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股民甲遠古的風
萬維讀者網 > 股市財經 > 帖子
林曉救市還是拔苗助長?
送交者: 林曉 2015年07月08日17:18:31 於 [股市財經] 發送悄悄話

救市還是拔苗助長?

林曉

股票市場是一個指數隨機遊走(random walk)的過程,這是一個眾所周知的道理。今天一個確定的股票價格在未來的某一時刻的價值由兩個因素決定,那就是平均增長率和揮發係數。所以其未來價值的分布的概率遵循指數擴散方程。布萊克-斯庫爾(Black-Scholes)方程實際上就是向後的隨機遊走。隨機遊走的揮發係數的平方和物理學中的擴散係數或熱傳導係數是同一個概念。這個係數是變化速度和自由程乘積的一半,從去年七月到現在上證指數的變化,可以估算出中國股票市場的平均增長率和揮發性平均值大約是納斯達克指數正常值的八倍。也就是說中國股市在過去半年的變化相當於一個健康股市八年的變化。而一個健康的股市是和經濟的增長同步的。所以中國的股市是不可能長久支撐的。上證指數,即便考慮到中國是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其現在的合理值也應該在2500點以下。

中國的市場為什麼會在過去的一年裡爆發又破滅,想來想去覺得可能和中國政府把社保基金投入市場有關。社保基金是“國家隊”,財大氣粗。但是在股票數量守恆,或者沒有相應的增長的情況下,這樣的大筆資金投入必然引起股價的爆發,這是一個物理的絕熱過程,把能量注入等量的分子裡,必然引起溫度的劇增,是一個道理。不過金融的過程還要更複雜一些,因為當股價劇增時,槓桿投資或者叫借貸投資,英文叫margin就會被投機者借用。投機者有兩種,有計算經驗的資深投機家和沒有經驗但想發財的貧下中農。當股價增長到一定的程度時,這兩種投機家都會出局。前者是在發財後見好就收,後者則是被爆倉,英文叫margin-call。出局的時候是爆賣,其溫度下降的速率早已違反了能量守恆。對於一個沒有利益其中的人,這是看戲的好時候,可以欣賞前者的技巧,還可以對後者,那些貪婪卻無知的貧下中農們幸災樂禍,以報土改時分田分地的階級仇恨,呵呵。其實當年的貧下中農許多就是這麼變窮的,還記得電影《活着》吧。

在美國,政府正是股市的旁觀者,法律也不允許政府介入股市。2008年美國政府的“救市”,只是給銀行借點錢,不讓它們破產,像中國政府這樣動用一切國家機器來為一個貪婪的市場救駕,早就違法了,也肯定要賠本。美國政府是在低位介入,以遠低於平均增長的價位買進,這就使得奧巴馬能在八年後成為近代降低赤字的兩個總統之一。八年後美國政府着實賺了一把。

中國政府的救市姿態確實令人費解,李克強為什麼就不想一想這正是為發燒的市場降溫的好時機呢,是讓貧下中農吃一塹長一智的好課堂呢?股市的破滅,投資者的破產是怪不到政府的,是個人行為,政府的職責只能是調控,而不是幫貪婪者去賺更多的錢。要知道已經被賺走的錢是找不回來的,股市歷來就是零和遊戲,有贏家必有輸者。華爾街在金錢面前人人平等,什麼出身,血統,黨派,學歷,統統都是狗屁,money talks。中國政府要為在股市中破落的貧下中農擺平,唯一的辦法只能是來第二次土改,打土豪分田地。

所以唯一能解釋的是中國政府利益其中。其中最能猜到的就是社保基金的投入。把社保基金投入市場絕不是李克強的發明,當年陳良宇就是因為用社保基金賺錢被關到了秦城監獄,美國的社保基金大多數也在市場上。有陳良宇在先,相信這次社保基金的投入是經過常委們投票表決的。這裡的問題是社保基金是何時投入的,是在上證指數的什麼價位投入的。如果是在4000點以上投入的,就可以解釋李克強為什麼使出渾身解數玩命的救市了。

世事如股票,存着且偷生,死者長以矣。對於已經出局的貧下中農們,跟毛委員上井岡山吧(老人家不在了,還有孫子)。對於還沒有出局的弟兄們,堅持就是勝利,要知道在熊市里賺錢才是真本領。至於社保基金,如果是2000點買的,至於那麼急着救市嗎?如果是3500點買的,等六年後習近平退位時,也就基本上心安理得了,如果是5000點買的,李克強總理,準備跳樓吧。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4: 吳迪:霧霾是對中國經濟隱藏的祝福
2014: 7大領域將催生財富神話 準備好了嗎?
2013: 吳迪:索羅斯悍將論中國信貸泡沫
2013: 迷思:與股共舞5
2012: 吳迪:沙特壓低油價包藏的是什麼禍心?
2011: 賺到了吧?休息一下也好!
2011: 憂患意識是中國經濟的最大利益?
2010: love陽光:賺到了吧,再漲還是要分批賣
2010: 內誰,大嘴在麼? 再和你"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