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弯刀
万维读者网 > 竞技沙龙 > 帖子
老骨董: 老骨董讲故事(十三)
送交者: 老骨董 2012年05月26日18:51:27 于 [竞技沙龙] 发送悄悄话

茶是中国一个非常非常拿得出手的物件,如今的世界三大饮料之一,那是有相当的影响力,像以前中国的什么四大发明,早就过气儿啦。但是,二千年前的茶可没什么名气。那时候中国人喝茶的很少,上些档次的饮料都是含酒精的,比如,《周礼》记载的五齐、三酒、四饮,绝大部分是和酒有关,根本没有茶什么事儿。那么问题就来了,人们(确切说汉人)为什么要喝茶?

 

说句题外话,人类这个刨根问底溯本求源的天性真的是害人不浅,从古至今用在这方面的人力物力那是无法计量。一般非常牛的都是探究些宇宙起源生命含义之类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比较牛的就是考据什么甲骨文之类的;到了不太牛的只好考证些喝茶喝咖啡这类所谓的小道了,呵呵。咱们这些俗人嘛,只好追随牛人的足迹,去瞻仰了。

 

介绍茶的书籍很多,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茶与中国文化》,作者关剑平。这本书里非常系统的介绍了中国人饮茶的历史。关于饮茶的起因,大概是饮用说、食用说和药用说。

 

饮用说的看法是因为人们要给自己的饮料里添些味道,或者是水质很差,需要一个东西来掩盖它,于是选择了茶叶。这个说法被人质疑的是茶本是苦涩的,依据人的本能对这种味道是排斥的;食用说的看法是茶叶原来是当成菜或者羹来食用的,后来逐渐演变成了喝茶;而药用说的看法,最得人心。这个的含义不仅仅是medicine,还有drug的意思。

 

有故事说神农尝百草,一天中毒七十次,靠茶叶解毒。这个故事非常不靠谱,如果他尝一样东西,到有中毒反应,到用茶叶解毒,整个过程十分钟的话,一个小时六次,十一个小时四十分钟不停地这么干才能达到七十次。这十一个小时四十分钟尝的还全是毒草,有病啊!为了做广告也不能这么夸张嘛。

 

早期道士和僧人喝茶的多,比较直观的效果是喝茶有提神的效果,其实深究起来还有追求“药用”的效果。因为茶叶含有咖啡因,有的地方说是茶碱,其实是一样的,都是有使人兴奋的作用。咱们现在说喝了茶也就是睡不着觉,没觉得有drug的效果啊,呵呵,那是浓度还不够。最早喝茶的时候是把茶碾成碎末煮成汤喝的,咱们现在泡茶能泡好几过,这是因为泡茶叶的过程使得茶叶里的有效物质析出速度减慢,可煮茶叶末子便可以使得这个过程一步到位,这时候茶水里边的使人兴奋物质的浓度就比现在的泡茶高多了。有人如果空腹喝茶之后,会出现心动过速,头晕甚至恶心的感觉,这就是所谓的“醉茶”。而早期的末茶那个浓度,足以使人有类似嗑药的感觉。

 

顺便说一句,如今什么卡布奇诺、拿铁之类的端上来时候在杯里的沫子上做个花纹,小资文青对此趋之若鹜,引为时尚,其实那都是俺们老祖宗玩剩下的。宋朝的时候专门讲究在渤(就是碗里茶沫子)上画花,还写诗呢。所以啊,对青年朋友进行传统教育很有必要,很有必要。

 

这种药用说不仅中国人相信,日本的学者也非常赞同。有个特别有名的卢仝七碗茶的诗,仔细看来就很有那种high的意思。原诗部分“。。。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破孤闷”就显示出此人的心理活动开始加剧,后来的“肌骨清”、“通仙灵”,可以说是进入了那个状态了。最后老卢自己都说“七碗吃不得也”,都要乘风归去了。。。喝酒多了会嗜睡,而喝茶“喝高了”有飘飘欲仙的感觉,这种效果传播开来,大约到了晋朝慢慢就成了风气。

 

现在大家都承认的是,最早的茶始于云贵川,到了汉朝喝茶的范围连黄河都没过,只不过沿着长江向下游发展。直到有一天有人把茶这个东西升华了,把它归结到文化的层次了,茶才真正成了中国的国饮。这位伟人就是茶圣陆羽!

