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教我做饭
我几岁开始学做饭,主要从父亲那里学的,有了兴趣。后来四处"淘金",致使厨艺有些基础,能应付家用,也帮公家主厨过席桌。
搬到农村,父亲那时45岁,母亲已去世。家中唯一女性是我二姐,缝补由她料理,有时也协助父亲做饭,后来则多由她独立做饭。父亲是多面手,煮饭也在行。农村一般摸黑起床,父亲起床时脚往我一靠(我挨着他睡),叫我起床,我一手檫眼睛,一边跌跌撞撞走向厨房,帮父亲烧火。他经常边操作,边给我讲要领,如煮干饭沥米汤前手要试捏米粒软硬,蒸饭一定时间从饭盖判断"上汽"的方法,鼻子闻或口吹饭表面,看饭是否蒸熟。那时父亲是长辈,一家之主,差不多隔一天早上要煮一个荷包蛋吃,碗里放有冰糖、猪油,好香。每次他都要给我留三-四分之一,算是对我的疼爱与早起煮饭的奖励吧!
平时炒蔬菜类,他不主张放过多佐料,讲究的是火候。火旺快炒是关键,炒出来的菜鲜活、清香。放少量姜末,过油出香,在多种菜中都用。他说,大片姜和整瓣蒜在馆子做菜是为了衬盘,好看,但家里则没有必要,一是浪费,二是并不能充分发挥姜蒜作用。仔细想想很有道理。
父亲做菜除已叙述过的外,还有三种特殊的烹品我记忆深刻,他们是藕丸子、麦芽粑和谷芽粑。
藕丸子:鲜藕在石磨有齿面手磨成藕泥,混入适量碎肉、豆粉、少许姜末和盐,作成如乒乓球大小的丸子,若有糯米制的阴米更好,粘在丸子表面后,装碗或盘入蒸。其味具有鲜藕的清香,吃起来真过瘾。后来再没吃过,我也没做过。各位有兴趣的话,照此做,一定没错。有所改进更好。
麦芽粑:为了次日早上能吃上麦芽粑,又不占白天工作时间,一般前一晚开始进行。入夜,将稍发芽的麦子磨粉后,与带麦麸的面粉相混,做成长形粑,用桐子叶包上入蒸笼。小火蒸至热透(约30摄氏度),灶下保持微火使蒸笼能保温.次晨加火蒸熟,即成了油亮暗黄的麦芽粑。 甜而不腻,爽而不粘,清甜可口。其中预温是关键,温度太低太高都会使粑不甜。此外,桐子叶不黏粑,发芽的麦发芽要适度,加入的量过多则会过甜、欠爽。新麦收获时,是作麦芽粑的最佳季节,我们小孩最等不及晚上就守着直到打瞌睡。父亲就给我们解释为什么要等,要有耐心。
谷芽粑:做法与上相似,只是经过发芽的谷粒要去谷壳,仍与粗面粉相混。一般谷芽粑更甜。当时街上也有卖,小个些,也有做得很好的。
现在我真正体会到,做饭烹饪是一门艺术。作成一般的容易,做好就难。实际上它贯穿着许多物理、化学原理。比分说做鱼或其它很多菜为什么都需要放点酒,后加入少许醋呢?因酒含乙醇,醋含乙酸,两者相遇生成乙酸乙酯,它就很香。从刀功到配料、成形装盘(碗)都涉及美学。选料、烹饪过程又无不发挥眼、耳、鼻等五官的敏锐;还会练就一双巧手,养成计划性,步步在脑;学习实践烹饪可帮助我们做好其它工作,尤其对训练计划性、协调性、手巧快速、美学欣赏及尊重他人劳动等都大有裨益!因此,我从父亲那里学到的,不仅是做饭的厨艺。
喂牛、养家禽
耕牛在农家是个宝,不仅可以耕田,还可积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耕牛不是家家都养得起,一是较贵,二是要有人割草,三要有牛圈。这三个条件我家初步具备。开始,我们与对门匡XX家、张XX家合养一头耕牛,轮流各养一周至15天,每年能满足三家耕田之用。
