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讲到茶是中国的一个特产,但要是说到纯人造的有中国特色的历久不衰的,那得属豆腐了。
豆腐的发明是在中国,这个事实是任何韩国人或什么其他人无法篡改的。但是,发明豆腐的具体过程又没有记载,只是说从什么什么时候开始有人吃豆腐了,也许是最初的豆腐制作水平还不够高,影响力不够大,当时可能都觉得这不算什么事儿。
现在普遍认为豆腐是淮南王刘安发明的。刘安是刘邦的孙子,具体是第几房第几个我就懒得去查。作为刘邦的孙子,在那个封建社会,绝对是又富又贵。锦衣玉食,娇妻美妾,那就不必说了。俗话说“人是要有点追求的”,刘安也不例外。大家可以替刘安想象一下他会追求些什么?当时天下太平,治国安邦建功立业这种念头就算了;如果追求些吃吃喝喝,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能逮到手的都尝过了,也就那么回事儿。后来,刘安和道家的一帮人搅在一起,玩起了炼丹。这,就是追求一个体验,追求一个那种心路历程。
大家对炼丹的看法都是觉得那是搞什么长生不老的把戏,其实这个看法很片面,炼丹可以是针对不同需求炼不同的丹------不同的需求。道家原来的忽悠能力那是相当的强,御风可飞天,避水可下海,等等等等,有许多的法术。如果学法术比较困难,最立竿见影的就是嗑药,这个药效对所有人都是一样的嘛。有种药后来叫做“石发”,就是因为服药之后身体发热,热到什么程度呢?赤身裸体在冰天雪地都不觉得冷,要趴在石头上才能把药力发出来,想象一下这种冰火相激的感觉,不是吃饱了的还真是追求不来呢。
道家有许多的养生之道,现代人看来有些都无法接受。比如有记载说刘安用自己的头发烧成灰,拌上从自己脖子搓下的泥儿,吃下去可以保持头发乌黑。他还有经常服用秋石,可以“久服去百病,强骨髓补精血,开心益志。”这个秋石就是用童子尿炼出来的粉末。刘安玩炼丹,需要相当的人力物力支持,特别是当他声名远播之后,多少人揣着偏方到他这里来轧上一脚。于是,就有了豆腐。到现在我还是不清楚,是刘安的人做实验偶然间做出了豆腐,还是有人就带着豆腐投奔了刘安。。。。。。,不管怎样,中国人从此吃上了豆腐。
所以啊,豆腐的出身那是相当的高。像什么“叫花鸡”之类的,从哪儿来的就可想而知了。
古往今来,豆腐的做法大概没人能数清楚了。老人能吃,小孩能吃;男人能吃,女人也能吃;俗人能吃,出家人也能吃。。。。。。活人能吃,死人也能吃,我的意思是有些场合豆腐都可以当供品的,地位相当高了。
凡事都有例外,有两家在祭祀的时候就不用豆腐。这两家可不是普通人家,王公贵族都比不上。一家是孔家,一家是爱新觉罗。
孔家祭祀时候不用豆腐,这个规矩说起来又得提到刘安。刘安那个年代还没什么几项基本原则之类的条条框框,孔家的学说不是特别火,刘安对儒家的评价是“庶人之说”,跟他们那些炼丹的根本就玩不到一块。那承想,后来翻天覆地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老孔他们家捧上了天,比天还高,皇上都得给孔老二下跪。孔家就因为记恨着当年刘安的一句话,于是在庄严的祭祀活动里摒弃一切和刘安有关的物件,其中包括豆腐。要说这圣人的后人怎么就没传下来些圣人的恕道呢。
大清朝皇家上供的时候不用豆腐,故事比较长。话说当年努尔哈赤跟明朝打的时候,有一次被撵的走投无路,躲进了一家豆腐坊,这家豆腐坊的老板娘叫“万历妈妈”(其实确切的名字已经不可考了,这只是个谐音),她很有些阿庆嫂的气概,所谓急中生智就把努尔哈赤藏到柴堆里了(水缸里边不太可能装下,呵呵)。后来,努尔哈赤发迹了,他立了规矩:爱新觉罗的子孙要永远祭祀这位万历妈妈,而且不许用豆制品。满人进了紫禁城之后,每天都煮一头肥猪给万历妈妈上供,供完之后就把猪肉分给紫禁城巡逻的兵士。因为整套的活动里都不能有豆制品,连酱油都算,所以白嘴儿吃这些猪肉实在不是什么乐事。后来有人想了个办法,用黄纸浸泡了酱油,每人拿几张这样的纸就容易吃下去啦,哈哈。
这个故事是唐鲁孙写的,在高阳的小说里也有详细的描述,估计是高阳听唐鲁孙白唬的。下回得感慨一下高阳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