 

陆羽其实不姓陆,或者说他有百分之一都不到的姓陆的概率,因为他是个弃儿。没人知道他爹妈是谁,是干什么的,为什么生了他(废话么,激情的产物嘛)。这个弃儿被一位老和尚收养了(还是佛门子弟慈悲啊),老和尚懂得一些周易八卦之类的,(如今的所谓八卦记者那是绝难与之匹敌的),他就起了一卦,根据第几第几卦象给这个孩子起了名字叫陆羽(又叫疾),字鸿渐。另外有说法是陆羽后来自己根据八卦起的名字。陆羽跟着老和尚长大,读书识字,捎带着也喜欢喝茶。他那个时候正是太平盛世,就是唐玄宗的年代,文化气氛很浓。陆羽喝茶,居然就喝出了感觉,喝出了文化,然后就写了一部大约七千字的《茶经》,总结了一下关于茶的东西,林林总总,细数茶之源、具、造、器、煮、饮、事、出、略、图,于是,茶就开始火了。

 

写七千字就捞了个“圣”的称号,这让后来的多少牛人感慨“生不逢时”啊。

 

您还别不服气,您要是把什么杨树叶子芦苇根之类的也能说出些道道来,也许能别开生面呢。

 

陆羽的文学水平很高,也很自负,敢直接把自己写的东西称作《经》的,确实不多。他不仅琢磨茶,还对表演艺术有过贡献,写过剧本,据说还登台演出。虽然他有些结巴,可他正是利用这个特点演过一种戏,专门拿当官的开涮,有些类似后来丑角儿的意思,叫参军戏。陆羽演戏的剧本什么的我没看到,估计跟谢若林那个效果差不多。至于为什么陆羽能因势利导把饮茶这个做大,说起来比较费劲了,以后再找机会。

 

这个喝茶比较时髦之后,各种讲究就都来了。以前咱们都知道红尘一骑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那是谴责杨贵妃的奢侈。可有那么一位,为了喝茶,常年专门要从无锡运惠山泉水到西安,这个排场比杨贵妃的可厉害多了,他就是宰相李德裕。后来的文人老是揪住杨贵妃不放,其实内心总有个红颜祸水的念头,让他们碰上李德裕这种实权人物,批判的力度就大大下降,呵呵。

 

到了宋朝,宋徽宗的时候,饮茶事业发展到了一个高峰。宋徽宗不仅留下了很多书画作品,还有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叫《大观茶说》,是不是有人代笔就不知道了。不管怎样,“皇帝带头喝茶,民众不亦乐乎”,连带着,和喝茶有关什么瓷器啦用具啦礼仪啦都得到了全面发展。而且,茶叶的贸易也是成了关乎到国家安全的大事。汉人周边那些个游牧民族都是以食肉为主,从营养的角度考虑,不是很科学。自从他们喝茶以后,因为茶叶有非常丰富的VC和其它什么好东西,对平衡体内的高脂肪高蛋白高胆固醇。。。。。。特别有好处,所以牧民比汉人还需要茶(关于牧民饮茶的时间起码要从唐朝开始算起)。

 

到了明朝,饮茶的文化发生一次巨大的革命。咱们现在把茶叶放杯子或茶壶里,冲上开水的做法,是从明朝开始的。以前,茶叶的制作巨复杂,特别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朱元璋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为了促进茶叶的生产(这里边还涉及到了茶马贸易的问题),于是改革了喝茶的方式,这种泡茶的方式沿用至今。所以啊,如果您看到哪个电视剧里要是说宋徽宗到了李师师那儿,李师师说我给您沏壶龙井来,您就哈哈哈哈。。。。。。,

 

说到茶礼,不得不提茶道。俺对茶道没研究,也没什么接触,感觉上茶道首先是把“道”这个名字占住了,于是有了很大的优势。原本,各个地方喝茶有各地不同的风俗,稍微提升一下就可以归于茶礼的级别,随着时间还有变化。可是日本人留存了许多早期饮茶的传统,整了个茶道,还代代相传,这就不同凡响了。真应了那句:“礼失而求诸野”。按理说,在中国历史上茶和文化界宗教界的联系一直是很紧密的,那个“茶禅一味”还是中国和尚写给日本人的呢,怎么当时就没组织个什么茶叶协会之类的?可惜啊

 

最后再按着文青的路子发挥一下:茶者,“苦涩是本性,回甘乃天赐”,人生亦是如此。难怪赵州和尚对谁都是:“吃茶去”。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1: 西部决赛:热热-牛牛,谁是MVP?
2011: TheQuick: 老北京,老北京
2010: 看看那谁谁预测准不准,大家打酱油?Go
2010: 紧急通知:手机千万不要借给别人用!!
2009: 搭台!魔兽砸扁螃蟹!!就在今晚!!!
2009: 反正看球看不好会影响夫妻关系,男同志
2007: 洛阳花开:姚明在普林斯顿战术中的死穴
2007: (喝口水,干咳两声)现在,俺来讲讲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