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海股市和深圳股市自1990年12月創建以來已過去近34年的時光。起初在引入市場經濟的經濟改革中,決定創建市場經濟中的重器股市,決定資源分配的源頭從計劃經濟模式走向由市場決定資源分配模式的一大改革決策。但是,從中國股市運行情況來看,也暴漏了一些中國經濟中股市的尷尬地位等問題。以下就幾點關於中國股市的幾個問題做些淺議。
1.股市在中國經濟中的定位。
眾所周知,股市是市場經濟的產物,也是市場經濟中的重器,是決定資源分配的最重要機制,也是企業進行直接融資的重要渠道。中國在改革開放期間,決定引入市場經濟過程中,做出的決策,創建中國的股市。但是,股市是與中國政治結構不太符合的市場經濟產物。首先,股市要起到對資源進行合理分配的作用,需要有以下環境。明確產權,保護私有財產不可侵犯,企業按市場規則運營。企業的所有者是股東,股東會是企業的最高決策機構,企業通過盈利為股東的投資付出分紅,為社會提供僱傭機會解決就業,通過盈利,為政府納稅等等完成企業的責任和義務。投資者通過股市選擇盈利高的企業作為投資對象,以獲得更高的分紅或出售股票的溢價收益。這樣投資者通過選擇投資對象,使選擇對象企業獲得企業的發展資金,而且這些股東的投資是不用歸還的資金,作為企業的資本,為做大做強企業提供無需償還的資金。如果政府決定引入市場經濟和股市,那麼國企的地位會受到衝擊,國企的投資者是國家,不是個人或某個投資機構,國家做為大股東,他們的利益要求和廣大小股東的利益不一定一致,如何解決這種矛盾,目前沒有好方法。政府如果重視國企做大做強,那麼希望股市起到資源分配的作用就會減弱。因為資源或資金是有限的,政府決定資源傾向國企,那麼股市所能分配的資金就會減少,作用也會減少。如果國企統統不上市,只靠間接融資,即從銀行貸款做資金源,那也可以。但是,國企又不願放棄成本便宜的圈錢的股市融資渠道。國企結果得到了這個目的相悖的好處。上市國企不用擔心照顧小股東的利益,可以和以前一樣按自己的利益行事,並可得到比間接投資便宜的直接投資的資金。這樣,隨着上市國企的增加,股市的資源分配的作用逐漸失去。加上監管機構缺乏保護投資者的動力和強有力的措施,結果股市只剩下國企和私企的圈錢場和做莊者全贏,小股東永遠輸的賭場功能。
2.上市企業監管的不健全。
因為上市企業的經營和投資者的分離,投資者及股東與企業經營者之間存在巨大的信息差,企業經營者的利益和股東的利益並不一致,所以,監管機構的作用不可缺乏。相關法律也不可或缺。上市企業的信息披露制度,及批露信息的真實性,全面性,以及對違反規定者的懲罰規定都不可缺乏。這方面有市場經濟發達國家的經驗可以解簽。但是,中國監管機構對違反股市相關規定的各種行為處罰措施往往過輕,違法違規的代價遠不如違規違法獲利大,起不到震懾作用,這也使上市企業的違規違法行為屢禁不止。另外,監管機構自身的腐敗也對股市的健康運營起了很壞的作用,中國證監會從會長,副會長等高管因腐敗被判刑的數不勝數,具體可以上網查一下,就可了解概貌。
3.股市無法對上市企業合理股價的形成起不到應有的作用
關於上市國企的利益與小股東的利益及其行為模式與市場經濟中的私營企業行為模式不同在上面已提過。這裡詳細分析一下。上市國企的管理機構和政府行政機關類似。市場經濟中的企業目的簡單說就是獲得合法盈利,通過合法盈利對社會做貢獻。企業經營者通過在市場上盈利實現自己的價值,獲得豐厚的報酬,給股東更多的分紅,提高企業的股價,是股東通過出售手中的股票獲得股票的溢價收益,給政府提供更多的稅收,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工作崗位。但是國企的所有權不清,經營者為上級官員負責,其利益與上級官員個人息息相關,企業的盈利有時並不是經營者的最關心事項。對滿足上級官員個人的要求和利益往往成為最優先事項。國企經營者往往與官員的身份互換,所以用國企的資源換取自己身份換成官員時的地位的行為屢見不鮮。私營企業的目的就是盈利,或是賺錢。國企的目的往往不僅是盈利,還要承擔實現相關各級政府官員們的利益。企業管理既要符合公司法,又要滿足黨的領導。做個也許不太恰當比喻,這就象中共黨委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權力誰大。憲法說人民代表大會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但是實際上中共黨委管所有決策。上市國營企業的股東大會同市場經濟環境下的私營企業也會會有很大不同。這種企業控制方式的不同,造成企業間行為方式的不同,造成在上市公司中判斷其盈利水平和其他影響投資者做投資決策時情報的不足。所以股市對上市企業的股價的形成也起不到為投資者提供合理估價的情報作用。所以在眾多上市企業中,貴州茅台酒公司的股價竟然成為最高股價的結果。查查世界各國的上市公司,股價冠軍是造酒公司的國家也就中國獨家。這也是中國股市的特色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