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彎刀
萬維讀者網 > 競技沙龍 > 帖子
燈下閒談之二: 日本足球
送交者: xiaowen1 2006年05月14日13:15:40 於 [競技沙龍] 發送悄悄話

燈下閒談之二: 日本足球

中國足球給我們這一代球迷留下了無數傷痛. 在這當中, 恐韓症還不是最令人痛苦的. 雖說二十多年來遇韓不勝實在是讓人尷尬, 但就大多數的比賽而言, 中國隊輸得並不難看, 所以很多人覺得中國隊跟韓國隊之間只隔着一層窗戶紙. 真正讓人難以面對的, 是中國隊近年來跟日本隊不僅屢戰屢敗, 而且場面被動, 感覺根本就不是人家的對手, 而十多年前, 中國隊贏日本隊是不怎麼費勁的呀. 更讓人難堪的是, 中日兩國的職業足球在九十年代幾乎同時起步, 十幾年下來日本不僅全面超過中國, 而且開始 “脫亞入歐”, 躋身於世界二流強隊之列. 中日兩國的近現代歷史竟然在足球上又重演了一遍.

現在的歷史教科書大多是這麼教育我們的: 中日兩國被西方列強打開封閉的大門後, 日本的革新派發動明治維新, 認真學習西方的先進經驗, 從而迅速擺脫落後, 走上富國強兵的現代化道路; 相比之下, 中國依然守舊自大, 導致甲午慘敗於日本, 從此徹底淪為列強的魚肉. 同樣的思路也被用來解釋中日兩國在足球發展上的不同: 日本人老老實實當學生, 派出大批小球員前往巴西學藝取經, 把藝術足球原汁原味地帶回日本; 而中國人卻總是用自己的國情來 “同化”外來的經驗, 最終非驢非馬. 這種看法非常流行, 但就象大多數流行的看法一樣, 它經不起推敲.

真正的學習從來不是機械的模仿. 一個落後社會也不可能很快消化吸收西方的先進經驗.其實在西方人到來之前, 日本的市場經濟就已經非常發達, 無論是城市化的比重, 識字的普及, 還是私人經濟組織的發育程度, 都遠遠超過今天絕大多數的發展中國家. 中國的情況與日本類似, 雖然程度略遜, 但在1840年之前也不是什麼“停滯落後”的社會. 簡單的一句“向西方學習”並不能解釋日本現代化的成功. 西方各國情況不同, 各有各的發展經驗, 對日本來說, 哪些能學哪些不能學, 哪些是可以立刻學, 哪些需要慢慢來, 在一堆政客中間, 怎麼可能有統一的認識? 另外, 日本政客拍拍腦袋, 盲目學習西方的例子, 在明治時代可以說是俯拾即是, 經常成為民間嘲諷的對象. 還有一些所謂西方的樣板, 其實不過是日本政客拿來給他們已經決定了的政策貼金邊的. 所以很多是東拼西湊的大雜燴, 忽悠人用的. 日本的足球要是也這麼幹, 來個什麼前鋒學荷蘭, 中場學巴西, 後衛學意大利, 那直接來北京跟沈祥福學得了.

既然政客學西方靠不住, 那麼海歸呢? 的確, 明治日本派出了大量的官費留學生前往西方國家學習. 本來政府答應回國後優先錄用, 可後來發現很多海歸有點象是今天我們說的“留學垃圾”, 甚至有留學英國數年還不會說英語的! 明治政府最後沒有辦法, 只好考試錄用, 海歸土鱉一視同仁. 足球也一樣, 一開始是有一批日本人到巴西學踢球, 但後來就不怎麼去了. 原因主要有兩條. 第一, 費用昂貴, 普通家庭承擔不起, 而沒有普通家庭的參與, 足球人口是上不去的. 第二, 踢足球的成才率很低, 所以沒有龐大的足球人口支撐, 是不可能發現大批優秀球員的. 而小小年紀就到巴西學踢球, 一旦踢不出來, 人也就廢了. 日本又沒有什麼舉國足球體制來養這些廢人的後半生.

