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彎刀
萬維讀者網 > 競技沙龍 > 帖子
老骨董: 老骨董講故事(十三)
送交者: 老骨董 2012年05月26日18:51:27 於 [競技沙龍] 發送悄悄話

茶是中國一個非常非常拿得出手的物件,如今的世界三大飲料之一,那是有相當的影響力,像以前中國的什麼四大發明,早就過氣兒啦。但是,二千年前的茶可沒什麼名氣。那時候中國人喝茶的很少,上些檔次的飲料都是含酒精的,比如,《周禮》記載的五齊、三酒、四飲,絕大部分是和酒有關,根本沒有茶什麼事兒。那麼問題就來了,人們(確切說漢人)為什麼要喝茶?

 

說句題外話,人類這個刨根問底溯本求源的天性真的是害人不淺,從古至今用在這方面的人力物力那是無法計量。一般非常牛的都是探究些宇宙起源生命含義之類的看不見摸不着的東西;比較牛的就是考據什麼甲骨文之類的;到了不太牛的只好考證些喝茶喝咖啡這類所謂的小道了,呵呵。咱們這些俗人嘛,只好追隨牛人的足跡,去瞻仰了。

 

介紹茶的書籍很多,給我印象比較深的是《茶與中國文化》,作者關劍平。這本書裡非常系統的介紹了中國人飲茶的歷史。關於飲茶的起因,大概是飲用說、食用說和藥用說。

 

飲用說的看法是因為人們要給自己的飲料里添些味道,或者是水質很差,需要一個東西來掩蓋它,於是選擇了茶葉。這個說法被人質疑的是茶本是苦澀的,依據人的本能對這種味道是排斥的;食用說的看法是茶葉原來是當成菜或者羹來食用的,後來逐漸演變成了喝茶;而藥用說的看法,最得人心。這個的含義不僅僅是medicine,還有drug的意思。

 

有故事說神農嘗百草,一天中毒七十次,靠茶葉解毒。這個故事非常不靠譜,如果他嘗一樣東西,到有中毒反應,到用茶葉解毒,整個過程十分鐘的話,一個小時六次,十一個小時四十分鐘不停地這麼幹才能達到七十次。這十一個小時四十分鐘嘗的還全是毒草,有病啊!為了做廣告也不能這麼誇張嘛。

 

早期道士和僧人喝茶的多,比較直觀的效果是喝茶有提神的效果,其實深究起來還有追求“藥用”的效果。因為茶葉含有咖啡因,有的地方說是茶鹼,其實是一樣的,都是有使人興奮的作用。咱們現在說喝了茶也就是睡不着覺,沒覺得有drug的效果啊,呵呵,那是濃度還不夠。最早喝茶的時候是把茶碾成碎末煮成湯喝的,咱們現在泡茶能泡好幾過,這是因為泡茶葉的過程使得茶葉里的有效物質析出速度減慢,可煮茶葉末子便可以使得這個過程一步到位,這時候茶水裡邊的使人興奮物質的濃度就比現在的泡茶高多了。有人如果空腹喝茶之後,會出現心動過速,頭暈甚至噁心的感覺,這就是所謂的“醉茶”。而早期的末茶那個濃度,足以使人有類似嗑藥的感覺。

 

順便說一句,如今什麼卡布奇諾、拿鐵之類的端上來時候在杯里的沫子上做個花紋,小資文青對此趨之若鶩,引為時尚,其實那都是俺們老祖宗玩剩下的。宋朝的時候專門講究在渤(就是碗裡茶沫子)上畫花,還寫詩呢。所以啊,對青年朋友進行傳統教育很有必要,很有必要。

 

這種藥用說不僅中國人相信,日本的學者也非常贊同。有個特別有名的盧仝七碗茶的詩,仔細看來就很有那種high的意思。原詩部分“。。。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

 

“破孤悶”就顯示出此人的心理活動開始加劇,後來的“肌骨清”、“通仙靈”,可以說是進入了那個狀態了。最後老盧自己都說“七碗吃不得也”,都要乘風歸去了。。。喝酒多了會嗜睡,而喝茶“喝高了”有飄飄欲仙的感覺,這種效果傳播開來,大約到了晉朝慢慢就成了風氣。

 

現在大家都承認的是,最早的茶始於雲貴川,到了漢朝喝茶的範圍連黃河都沒過,只不過沿着長江向下游發展。直到有一天有人把茶這個東西升華了,把它歸結到文化的層次了,茶才真正成了中國的國飲。這位偉人就是茶聖陸羽!

