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我们的羽毛球俱乐部在2002年成立后, 在我老人家的英明领导,辛勤耕耘, 精心浇灌下, 在队友们的努力协作, 积极配合下, 当然, 还在校方的财政扶持下,一年比一年发展壮大, 从开始的自娱自乐,到后来“冲出本校,走向外面……” 在众多的切磋对手中主要有三个:孟菲斯俱乐部、海军基地俱乐部和州立大学俱乐部。
我们学校和州立大学自古以来就是死对头,每年的橄榄球赛季的最后一场重头戏都是这两所大学的对决,历来气氛火爆,虽然学校所在的小镇只有两万人口,但每到比赛那天, 六万人的体育场座无虚席,场上的场下的都要拼个你死我活不可。当年伊莱. 曼宁在的时候,结果都让人比较欢欣鼓舞(当然是我们这边的人比较欢欣鼓舞, 喝喝喝喝)。久而久之这种死磕的气氛也蔓延到了其它的比赛项目,只要遇到州立大学,非要血战到底。
开始的时候, 我们羽毛球俱乐部还没有这种气氛,毕竟会员里连一个纯种的老美都没有,我们跟他们又无怨无仇,大家都是抱着以球会友、共同进步的传统想法来组织和参加比赛。但是,好景不长,多交流两次就感觉到了对方笑脸后面隐藏着的许多盘外招,于是很多事情就越来越难协商了。我们先是在用羽毛球还是塑料球上让了步,又在每个项目打几场比赛上交了抢,还在场地、比赛顺序上也投了降,在关键球的判罚上更拉不下脸去争,所以两个客场我们大获全败,人人憋了一肚子气。
好不容易,终于轮到我们做主场了,不趁机打个翻身仗,还真对不起同学们的刻苦训练,对不起我们的委曲求全, 也对不起组织上的信任……。 不过呢,靠使用那些“盘外招”,即使赢了人家,估计也不会有丝毫的成就感,所以我们虽为东道主,还是秉承公正的原则去安排比赛,也尽量让客队满意:同意使用他们最喜爱的黄色塑料球;然后五个项目的三项都安排三场比赛,只有女单和女双按照他们的要求各安排两场,这样我们虽然吃点亏,但基本上不算太过分。赛程上,我们先打男单,然后打女子项目,这样兼项的男选手至少有两个钟头的时间恢复体力,从而保证人人都能正常发挥,让比赛精彩激烈。但是,这次是比赛第一,友谊第二,非吃掉他们不可。
比赛是在周六举行,从上午十点半到下午五点半。头天晚上是我们最后一次赛前训练,主要是改进一些战术和配合,尤其是几个新组合还有一些问题。 练到九点钟时,来了四个白人小伙子,站在一旁观看,我们也顾不上搭理他们。过了一会儿,他们提出想跟我们一起打球,我看看手表,那时离关门已经不到一个小时了,我们场地和时间都不够用,实在懒得理他们。记得曾经来过无数的老美要想跟我们打,结果还要我们教他们如何把球发到对角的场地。到了这会儿都已经是火烧眉毛,谁还有心思陪他们玩儿啊?但不知为什么,看着他们天真无邪,一脸期盼的样子,却忍不住心肠一软:“好吧,你们四个打一局,15分,速战速决。我们明天要跟州立大学打比赛,需要场地,欢迎你们以后再来打。”于是匆匆找了几把拍子给他们,就转身练球去了。
过了一会儿,他们走过来还拍子,说道:“谢谢,很有意思,很好玩儿。明天我们可不可以参加你们的比赛?”我瞪大眼睛,愣了好一会儿,转身用中文问旁边的人:“他们水平如何?”那人犹豫了一下,支支吾吾地说:“不是太好,但好像还行吧,说不清楚。”这几个人看我犹犹豫豫的样子,连忙说:“我们昨天刚刚把州立大学杀了个落花流水,明天帮你们再杀他们一把。” 一问之下,原来他们是我们学校网球队的主力,一个是美国人,一个是挪威人,另外两个是瑞典人,嗯, 好像离丹麦不远嘛。因为刚才没怎么正眼看他们,现在仔细一瞧,果然人高马大,年轻潇洒,倒是一副搞体育的材料。
我沉思了五秒钟,心里飞快地盘算:第一,我们好不容易才跟对手协商好赛程,要临时变卦、增加比赛场次肯定是没门儿; 第二,我们早已排好阵了,临阵换将,我们的球员那里无法解释。第三,他们水平如何?以前有没有打过比赛?这些都是未知数,实在想不出有什么理由要让他们去打。但是,当我看到他们一脸真诚的样子,期待的目光,那个“NO”字就怎么也蹦不出口来。我一咬牙,说道:“这样吧,你们选一个水平最高的出来,跟我们的第三单打比赛一局,要是赢了,明天就打第三单打,怎么样?”这几个人欢呼雀跃,很快推举了一个叫Alex的小伙子。我也把我们的第三男单叫过来,简单说了一下,然后就又忙去了,让他们自己去折腾吧。我的如意算盘是:如果我们的第三男单能把他打下去,他们就乖乖地走人,不要再烦我们了;要是他们赢了,那就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我们的第三男单不服也得服,明天我们的胜算就大了一分。