割草喂牛我是主力,基本由我包干,弟弟协助。现割的青草喂牛最好,牛也最喜欢。一般每天满背青草就够,偶要加点谷草。若犁田时,尽量让牛吃饱。冬天青草不够,就用干谷草补充。我逐渐学会割草后就知道哪些草是牛最喜欢的,哪些不能要,甚至有毒(如断肠草),也熟悉了哪些田边地头、坟边树林可以割到更多草。要轮番去,否则割不多。远的要走1-2里路。有一种叫"马鞭草"的,牛最喜欢,也促膘,常在河边、沟边和水茂盛处才有。牛是否喂得好,只要看膘好不好(肥壮程度)就知道了。相邻人家牛没喂好没面子,喂得光溜肥壮很有自豪感。每天傍晚牵牛出去溜时,让牛吃吃路边青草和饮水。牛很有人性,给牠添草,要溜牛时,你可以看到牠那期盼、高兴、炯炯有神的目光,牠还会把头让开,便于你去解绳牵出。犁田劳累,我们会给牠充足的草料,甚至加些玉米,半夜还起床添草,还会常常为牠梳梳刮刮皮肤,以示慰劳。几家的牛牵在一起溜时,牛也高兴,时不时抬头、喷鼻、扬腿、扫尾,十分欢快,也有比试之意。与牛相处久了真会产生感情,情不自禁会加紧割草,多给牠添加,让牠长得壮壮实实的;勤打扫冲洗牛圈,让牠更舒适;多让牠溜些时间;犁田休息时会及时牵到荫凉处让牠补料;我内心不是很想借给别人犁田,因为这样牠会更累。
割草的刀很重要,几乎每次都会先磨刀,自己用惯了的会成"专用"。割草有手势,先不熟时,也有刀伤手的时候,如草丛中隐藏有小石头,刀铲下去一跳,左手就易受伤。有了经验就会用刀尖划探一下。割草有拉割、铲割、挑割等方式,视不同情况而下手。
牛粪虽不如猪粪肥,但量大、肥源足。另外,牛尿是种菸特别好的肥料。
小时也贪玩,几个割草娃常邀约在一起,割一会,聚在林边"打刀",就是把每人的刀插在隔一定距离处,然后用自己的木刀把掷刀,掷准打倒的算赢;或"打洞",路上隔几步刁一个洞,自拣一片瓦块掷洞,入洞多的为胜;或下"六子棋",随地画上格子即可玩。以上玩法最常见,凡输者要向赢者"进贡"草,当然主要不是输赢,而是好玩。夏天有时还会偷偷去堰塘游泳,尤其是中午趁大人们午睡时去,否则不管哪家大人看见都会"干涉",招呼不要游,主要怕被淹死。我父亲知道了要打我,瞒不住他,只要叫把手臂伸出来,指甲一划,出现白印,定是游过无疑。此时只有"坦白交代",才会"处理从宽"。不过玩后,一般我们都会拼命快割,装满背篼回来。个别时候太贪玩过头了,割不满背篼,就把草松松的撑"满"背篼回家,试图"蒙混过关"。不过,草往牛圈地下一倒,就会现相,仍免不了受一顿骂。赶快找一些家务活作,以便"将功补过"。
喂猪的事我做的很少,主要由二姐他们管。我只是有时去摘些苕藤或打些猪草(菜叶类),再铡细。
喂鸡较简单。我们特别喂了些"暿鸭",比一般鸭大些,红冠黑毛,我常腰系一个笆笼,在岩石缝中拣很多山螺喂鸭,它们长得快而肥。有一次拣山螺,正手伸进一石缝掏时,突然一条不大的蛇昂起头来,把我吓得撒腿就跑,从那以后,拣螺时都心有余悸。
农村养狗
农村养狗十分必要。几乎家家养狗,但不同于城里养狗。乡下养狗有多种用途,首先是每家的"卫士",白天、夜晚"巡逻站岗",一双灵敏的耳朵贴地而卧,一个嗅觉特别敏感的鼻子四处搜寻,一旦有情况立即报警或御敌,特具牺牲精神;其次,狗最忠于主人,不会嫌贫爱富;第三,狗是和谐之物,家有狗是兴旺的象征。主人劳动回家,牠远远地就摇头摆尾迎接,挨着你一步一趋送你回家,疲劳顿消。牠也可以陪你晒太阳。外出时,只要你唤上牠,就可以一路相随,不会寂寞;第四,狗是"清洁工",小孩掉的饭牠拣得彻彻底底。婴幼儿拉了屎,狗也处理得干干净净;第五,家里来客,牠先也会叫,一旦主人招呼牠停止,牠就认可客人,进门后不再当陌生人看待。多可爱的生物,所以,农村养狗不单是养逗乐的宠物了!
