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財富雜誌《世界企業500強》數據顯示,中國入榜公司共有120家,非常接近美國的126家,遠超第三位的日本的52家。然而在全球各類品牌榜中,還難以發現中國企業品牌的蹤影。譬如世界經理人集團旗下的世界品牌實驗室,每年發布《世界品牌500強》,2018年入選國家共計28個。美國占據500強中的223席,繼續保持世界品牌第一強國位置;歐洲傳統強國法國和英國分別有43個和42個品牌上榜,分列二三位;日本、中國、德國、瑞士和意大利是品牌大國的第二陣營,分別有39個、38個、26個、21個和15個品牌入選。由此可見,即使歐洲經濟低迷,但歐洲國家的超級品牌似乎依然堅挺。中國雖然有38個品牌入選,但相對於13億人口大國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中國品牌顯然還處於“第三世界”。
在未來的10年,中國在《世界企業500強》上榜企業將超過美國,繼而也可能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而在1999年,這一數字只有5家。中國企業是從1999年開始入選世界500強的,當年中國大陸企業有5家上榜。分別是中國石油 (73位)、工商銀行(160位)、中國銀行(171位)、中國化工 (304位)和中國糧油 (362位)。即使在10年前,中國上榜企業只有43家。這說明,中國企業在全球經濟競爭的優勢地位更加明顯。然而遺憾的是,絕大多數入選企業都是在中國本土運作的國有企業。
中國企業特別是中國品牌要想在全球競爭戰略中獲取優勢地位,必須在全球領導力上下功夫。所謂品牌的全球領導力,是品牌在世界各國市場中的領導地位和引領潮流的能力。某種程度上說,品牌的全球領導力實質是品牌的全球影響力。品牌只有影響了消費者,並被消費者記憶的時候,才擁有了品牌的領導力。品牌領導力的大小取決於品牌對消費者產生的影響力的大小,取決於消費者對品牌記憶的多少和深淺。企業全球化意味着資本的全球化、人才的全球化、品牌的全球化、運營的全球化以及顧客的全球化。中國的出口總額世界第一,不少企業的顧客早已是全球化的了。中國也有一些企業在海外上市,資本也在一定程度上全球化。但是在品牌和運營方面,中國企業的全球化才剛剛起步。從美國到法國,從歐洲到非洲,外國消費者能夠說出的中國品牌非常稀少。
品牌的全球領導力至少包含三個層次:占領市場的能力、引領潮流的能力、跨文化的溝通能力。在社交媒體時代,一個全球化的品牌,要善於和世界各國不同文化和語言的消費者溝通。這就需要品牌經理人需要有跨文化的管理能力和跨文化的領導能力。世界經理人集團首席執行官丁海森認為,由於歷史原因,中國具有全球領導力的企業家和經理人都非常少。在這方面,中國與印度都還有距離。花旗集團和百事可樂的CEO目前都是印度裔。印度CEO攻陷硅谷,微軟、谷歌,皆是印度人掌舵,而華人高管寥寥無幾。在2017年美國的財富500強公司中,有10家公司的CEO原來來自於印度,而來自中國大陸的為零。中國的企業要實現真正的全球化,就必須着力探索全球領導力,而培養具有全球領導力的人才和品牌。
三年前的今天,中國品牌日誕生! 在推動中國品牌的成長,促使中國企業的管理者重新審視品牌發展之路方面,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 Brand Lab)一直走在潮流的前面。早2003年,世界品牌實驗室就對世界50個國家的4萬多個主流品牌進行跟蹤研究,並建立了最大的世界品牌數據庫。作為全球領先的品牌諮詢、研究和測評機構,世界品牌實驗室由199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蒙代爾教授(Robert Mundell)擔任主席,其專家和顧問來自哈佛大學、耶魯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牛津大學、劍橋大學等世界一流學府, 其研究成果已經成為許多企業併購過程中無形資產評估的重要依據。2017年5月10日“中國品牌日”的當天,中央電視台《新聞1+1》欄目及《人民日報》就“中國品牌全球化”分別進行了報道,研究數據均來自世界品牌實驗室。在品牌全球領導力的培訓上,世界品牌實驗室剛剛啟動了“超級品牌計劃”,致力於培育一批能夠占領海外市場的中國品牌。
2019年6月,第十六屆“世界品牌大會”大幕即將在北京盛大開啟,代表中國最高水準的品牌國家陣容即將誕生。世界頂級學府哈佛大學、牛津大學、耶魯大學、倫敦大學學院的教授們,將以“全球領導力與中國品牌重建”為主題,與中國企業家展開廣泛對話。超級演講陣容包括: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約翰•戴騰博士、耶魯大學管理學院教授萊維•多爾博士、牛津大學賽德商學院教授理查德•惠廷頓博士、倫敦大學學院管理學教授馬丁•奇達夫博士。他們精彩的演講和精闢見解,將對中國企業領導人、中國企業產生深遠的影響。來自國內外主流財經媒體、商界巨子將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品牌、經濟、管理話題,共享品牌戰略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