日本足球成功的一大關鍵是在國內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青少年培養體制, 海選階段人數眾多, 業餘訓練, 鼓勵自由發揮, 以培養興趣為主, 從中發掘那些真正有足球天賦的球員, 引導他們進入職業足球. 這其實是巴西足球訓練體系的精髓. 當年健力寶隊的領隊金正民回國後曾經在國內極力宣傳, 可惜應者寥寥. 這樣的訓練思想下培養出來的日本球員, 跟刻板印象中循規蹈矩沒有個性的日本人完全相反, 在足球場上表現出了豐富的想象力, 經常有令人叫絕的即興發揮. 足球可以說為那些不滿日本社會過分強調集體的年青人, 提供了一個張揚個性, 自我表現的大舞台. 由此, 我們也發現那種認為日本人天生缺乏個性, 沒有創新精神的說法, 並沒有什麼道理. 我們今天看到日本人的所謂民族性, 實際上是日本戰爭體制的後遺症, 是一段特殊歷史的產物. 倒退回1895年以前, 日本民間有亞洲最早, 規模最大的自由民權運動, 經濟發展也更多的是歸功於企業家精神而不是什麼政府的引導作用.

回顧日本足球這些年的進步, 我覺得他們對現代足球的認識極為深刻. 他們一方面非常強調對球的控制, 無論是個人控球還是集體配合, 無論局部還整體. 另一方面, 他們對足球運動中快速一詞的理解非常全面. 足球場上的快不是簡單的百米衝刺, 它還要體現在攻防轉換和傳切配合上. 日本隊在這兩點上做得就很出色, 在比賽中經常看到多個隊員通過連續的一腳傳球來撕開對方的防線. 用一個中國教練(好象是朱廣滬)的話講, 在場上就是有個老鼠洞, 日本人也能把球塞過去. 當然, 這樣的快速, 對球員的腳下功夫和跑位意識有着相當高的要求. 日本人剛開始這麼踢球的時候, 對中國隊並沒有形成大的威脅, 徐根寶帶的國奧隊用簡單的沖吊就能贏日本. 這給很多中國教練造成一種錯覺, 以為中國隊靠身體和速度就足以壓倒身材矮小的日本隊, 沒有用發展的眼光來認真對待日本隊先進的打法. 今天我們不得不為過去的短視付出慘痛的代價. 日本隊員的快速傳遞配合, 經常讓人高馬大的中國隊員疲於奔命, 顧此失彼, 在局部上被人以多打少. 由於中國球員技術粗糙, 教練只好強調拼搶一以彌補傳球的失誤. 但丟球, 拼搶, 很快丟球, 再去拼搶的打法, 對隊員的體力造成極大的消耗, 直接導致球隊的戰鬥力在比賽後半程的急劇下降. 但中國足協的大員們沒有看到問題的實質在於技術粗糙, 反而變本加厲地強調體能訓練, 一誤再誤, 積重難返.

恐韓症的舊傷未愈, 又添遇日求勝不能的新痛. 中國足球連東亞都出不去, 以後連什麼衝出亞洲都不要提了. 但我覺得我們應該感謝日本人. 日本足球的崛起徹底否定了那種認為中國人的體質不適合踢足球的論調. 看到今天日本球員對抗歐美球隊的那份從容和自信, 羨慕之餘, 我們也應該相信, 如果象日本人那樣去重視技術和意識, 中國人在足球上可以比日本人做得更好, 畢竟中國球員的身體條件比日本人的還是要好一些的. 可惜中國足球界到現在都沒有能放下架子來了解和學習日本. 足球記者眼裡只有五大聯賽, 中國球員寧願去踢什麼徳乙比乙英甲, 就是不願去日本踢J聯賽. 氣度和眼光還比不上當年的“滿大人”. 甲午慘敗於日本之後, 在清廷的鼓勵之下, 大批官派和自費的中國留學生紛紛前往日本學習, 成為中國現代化的重要推動力. 不過, 中國足協連自己過去的經驗教訓都沒想清楚, 還能指望他學習別人的嗎?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4: 尤伯杯半決賽中國再奏凱 女將輕取日本
2004: 湖馬第5場,該頒給禪師的MVP
2003: 為什麼小牛換掉霍華德?
2003: 關於南斯拉夫隊的定位
2002: 宿茂臻紅了以後誰最害怕
2002: 中國足球---雄起正當時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