当然,也有让人惧怕的时候,我们上学路过人户时,总是提心吊胆,最怕那种不声不响突然蹿将出来的狗,可以吓得人半天回不过神来。我被狗咬过一次。有一天我去对门家玩,和坝子里几个小孩一道"追猫"。我正快跑中,一条狗一个箭步蹿上来,在我右腿上就势咬了一口,我哇哇大叫。大人赶紧给我清理了伤口,涂了点黄糖,几天就好了,没留下痕迹。
狗肉别有一味,烹饪方法也不同。现在城市的狗肉比猪、牛、羊和鸡肉都贵,冬天食狗肉后不怕冷。据说韩国人是世界上最喜欢吃狗肉的。不过农村人一般不会吃自己养的狗。
走小学
04年我回乡探亲,见侄孙儿女均每天坐车上学、放学,车上有老师接送,路程只有两公里左右,多幸福啊!不竟使我回忆起50年前我读小学的情景。
我的初小是跳着读的,在油溪仅读了一年,迁至乡下没接着读,过一年多后才到离家约三里的新灵小学读初小。那会农村没通公路,全靠走,包括后来高小也是,我称这叫"走小学"。初小我插班读了近一年,校长兼班主任是刘源金老师。只有语文、算术和简单的音、体课。中午也可回家吃饭。52年秋,我升学到离家约10里路的吴滩小学。读书一直是我最喜欢的,算术稍逐渐难点,其余课都不难。加上自读小学后,家中一直有哥哥精心辅导我,并不觉得多难。他教我做题的方法技巧,教我心算,举很多生活中的实例让我加深理解和加以应用。珠算的四则运算是父亲和他亲手指导的,至今没忘,只是现在不用算盘了。自幼就记得某一出戏里讽刺公子哥儿读书的唱词"春来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有蚊子冬又冷,收起书包好过年"。父亲、哥哥和在外的二哥姐姐都再三鼓励我要读书,给我提供一切条件。一次姐姐回家探亲,拉着我的手问:"XX,你需要什么?"我毫不犹豫地说:"我想上学读书"。上学后,姐姐为我订阅了《红领巾》,《儿童时代》,我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它们,后来还读过《红旗飘飘》等。这些对我学习语文,增长知识帮助很大。
每天步行到吴滩小学读高小,单面路程10里,来回20里。无论天晴下雨、暑
往冬来都靠的是两条腿。由于经济所限,都是赤脚走路,书包装一双布鞋,快到学校时,路边田里洗脚穿上。赤脚平时早已习惯了,只是冬季下雪、路上结冰时,走路脚太凉,能穿上一双"麻窝子鞋"(用麻编织的鞋)就不错了,几乎每年都要生冻疮。下雨路滑天,脚上栓几根谷草就可防滑了。
午饭靠自己从家里带,在学校集体加热。多为简单的干(或稀饭)里加点咸菜、素菜。个别时候,家里给我7分钱,在街上饭馆吃饭,其中3分钱一个"毛儿头"饭,4分钱的菜和活汤,或吃碗素面,算是改善了。那时候真不知什么叫吃苦,只要有饭吃,有书读就行了。有天,我正欲上饭馆吃面,一个人问:"你父亲是不是xxx,你是否是三少爷?"得到肯定后,他执意招待我吃了一碗杂浆面。他说,他以前是我家佃客,我家待他们很好。回家告诉大人名字后,大人说"有这人"。
放学回家路上也常常贪玩,比如在学校或在街上打皮球、打弹子,看别人玩,打小扑克等,这种情况到家都是天黑了,家里人问就撒谎说是放学晚了,当然大人心知肚明,不太追究罢了。
在学校后来我加入了少先队。
有件事我印象很深。学校的音乐老师有一天突然被逮捕了,反转双手被绑在操场边上,他低着头,无颜面对大家。据说是他诱奸了一名年龄较大的小女生。这女生就住在离我家约一里多路的地方。
