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这标题就知道, 要走小资的路数. 小资的作息时间一般都偏晚, 从遥望天边的晚霞开始, 到掌灯,点蜡, 到月亮, 到星空……再配上什么现代诗”总想遗忘, 总不能遗忘. 那扇小小的窗户, 始终没有关上………”
昨晚, 一杯在手, 一碟花生米, 电视开着, 没有声音. 难得浮生一时闲, 体验体验小资的意境,情调吧. 想什么呢? 狗年都过到狗尾巴这一节了…哎, 想到了狗, 自然而然地, 不可抑制地想到了狗肉! 那记忆中的狗肉香啊
小时候读[水浒], 特别眼馋鲁智深下山吃狗肉那一段: “智深大喜, 用手扯那狗肉蘸着蒜泥吃. 一连又吃了十来碗酒. 吃得口滑,那里肯住… ” 吃得口滑, 这是何等的酣畅. 什么时候我能有这么一天呐
后来在长春上学的时候, 每当攒了几块训练费以后, 哥儿几个就去朝鲜小狗肉馆打打牙祭. 记得有凉拌的, 有带骨头炖的, 配上朝鲜辣白菜, 拌豆腐, 吃得香啊! 就是狼多肉少, “吃得口滑”这个境界是达不到的(没那么多银子嘛). 最后的保留节目一定是一大碗狗肉辣汤泡上东北大米, 可劲儿造! 即便是冰天雪地的时节, 吃饱喝足之后, 总有想砸点什么东西的欲望. 砸不了别的, 砸排球吧(年青多好啊!). 后来回过几次学校, 点着名要吃狗肉, 真端上来了, 又吃不出当年的味道, 唉
讲究点的人(不是大资就是小资)吃狗肉, 要”一黑二黄三花四白”, 更残忍的是为了使狗肉里多充血, 杀狗的过程就是活活打死(类似的情节在电视剧[雍正王朝]里也有描述, 一帮人猛打猪背部位, 然后快速取出两条里脊肉, 说是这肉炒出来特嫩). 好讲究的人多少都有文化, 文化人有一句常挂在嘴边的话叫”君子远庖厨”, 这是他们少有的能说到做到的几句话之一.
美国这地界, 别说吃狗了, 就是说出来您吃过狗, 人家看你那眼神立马就不对了. 可他们又是怎么揉搓狗呢? 瞄过几眼DOG SHOW, 那可真是千奇百怪, 把狗整得都没个狗样! 那能是自然产生的吗? 不可能. 还不是BT的”有追求的”人这儿捅捅, 那儿扎扎给鼓捣出来的. 吃狗肉顶多算个肉体摧残, 这让狗种乱串算什么呢? 还有, 那些牵着狗在场内颠颠地来回跑的, 枣核体型的大妈大婶们, 那份骄傲, 无以复加. 真搞不明白到底是谁得了道? 是谁跟着”升了天”?
当初学过一句”物质决定意识”, 这记忆中的东西想用点什么高雅的玩意儿替换一下, 做不到. 现在看到什么之后, 要往艺术的方向去想, 还是不太顺. 去年世界杯用的新式比赛用球, 我看着就联想别的了. 粗人的坯子, 搞艺术,学小资, 这辈子是没戏了
这篇狗尾, 续到哪儿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