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中國圍棋故事5 |
送交者: 好奇的人 2003年02月27日23:17:43 於 [競技沙龍] 發送悄悄話 |
第五章 南北朝時期 據《宋書?羊玄保傳》記載,羊玄保棋下得不錯,「棋品第三」。宋武帝與他下棋時,與他打賭,如果他贏了,武帝給他個大官,史書上稱之為「賭郡戲」。最後,羊玄保果然勝了,武帝亦不食言,真的給了他一個宣城太守的官。 褚胤是宋朝弈林強手。六歲時已身手不凡,長大後更是天下無敵,是當時最好的棋手。宋文帝時,他是天下五絕之一。可惜叔叔犯了罪,全家遭株連。何尚之上書皇帝,說褚胤棋藝高超,在前人之上,為使圍棋不致失傳,請求皇上赦免他。誰知皇帝無動於衷,仍將他殺了,一代棋宗隕落,棋手們都異常痛惜。還有棋手王彧是被宋朝皇帝「賜死」的:他得罪了皇帝,一天皇帝派人送給他一瓶毒酒,一道令,「賜」他自盡。這時,王正在家中與一位客人下棋。他看完聖旨,面不改容,如沒事一般繼續下棋,直到打完劫,終了局,把棋子放回盒子裡後,他才把聖旨給客人看,告訴客人皇帝要他死。然後,他把毒酒倒人杯中,對客人說:「這酒就不勸你喝了。」一仰脖子,喝光了杯中毒酒。 《南史?虞願傳》上講,宋明帝劉彧喜愛圍棋,但水平不怎麼樣。下棋時要在棋盤上「去格七八道」,即用小棋盤。可他偏要和當時最好的棋手王抗對局。王抗誠惶誠恐,除了讓子之外,還不時地吹捧皇上:「皇帝飛棋,臣抗不能斷。」宋明帝居然就信以為真了,自以為天下第一,對圍棋更着迷了,還特別為圍棋手們設置了一種專門的官署,叫做:「圍棋州邑」。《南史?王湛傳》中是這麼記載的:「明帝好圍棋,置圍棋州邑,以建安王休仁為圍棋州都大中正,湛與太子右率瀋勃,尚書水部郎庾之、彭城丞王抗四人為小中正,朝請褚思莊、傅楚之為清定訪問。」這是我國歷史上統治階級第一次為圍棋手們設立的官署,客觀上起了推動圍棋發展的作用,從此以後,人們不但對圍棋的看法有所改變,而且有更多的人把圍棋當作一種學問和技藝加以研究。 史書在寫到齊朝棋手時,己能概括出他們的棋風特色了:比如王抗,他的棋力在當時屬於第一品,馮元仲在《弈旦評》中評論他下棋的特色是「速思取勢」。 褚思莊是在宋朝已經出名的棋手,屬於第二品,他在「圍棋州邑」里還任過「清定訪問」的官職。他與王抗不同,他下棋思考的時間比較長,但善於進攻。有一回齊高帝命褚思莊與王抗賽棋,兩人早上開始下,到了晚上才下完一盤,觀棋的高帝已經疲憊不堪了,便命王褚二人先休息,待五更時再來決戰,王抗得此命令後,一頭倒在棋盤邊,呼呼大睡。褚思莊卻坐在棋盤邊沒有合眼,整整思考了一夜。 齊朝時,棋風與王抗相近的還有夏赤松,他的棋力也是二品,思路敏捷,棋風迅猛。 齊高帝第五個兒子蕭曄,着棋也很是勇猛,不肯讓人。據說他從小喜愛圍棋,沒有棋盤,他用草棍擺成縱橫網格,潛心研究。後來終於成了高手。一次在武帝面前與竟陵王蕭子良對局,蕭曄手下無情,把蕭子良殺得慘敗。事後有人對蕭曄說:「你該讓他一點才好。」蕭曄答道:「我有生以來不曾做過虛偽的事。」 圍棋如此興盛,連閨閣里的女子,也對圍棋發生了興趣。齊朝東陽地方,有一個名叫婁逞的女子,知書識禮,有點文才,懂圍棋。為了下棋,婁逞如同木蘭一般,女扮男裝與達官貴人交往。此舉足以說明這女子不是平庸之輩。果然,婁逞的才能被發現,她被任命為揚州議曹從事。可惜後來人們發現了這位從事大人是位喬裝打扮的女子。宋明帝一道聖旨,將其遣送還鄉。婁逞換上女裝上路,嘆息不已:「我雖有這樣的本事,卻依然要作老婦打扮,真是太可惜了。」封建社會男尊女卑,女子學棋十分不易,婁逞是勇敢的,她是我國史書上記載的第一位女棋手。 梁武帝蕭衍是個棋迷,據說他常常通宵下棋,能奉陪到底的不多,陳慶之是其中之一。《梁書?陳慶之傳》記載他從小就跟隨梁武帝,陪梁武帝通宵下棋不困。武帝很喜歡他。 到溉也是常陪武帝下通宵棋的棋手。《南史?到溉傳》說他棋力為第六品,但記憶甚好。有一回到溉在武帝面前,和當時棋力上品的棋界名手朱異等人賽棋。賽完後到溉復盤,不錯一子,因而得到梁武帝的特別賞識。 受到梁武帝青睞的棋手還有王瞻。武帝常稱讚他有「三術」,即下棋、射箭和喝酒。 梁武帝不僅喜歡棋手,還主持棋事。他曾令大棋家柳惲和陸雲公主辦了一次全性的圍棋大賽,規模宏大,轟動一時。比賽後,由柳陸二人主持給棋手們定品級。據《南史?