与我在小学先后同学中,要好又同一村的有扬XX、王XX、邱XX等。杨就与我们家相邻,王在村里"半边街"一农家,邱在"新灵小学"旁,其兄曾任村长。后来他们都没考上中学,杨XX当了代课小学老师,王XX当村的的会计多年,邱XX好像外出干什么去了。我每天几乎都与杨XX结伴上学,情谊永在。62年困难年间,一次我回乡,杨招呼我到他家,聊天回忆童年时代,他端出自熬的"漏仔糖",舀了几小汤匙给我吃,我十分感动。因为在那熟人都当陌生人的年代,缺吃严重,拿出糖来招待我太难得了!后来我当了医生,每次回乡,彼此亲切聊家常,还几次为其兄或他家诊病解询。在他们眼里,我是"书读出来了"的人。
65年秋,我高小毕业,报考了初中。考试在江津石门的津六中进行,一踏进远比高小堂皇得多的学校,看见那些正生龙活虎比赛篮球的中学生,见到处五彩缤纷的壁报,一个个穿着"时髦"的中学生,我真羡慕!我尽力考了,觉得题不太难,等待通知吧!时间一天天过去,可我落榜了!后来才知道,不是因为我的考分,而是因为我家成分是"地主",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莫大的创伤。
从此缀学在家,继续我的农活。但我不甘心,在父亲哥哥的指导帮助下,我没停止学习看书。机会终于来了,次年,即1956年,由于我姐夫和姐姐知道了我落榜原因后,叫我去重庆考中学,问我敢不敢?我说:"有什么不敢!"当时姐夫是重庆八中的党支部书记兼校长,沾了他的光。我和二姐一起去参加入学考试,最终我以优异成绩被录取。村乡政府也没卡我,为我开了证明和办了户口迁移手续。幸运之神向我伸出了援手,让我终于实现了梦寐以求的继续升学的愿望!从此离开了我生活五年的农村,那时的心情是既依恋又想离开。那毕竟是我在父兄卵翼下倍感温暖和深受磨练的地方。而能离乡升学又意味着我可以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群亲毕至、群农毕至
我家父延续的血脉从50年至今,从9人已达51人。所从事的职业计有工、农、商、学、军、警、医、教、研、政、文、学等十多种。农村的家由家父、大哥和弟弟传递下来,不断兴旺发达,常成为各家亲戚大聚会的地方。在那里有热情好客、诚恳待人的主人,有家族之长,有广阔的天地,有优雅而特具的乡村风味。因此在城市生活的兄弟姐妹、侄辈、孙辈均喜欢去聚会,享受那难得的欢乐,去维系那血浓于水的亲情。尤其川东、重庆—江津一带的亲戚,占地利之便,更是经常往来。我在农村时,姐姐、姐夫一家最爱到乡下玩,尤其姐夫更感兴趣。后来二哥一家和我的小家也乘方便之机去同大家聚会。记得1990年那次大聚会有25人之多,欢天喜地回忆过去,聊聊现在,谋划将来,真有摆不完的龙门阵。赶场那天,大人们边走边聊,漫步前行,待走到街上,场已经散了,可聊兴未减。每几年回去一次,见到家里都有很大变化,一步一楼往上走,心里特别高兴。如改革开放不久,在大哥带领下,将草房改建成了青砖瓦房;15年后,在XX弟弟主持下,又改建成了两层楼房,内有几套卧室,配有电视机数台、电扇若干、有的还有空调,冬有电褥;还有电冰箱、自来水等;屋外有漂亮家禽院,外种果树,竹林茂盛,蔬菜青青……。能不吸引人吗?群亲毕至,其乐融融。这使我不禁联想起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在会稽山"群贤毕至"聚会后,他书写而留下的传世之宝《兰亭序》来。
