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13日晴
好几周没有写羽球日记了……渐渐地不再有兴趣逐次记录训练的流水帐了,更多的是发现一些值得记叙的片段。初三上了好几次课,也记不清还剩下几次了,不像初一的基础课,初三的单项和组合训练也许会是一个漫长的时期。某个技术动作定点的正确使用,实战中结合步伐的协调性,整体回球速度和发力集中程度,还有动作一致性和稳定性……每周两个小时的训练时间,何其困难。
于是会有反复,曾经纠正的错误会复发,曾经正确的动作会变形,曾经稳定的发挥会失常。偶逐渐地发现自己对于羽球的热情开始发生变化,并非减退,但是改变了方式。胜负开始变得不重要了,动作的细节开始讲究了,打球不是很看重数量,更注重质量了,对于挥拍的兴趣反而增加了。
吊球仍然远未过关。开始是架拍右臂太低,后来通过在家里挥拍纠正了。可是因此导致之前的吊球习惯被破坏,吊球突然变得不会打了。引拍不够,转身不够,收拍不在左侧,击球点太低……什么毛病都出来了……还是挥拍……逐渐的,好转起来……但是击球动作往往容易变成劈吊和慢吊不分的情况。至于吊球的质量,又快又贴网的不过十之一二而已。
高远的击球点还不够高,手臂没有完全伸直,步伐上到位率还不够。搓球反手失误率还比较高。挑球和杀球还行,不过杀上网尚待加强。
心理素质的问题开始显露。如果手感好,发挥稳定,偶现在的单打对手偶都能赢;可是如果大比分领先,偶就容易放松,跑动不积极,下压不坚决;如果大比分落后,偶又会觉得追起来好累,不如等下一盘……跟比自己强的打,觉得输了正常不兴奋;跟比自己弱的打,觉得赢得容易也不兴奋。呵呵,也许比赛的时候又不一样吧。
眼光也开始变化,去球馆,基本一眼看过去就知道谁强谁弱,谁专业训练过,谁是打野球出身。对于每个人的动作细节也能发现更多的东西。从之前一味欣赏迅猛的杀球,变成了欣赏组合的战术。在技术动作过关之后,羽球最终是用头脑取胜的。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
迄今为止,还没有突破偶的目标,无论对L同学还是X同学,都还在输多赢少的阶段,虽然回合大大增多,比分差距在缩小。其他能够让偶感觉到进步的,就是本来相对接近的对手,差距拉大了。本来二十一比十八或者十九的,现在打十五分,变成十五比五了。
体力显得重要起来。两周的加班,睡眠不足,虽然一般的日常活动不见差别,打球的时候就看出来了。且不说跑动的速度,单单令人吃惊的失误率就足以证明体力的欠缺了。虽然如此,偶还是喜欢单打。
春节训练营停练两周……所以这次的训练大家非常积极……偶觉得整体发挥还可以,对于吊球的击球点有了更好的感觉。另外有个新的组合训练,二对一的对抗,一人主攻,两人对面防守,所谓防守,就是不能下压,只能挑球和高远,最多加搓球。这个打起来很爽啊,可惜后来主攻方不许杀球了,估计教练主要是想让偶们巩固吊球。
训练时间到了,还剩下几对不走,捉对厮杀呢。有个学长邀请偶单打一盘,偶当然求之不得。称为学长,是因为偶刚来上初一的时候就看到他在总教练的指导下练四点了,应该属于闵行这边最老的一批了吧。学长的场上速度不是很快,战术变化不是很多,偶上来就六比零了,后来拉锯了一会儿,偶上了十以后学长有些急躁吧,失误送了好几分,最后偶十五比四拿下了。
下来学长夸偶的动作一致性,说吊球跟高远不好判断,很是鼓舞了偶一把,本来闷头摸索了几周,正在迷茫,现在总算找到点方向了。偶的正手吊球应该有些威胁了,滑板吊还要再磨练磨练……
有一天,也许偶也能在场上从容地选用对方最难受的回球,凌波微步,手腕一抖,瞬间出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