柳惲傳》上記載,當時能評上品級的棋手就有二百七十八人,可見參加的人很多,這是有據可查的最早一次全國性圍棋比賽。 當時評定棋手有九個品級。這種棋品制,在三國時就已經出現了。《說郛》上曾引魏國邯鄲淳的《藝經》,上有:「夫圍棋之品有九:一曰入神,二曰坐照,三曰具體,四曰通幽,五曰用智,六曰小巧,七曰鬥力,八曰若愚,九曰守拙。九品之外,今不復雲。」 明人許仲冶在《石室仙機》中作過這樣的解釋:一品入神,是指:「變化不測,而能先知,精義入神,不戰而屈人之棋,無與之敵者,這算上上。二品坐照,是指:「入神饒半先,則不勉而中,不思而得」,有「至虛善應」的本領。這算上中。三品具體,是指:」入神饒一先,臨局之際,造形則悟,具入神之體而微者也」。這算上下。四品通幽,是指:「受高者兩先,臨局之際,見形阻能善應變,或戰或否,意在通幽。這算中上。五品用智,是指:「受饒三子,未能通幽,戰則用智以到其功」。這算中中。六品小巧,是指:「受饒四子,不務遠圖,好施小巧」,這算中下。七品鬥力,是指:「受饒五子,動則必戰,與敵相抗,不用其智而專鬥力」。這算下上。至於下中和下下,《石室仙機》未作解釋。但我們已可看出,這九品中品與品之間的差距是很大的。這種品級制,為我們現在實行的棋手九段制奠定了基礎。 梁朝之後的陳朝,棋事不及梁朝那麼紛繁,可以查找到資料的下棋者,僅二人。一是司馬申,他十四歲時已有棋名,後來梁州刺史陽子春曾請他下棋,名手朱異當時也在場,局中,司馬申有不少巧思妙手,使得在旁觀看的朱異都驚嘆不已。 另一位叫陸瓊。《陳韋?陸瓊傳》上說,陸瓊八歲時便能觀棋不忘,復盤一子不差。京城人都稱他為神童。 北朝的官吏愛好圍棋者甚多,曾「獨步當時」的是羅騰。他對圍棋很有研究,深得妙處。在他之後出現的樂杪,棋藝提高很快,不久便與羅騰齊名。 《魏書》上說,高祖在位時,范寧兒已是有名的棋手,他曾與李彪奉命南下去見齊武帝蕭賾。蕭賾得知范寧兒棋力不弱,便把江南名手,棋力一品的王抗叫來,讓他們兩人比試一下,結果范寧兒得勝,可見他的棋力也不弱。 下圍棋應適可而止,不過這分寸似乎不容易把握。北朝時倒是有些把握得好的人。《北史?魏收傳》上說,前軍將軍魏子建官運不佳,十年不曾升官。魏子建並不着急,閒暇時,便與吏部尚書李韶和李韶的弟弟李延下棋。 當時,人們都以為他下棋入了迷,不再旁顧其它,其實誰也不知他的心。魏子建後來說:「圍棋可以加深一個人的品德修養,況且我現在不受重用,沒有什麼事,下下圍棋不礙事。」以後,魏子建被調到邊境上打仗,這一去,竟有五年沒動一粒棋子。 另外也有愛下棋的人一坐下便不肯撒手的。甄琛喜歡圍棋,可以通夜下棋不止。《北史?張烈傳》記載,張僧皓喜歡圍棋,不管踫上誰,都願意與之對弈,以至被世人譏諷。 《水經注?陳留志》記載了這樣一件事:北朝開封令阮簡深愛棋藝。一次縣裡有人搶劫,縣城一片混亂,阮簡手下人不知如何是好,慌慌忙忙來到阮簡舍下。當時阮簡正在與人對弈,大概是正下到關鍵之處,外面的動靜一點沒聽見。縣吏急忙向阮簡報告道:「劫急。」阮簡神態也很緊張,似乎也很着急,但他對官吏說:「局上有劫亦甚急。」碰上這麼個胡塗官,老百姓當然是要倒霉了。 當然,也有「改邪歸正」的。《隋書?皇甫績傳》記載,隋朝棋手黃甫績是個孤兒,從小隨外祖父。他很喜歡下圍棋,常與幾位表兄對弈,對學業不怎麼用心,外祖父恨因此而打了他三十大板。從此皇甫績「精心好業」,「略涉經史」云云。 南北朝期間出現的「棋勢」、「棋圖」、「棋品」之類的專着不下二十種,其中「棋勢」、「棋圖」是對局的記錄,「棋品」可能是對棋手的品評。 據史書記載,當時對棋譜的編寫是很認真負責的,這些棋局能匯集成冊,便於圍棋的流傳、研究和推廣,對其發展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近期發現的敦煌寫本《棋經》,也是南北朝時的一部重要圍棋理論著作。敦煌本土產棋子,所以圍棋活動很普遍。雖然《梵網經》規定僧人「不得樗蒲、圍棋」,但《棋經》的傳抄者卻很可能是一位僧人。S5725還記載了「玉女降,帝與之圍棋甚娛。」在洞窟壁畫中還保存有圍棋的畫面:榆林窟第32窟北壁維摩詰經變,當維摩居士到娛樂場所弘法度人時,畫師繪製了二人對弈圖,棋盤格局及棋子都清晰可見,與近代圍棋近似,圖中還有旁觀者。莫高窟第61窟西壁佛傳故事屏風畫二十一扇繪有太子弈棋圖,但畫面較模糊。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