我们家也是同生产队的农友们喜欢聚会的地方。我在乡下时,有一次过年,姐夫同姐姐回家探亲,姐夫惊奇地发现,我们家院坝一批又一批的左邻右舍,甚至不同队的人来玩,他不解的问:"你们家不是地主吗?怎么还有这么多人来玩呢?"我们说,因为家里的人待人好,又是军属吧!在众人眼里,我们家不少人在外工作,又有军人和高文化的人,还会种庄稼,不简单。谈吐不俗,知书识礼,待人诚恳,乐于助人。农村人都很朴实,感情纯真,你待他好,他怎不喜欢你呢!老一批的爱来聊天,听听外面的新闻,彼此也趁闲交流;年轻人和小孩们也想看看新鲜事,凑凑热闹。设座、倒茶、递烟、撒糖和端出过年炒货,那是少不了的。我当医生后回家乡,他们更感亲切了,因为好多人是看着我长大的,小的则听过我们的故事,有病的更求医若渴了。我回乡常带上听诊器,因乐于为他们咨询和诊治疾病,还出过诊。其中治好了的,或他们感觉解释得很清楚,判断得很准,或治疗有效的,他们更是永久难忘。以后,家族中有当警官的,有出国的,有在大学当老师、教授的,有当校长的等等,每次回乡都会吸引乡亲们来,也是"群农毕至" 了。
其它拾零
【上交公余粮】农民都要向国家上交公粮和售余粮,这是政策硬性定的,户户如此。我在农村那会,家里每年交公粮约600斤,售余粮约300斤。以稻谷或麦子高粱充之。上交地点是油溪,政府便于火车或船运走,运之前镇上有若干粮倉储存。收粮很严格,有专业人士把关,谷不饱米的不收,杂质多的不收,不干的不收,要风车打或筛过,要就地翻晒过。以确保国家粮食的储粮质量。若谷麦不够,自行事先向别家兑换或借。我们家都够,因分田地时,由于是军属,有照顾,按规定多分了一人份(6个人分得7人份)。上粮那几天很热闹,大家结伴挑到20里外的油溪,一路有说有笑,玩笑(农村俗称"涮坛子")不断。我也跟着挑,人小担得不多,只觉得肩上越来越重,我最怕担东西了。
【盖草房】我们家当时的草房屋顶是用麦草或谷草盖的,一般说来麦草好过谷草,因杆直硬,不易腐烂,盖好后也好看。盖草房也是一门技术,我们家不会,都是请人盖。先后请过附近的王XX和王XX(后成为我弟弟的老丈人)。我们多用麦草,全屋在2-3年内轮流翻盖。由地上的人将草把挑送到房上"盖匠"手边,只见他把旧烂草拔掉后,铺以新草,用竹条作适当固定,依序递进,用专用长木板(块)将草露端打整齐。新翻盖过的草房很漂亮,整洁光亮,冬暖夏不太热。我们家翻盖一次草房,"盖匠"要2-3天,家里待之以酒(晚上)、肉。后在大哥和弟弟一家的奋斗下,于85年家屋重修,在方圆20里内第一家建起了青砖墙瓦房。15年后,又改建成了楼房,它见证了农村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也见证了家里大哥、弟弟、弟媳、侄儿和侄媳们勤劳开拓的致富精神!当然这是后话了。
