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欖球與戰爭
在對抗性的團隊體育項目里,橄欖球是和戰爭最接近的。橄欖賽季的每個周日也有Bloody Sunday之稱。
沒有哪個項目的攻防象橄欖球這樣陣壘分明,攻防各據一邊,而且開球前不得越界。也沒有哪個項目的勝敗和“領土”如此相關。橄欖球的最大數據就是碼數,自己的進攻總共能推進多少碼,自己的防守總共又要失去多少碼,一般說來淨勝碼數多的隊就能獲勝。這就如同戰爭中的攻城掠地,搶下了地盤,還要打退對方的反撲,才能守住地盤。
誠然,橄欖球是美國人改進Rugby而來。在這過程中,美國從東部十三州漸漸西進,一路殺到西海岸,成為今天的規模。西擴中的領土占領,血腥屠殺,都被吸收加入橄欖球的規則中,使之成為當今美國的第一運動。
戰爭中的戰地指揮官是戰場成敗的關鍵,而橄欖球的教練就擔負着這個角色。沒有哪個項目的教練象橄欖球這樣要事必躬親,除了賽前準備,每次進攻和防守都要布置具體戰術。過去橄欖球也和足球一樣,教練只能坐在場外,適當時刻派輪換球員去傳達旨意。在二次大戰期間,大學和職業聯盟都改變了規則,允許教練站在場邊指導。幾十年下來,經過Paul Brown,Vince Lombardi,Tom Landry,Bill Walsh,Bill Parcells,Bill Belichick等人的傳奇,橄欖教練已經成為風雲人物。統帥無能,累死三軍,打了敗仗,將軍不是戰死被俘,就是被解職。每個橄欖賽季下來,總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教練會丟掉飯碗,這也是個高風險高回報的位置。
戰爭強調戰略戰術,橄欖球的戰術書應該是所有項目里最厚的。關於橄欖的戰術問題,以前已經寫過不少,別人也介紹過,可以參考。橄欖球的對抗激烈程度,也是最接近戰場搏殺的。
戰爭要求全軍團結,犧牲奉獻。即使部隊裡有王牌軍,王牌師,沒有友鄰的配合一樣完蛋。國軍的五大王牌軍,一對一哪個老共的軍能與之抗衡?可要麼孤軍深入被吃掉,要麼在混戰中被瓦解。橄欖球雖然明星球員很重要,可與其它項目相比,上場球員人數眾多,各司其責,都不能少。籃球里公牛隊有個喬天王,就能每年進季後賽,加上後來冒出來的皮老二,就能雄霸江湖六載。橄欖球如果隊裡就有個明星QB或RB,連每年能否達到500都成問題。
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有鐵血紀律的球隊往往能取得更大的成就。強調紀律性的教練門派和軍校有着不少歷史淵源。麥克阿瑟在擔任西點軍校校長時就很推崇體育運動,尤其是橄欖球。麥克阿瑟欽點的教頭Red Balik,曾率領西點橄欖校隊創下數十場不敗的紀錄,而Balik的一個助理,就是後來著名的Vince Lombardi,如今的超級碗獎盃就以Lombardi的名字命名。Bill Parcells也在西點服務過。Parcells的弟子,當今NFL第一教頭Bill Belichick,其老爹在海軍軍校執教33年,Belichick年輕時就是海軍軍校的業餘助理。
戰爭,沒有情報是不可想象的。美國如果不破譯日本密碼,中途島之戰就不可能料敵先機,之後也不會輕易送山本五十六回老家。橄欖球里刺探對手軍情更是常事,不干是傻瓜,抓住是笨蛋,這就是遊戲規則。愛國者兩年前的照相門事件,實在是小事一樁。有的教練就說過,“Coaching is all about scouting”。本賽季牛仔做客野馬失利,後來野馬的防守教練就在訪問里說摸到了牛仔進攻教練的習慣,幾乎每次肉末的傳球他們都曾經事先演練過,而且在比賽中牛仔的戰術組合他們都判斷對。
關於橄欖的情報,還有個小故事。現在每次開球前,進攻方都要攏在一堆,商量對策,叫做Huddle。可Huddle是如何來的呢?
它是聾啞學校的四分衛發明的。過去的進攻戰術都是四分衛大喊大叫,用黑話傳給隊友。可聾啞學校的球員只能用手語,而手語基本上是明碼,對手一清二楚。解決的辦法就是Huddle在一起,裡面的手語只有自己的隊友能看見。久而久之,Huddle就成了傳統,除了戰術傳達,也是進攻領導鼓勵士氣的地方。
總之,橄欖球就是不流血的戰爭。希望喜歡看戰爭東西的朋友都能喜歡看橄欖球,當然喜歡看橄欖球的人並不一定要喜歡看戰爭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