 

陸羽其實不姓陸,或者說他有百分之一都不到的姓陸的概率,因為他是個棄兒。沒人知道他爹媽是誰,是幹什麼的,為什麼生了他(廢話麼,激情的產物嘛)。這個棄兒被一位老和尚收養了(還是佛門子弟慈悲啊),老和尚懂得一些周易八卦之類的,(如今的所謂八卦記者那是絕難與之匹敵的),他就起了一卦,根據第幾第幾卦象給這個孩子起了名字叫陸羽(又叫疾),字鴻漸。另外有說法是陸羽後來自己根據八卦起的名字。陸羽跟着老和尚長大,讀書識字,捎帶着也喜歡喝茶。他那個時候正是太平盛世,就是唐玄宗的年代,文化氣氛很濃。陸羽喝茶,居然就喝出了感覺,喝出了文化,然後就寫了一部大約七千字的《茶經》,總結了一下關於茶的東西,林林總總,細數茶之源、具、造、器、煮、飲、事、出、略、圖,於是,茶就開始火了。

 

寫七千字就撈了個“聖”的稱號,這讓後來的多少牛人感慨“生不逢時”啊。

 

您還別不服氣,您要是把什麼楊樹葉子蘆葦根之類的也能說出些道道來,也許能別開生面呢。

 

陸羽的文學水平很高,也很自負,敢直接把自己寫的東西稱作《經》的,確實不多。他不僅琢磨茶,還對表演藝術有過貢獻,寫過劇本,據說還登台演出。雖然他有些結巴,可他正是利用這個特點演過一種戲,專門拿當官的開涮,有些類似後來丑角兒的意思,叫參軍戲。陸羽演戲的劇本什麼的我沒看到,估計跟謝若林那個效果差不多。至於為什麼陸羽能因勢利導把飲茶這個做大,說起來比較費勁了,以後再找機會。

 

這個喝茶比較時髦之後,各種講究就都來了。以前咱們都知道紅塵一騎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那是譴責楊貴妃的奢侈。可有那麼一位,為了喝茶,常年專門要從無錫運惠山泉水到西安,這個排場比楊貴妃的可厲害多了,他就是宰相李德裕。後來的文人老是揪住楊貴妃不放,其實內心總有個紅顏禍水的念頭,讓他們碰上李德裕這種實權人物,批判的力度就大大下降,呵呵。

 

到了宋朝,宋徽宗的時候,飲茶事業發展到了一個高峰。宋徽宗不僅留下了很多書畫作品,還有一部關於茶的專著叫《大觀茶說》,是不是有人代筆就不知道了。不管怎樣,“皇帝帶頭喝茶,民眾不亦樂乎”,連帶着,和喝茶有關什麼瓷器啦用具啦禮儀啦都得到了全面發展。而且,茶葉的貿易也是成了關乎到國家安全的大事。漢人周邊那些個游牧民族都是以食肉為主,從營養的角度考慮,不是很科學。自從他們喝茶以後,因為茶葉有非常豐富的VC和其它什麼好東西,對平衡體內的高脂肪高蛋白高膽固醇。。。。。。特別有好處,所以牧民比漢人還需要茶(關於牧民飲茶的時間起碼要從唐朝開始算起)。

 

到了明朝,飲茶的文化發生一次巨大的革命。咱們現在把茶葉放杯子或茶壺裡,衝上開水的做法,是從明朝開始的。以前,茶葉的製作巨複雜,特別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朱元璋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為了促進茶葉的生產(這裡邊還涉及到了茶馬貿易的問題),於是改革了喝茶的方式,這種泡茶的方式沿用至今。所以啊,如果您看到哪個電視劇里要是說宋徽宗到了李師師那兒,李師師說我給您沏壺龍井來,您就哈哈哈哈。。。。。。,

 

說到茶禮,不得不提茶道。俺對茶道沒研究,也沒什麼接觸,感覺上茶道首先是把“道”這個名字占住了,於是有了很大的優勢。原本,各個地方喝茶有各地不同的風俗,稍微提升一下就可以歸於茶禮的級別,隨着時間還有變化。可是日本人留存了許多早期飲茶的傳統,整了個茶道,還代代相傳,這就不同凡響了。真應了那句:“禮失而求諸野”。按理說,在中國歷史上茶和文化界宗教界的聯繫一直是很緊密的,那個“茶禪一味”還是中國和尚寫給日本人的呢,怎麼當時就沒組織個什麼茶葉協會之類的?可惜啊

 

最後再按着文青的路子發揮一下:茶者,“苦澀是本性,回甘乃天賜”,人生亦是如此。難怪趙州和尚對誰都是:“吃茶去”。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1: 西部決賽:熱熱-牛牛,誰是MVP?
2011: TheQuick: 老北京,老北京
2010: 看看那誰誰預測準不準,大家打醬油?Go
2010: 緊急通知:手機千萬不要借給別人用!!
2009: 搭台!魔獸砸扁螃蟹!!就在今晚!!!
2009: 反正看球看不好會影響夫妻關係,男同志
2007: 洛陽花開:姚明在普林斯頓戰術中的死穴
2007: (喝口水,乾咳兩聲)現在,俺來講講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