【捉青蛙】那时农村走夜路,月黑天常用火把照路,火把有草、竹和柏树皮制作,用电棒(手电筒)的极少。每至夏天,谷田青青,水草繁茂。坝中乘凉可闻一片蛙声,奏响了"田间奏鸣曲",美极了。我们小时候不懂得环保,没有保护青蛙的概念。有时我带着弟弟,打起火把,背上竹笆笼去逮青蛙,后边常跟着几个看热闹的小孩。田坎上、池塘边,到处都是青蛙,火把的强光照射着蛙眼,牠一动不动,手到擒拿,一抓一个准,若是蟾蜍因有毒,就抛弃。大约1-2个小时,大半笆笼的青蛙就背回家了。当夜即去皮、除肚、断脚。蛙肉或炒或烧或粉蒸都好吃。不过后来听大人讲,青蛙吃青虫,对农作物有益,也就不去捉了。
【飞来的蜜蜂王】有一年秋天,在我家屋檐处突然出现一团蜜蜂,父亲看见了说:"有蜂王在那里,所以一群蜜蜂跟着来。"他拿了一根竹竿,绑了一个小布袋,慢慢将那团蜜蜂"招安"。给它们做了一个竹编的横状桶(峰桶),前有进出口,四周用牛粪敷平,桶内放了一碟黄糖以示安抚。不久小蜜蜂越来越多地聚往桶里。春天到来,各种花相继盛开,清晨我们一早起来,只见群群蜜蜂已采粉而归,其两条腿上已粘满了花粉,如两个金黄的花锤,均忙碌地往桶里钻。而已"卸货"的则又离巢腾空飞去,甚是好看。可见,蜜蜂采花比人还起得早。夏时天热,只见许多工蜂轮流在桶口搧风。夏末,父亲围好面颈,穿上长袖衫,戴上手套,只露眼睛,轻轻打开旁边桶盖,小心翼翼割下部分"蜂列子"(含糖的蜂巢),拿出来后,蜜蜂们不依不饶地围着,于是我们用一根香将烟轻轻吹去,只好促其"让步"了。蜂巢列放在"缸钵"里,蜜糖慢慢就流出来了。我们小孩拿着空巢看了又看,奇怪这糖在桶里为什么就不流下来呢?这么规矩的一个个小峰巢,蜜蜂是怎么计算和建造的呢?这么甜的蜂蜜是如何制成的呢?有的大人解释得了,有的是后来自己看《十万个为什么》才部分知道。大人讲,蜜蜂分几种,各有分工。一窝只有一个蜂王,分巢时新的蜂王必须分家出走,真是"一窝不容二王"。另外,最多的是工蜂,负责采花粉等,还有"公蜂"专职繁衍。割"列子"时要留一些,冬天还要给喂些糖。那时不是"科学养蜂",没有人工活动巢箱,取蜜用离心,"列子"可放回不伤窝。这窝蜂在我们家住了几年,后还分成两桶。到分巢时,多数新蜂王又飞走了。每年采得的蜂蜜约几斤,多时十多斤。割下的巢可熬蜡。
【丈量土地、办夜校扫盲】上高小时,我参加过复查丈量土地的工作,以便为农业合作社作准备。手持一个弹弓似的土制丈量器,协助大人丈量土地。那活,我大哥有文化,就是当然主力了。此外,我也参加夜校扫盲工作。政府动员广大农民,尤其年龄大点的都要扫除文盲学文化,我也就当起了"小老师"。教他们识些简单的字。我记得地点在家附近张厚怀家,来的人约20来个,学习1-2小时。结束后或跟大人一起打着火把回家,或在张家热情邀请下就住他们家。他们是土墙瓦房,较宽敞,其三兄弟一妹妹与我相处很快就甚融洽。院子里还有其他人户,大人们聚在一起常编些鬼故事闲聊,因此在我脑子里积累了许许多多鬼的故事,这到无意间给我几年后高考作文《论鬼》准备了丰富的素材。那段时间为配合扫盲宣传,我还参加了办墙报。在路边筑一小块土墙,抹平后用锅烟灰一涂,就成为一块小土黑板了,可用白粉笔鞋子宣传。
我入中学后,放假回农村家,只要需要,我也乐意参加那里的公务活动。在他们眼里,我是有文化的中学生,挺尊重我的,彼此仍然是那么亲切,我继续向他们学习到许多有益的东西。
高小毕业、辍学后,即将进入重庆八中学习。
中学时代是什么样子,怎么度过的?我的故事将在下一节向大家讲述。
(第二部分《农村生活》完,2008年8月6日于美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