大概过了二十分钟,有人跑来告诉我:“Alex赢了!” “比分多少?” “15比10。” 我一听,大喜过望,连忙看表,还有15分钟,立马去把我们的第二男单找来,跟他交代:好好跟Alex打,赢了的明天做第二单打。这下我不敢大意了,站在场边,目不转睛地盯着。我们的第二男单是个印度小伙儿Ahibit,加入俱乐部只有半年,他基本功不错,手法很好,不过技术不稳定,有时打出的好球让人目瞪口呆,有时一连串的失误能把人气得吐血。但是他的身体素质实在太好,轻盈飘逸,刚柔相济,大有潜力可挖,所以我们那几个月对他下了很大的功夫,希望他培养成我们的第一男单。
比赛开始了,我全神贯注,一眼不眨地盯着Alex。先看他的步伐,由于他差不多一米九的个儿,身高腿长,从后场上网,轻松自如,两步就到位。再看高远球,虽然不能控制底线两个角,但身体爆发力特好,从不同位置击球,基本上都能拉到两条线之间。他的杀球姿势有点怪异,虽有侧身,但没有引拍的动作,几乎只靠手腕和手臂的发力,但杀出去的球却如同风驰电掣,颇具杀伤力。网前小球也还行,偶尔会打出一两个漂亮的挑对角,让人惊叹。不过整场比赛中他却一直处于被动,疲于奔命,原因是他完全没有边线的概念,单双打不分,只要能够得着的球全都一个不漏地捞回去。只见他如同一团团卷起的旋风,飞沙走石,忽前忽后,忽左忽右,满场狂奔,旁边的人看得哈哈大笑。过了一会儿我又发现Alex有个大弱点,对快球的反应不够好,一遇到打成平抽的球就完了,而且战术组合也不太合理。当两人打到12平的时候,体育馆该关门了,我急忙跑去请求延长5分钟,好让他们决出胜负。两人比分交替上升,最后Ahibit以15比13获胜。
我们一边往外走,我一边问:“你以前常常打羽毛球吗?有没有打过比赛?”
“我常跟我爸爸打着玩儿,但是没有正而八经练过,也没有打过比赛。”他一脸平静,看不出任何表情,也大气不喘,看不出是刚刚结束一局激烈的单打。我沉吟片刻,说道:“那明天你打第三单打吧,稍微早点到场,我找个人帮你练球,多找找感觉,尤其是场地的大小。”
回到家,脑子像发动机一样轰然转动:“明天的比赛,两个女子项目只安排了四场,我们并不占优,要是六场的话就大不一样了,应该能拿个4:2,但现在的情况只能争取打个平手。男双一向是个无底洞,爆冷门的希望实在渺茫。混双和男单乃关键之争,每一场的胜负都可能是决定性的。Alex的出现倒真像是块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但实在让人有点措手不及。这块馅饼到底有多大?能不能准确无误地掉进我们的盘子里?目前还很难预测。他的弱点和优势太明显了,让人一目了然,要是遇到实力相当、但有经验的对手,他基本上没戏。想要赢球,非得靠巧妙的战术应用,抓住对手的弱点,以己之长,攻敌之短才有希望,但这种实战经验和临场应变是无法速成的,只能靠跟各式各样的的对手过招,从胜败之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所以唯一的办法只能是比赛时尽量安排有经验的人给他临场指挥。实在不行的话,还有一招可用:如果实力差距不大,就想办法用体力拖垮对方,反正Alex只打一场比赛,打完之后累趴下也无所谓了。还有,赛前得赶紧临阵磨枪,不亮也光,那些漏洞能补一点是一点。”
我估算了一下,如果我们的男单能拿下两盘,再全力以赴地拼混双,就基本上可以把男双的大窟窿给补上了。随后,又在纸上仔细盘算了好一会儿,仍旧是心里没底,感觉就像那傻儿师长所说的:真的是癞蛤蟆吃豇豆——悬吊吊的。要是Alex能早几个星期出现,凭他的基本功和身体素质,我们极有可能帮他焕然一新,那么拿下第三男单就是手到擒来了。但是,那一切都是“如果,要是,假如……” 陡然间,一片不祥之云飘进脑海:明天Alex到底会不会来?我的天,居然忘了留他的电话号码了,甚至连他姓什么都不知道…… 万一今晚他们是心血来潮,来玩儿上一把,明天一觉醒来就忘到九霄云外,到时候我们就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哭都来不及了。想到此,心里一紧,赶紧跳起来,抓起电话,急忙给第三男单打了过去,让他明天务必早点到场,做好准备,以防万一。
躺到床上,脑子里还在不停翻腾:“明天共有13场比赛,双方几乎势均力敌,到底鹿死谁手,全凭临场发挥了。还有,那个Alex到底会不会食言呢? 他真的是块香喷喷的大馅饼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