的一張青葉可有一斤多。待收割時,砍回家,一匹匹葉連杆削下,掛在草繩上陰乾。干後扎把、壓緊成捆,用穀草包存。來客時抽出一些,自捲菸枝、煙斗一抽,“騰雲駕霧”,一番品嘗之後,常受到稱讚。我至今不會抽煙,聽他們抽時講,好的菸葉有韌性,好卷,味不淡也不太濃,耐火耐抽,煙灰雪白。自家會種菸,省很多錢,又是農村待客必備之物。左鄰右舍來人了,一抽板凳,二遞煙,有禮又簡單,扯家常,龍門陣,真是樂無邊!小時候就愛站在大人旁邊,聽大人聊天,增長不少見識。
靠天吃飯
在那年代,農村沒有氣象預報,無法判斷天晴下雨,也無力抵禦天災、地澇天旱、風雷、冰雹等的襲擊。人無力支配,因此人們年年祈盼天順,有個好收成。農村最怕田旱,夏日烈日當空,幾個“火燒天”下來,接連數十日無雨,那真是心急如焚。水田的水漸漸幹了,堰塘水也逐漸枯乾露地,連吃水都成問題。地裂土干發燙,莊稼像在受灸烤一樣,一點辦法都沒有。天天盼下雨,看見烏雲飄來,再加幾個閃電雷鳴,我們真是高興極了。一場大雨下來,不知救活了多少莊稼,救活了多少農民。但常常幾個雨點一打,又煙消雲散了,人們又陷入再次企盼之中。
剛過嚴冬,到處春暖花開,過冬的麥苗甦醒待發,菜地等待撒種,一場雨來大地濕潤,真是春雨貴如油啊!我家種的坡地較多,不易保水,更旱不起。
夏季一般雨多而大,特要注意水田積水太多會引起田坎垮塌,我們常要穿上棕片蓑衣和斗笠衝到田邊,將排水口扎低一點。土溝要掏“沙凼”。我不怕雨大,就怕打雷,一個“大炸雷”加上強光閃電,讓還是幼童的我膽戰心驚。但父親還是要我同他一起外出,是為了鍛煉我。
遇上雨天不宜戶外勞動時,就做家裡活。不同季節都有不少家裡活。如剝桐子、摘胡豆、豌豆、清理紅苕、掰玉米粒、選種等。這也是做好吃的好時機,如磨豆腐、做粑等。
|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