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說了,這次2%的升值,政治意義大於經濟意義.中國政府的心理是,一,調整這一數目,對企業影響
微乎其微,這是因為歐元的相對貶值的對沖效果.二是對現有外匯儲備的保值增值影響不大.三是給美
國一個台階,四是阻截擊炒家.
現在的問題是,匯率如何走.準確預測今後的匯率變化是不可能的,就連中國政府也恐怕不知道一年後
的匯率會是什麼.但筆者還是要試圖作以下預測.
首先來看看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歷史.
早在上世紀60-70年代,人民幣與美元的匯率接近1:1.後來到1:2.5. 這樣的數字沒有太多經濟意義,
因為當時中美沒有直接的經貿往來,間接的貿易額也是極其有限.比較有意義的是到了八十年代,當時
存在價格雙軌制.在匯率上也是價格雙軌.八十年代中期,官方的匯率是1:3.7,黑市是1:7.2左右.當時
國內外匯奇缺,企業要大量進口生產線,權貴階層要使用進口高檔品,老百姓也想買電器結婚,可出口
的東東有限,原油是最大大出口品.在市場需求的壓力下,中國政府採納了洋人的建議,逐漸把匯率從
1:3.7上升到1994年的1:8.28, 中間經歷過1:5.7的過度.94年黑市上,匯率曾超過1:10, 但持續時間
不長.
總體來說,那些匯率的調整,政治考量因素不多.有也是次要的.主要還是經濟層面決定了匯率的調整.
客觀地說,1:8以上的匯率,對人民幣是購買力是嚴重的低估了.但在當時市場確實有這樣的需求.隨着
中國成為世界日用品的加工基地,2000年後的入世貿,外資進入的速度明顯加快,到2003,4年出現井噴
行情,造成了人民幣的升值壓力.這種壓力與其說是來自美國,不如說是人民幣匯率沒有隨經濟變化而
調整,長期累積的結果.換句話說,如果人民幣不緊盯美元,而是與國際大貨幣加權平均來掛鈎且固定不
變,人民幣到現在照樣有升值要求.美國的貿易赤字照樣不會少多少.
說了這些,歸納為一句話,人民幣因其國內購買力與現有匯率嚴重不符,有升值的要求.
那麼,升值多少才合理呢?升到經常項目收支基本平衡.這種收支平衡,是中國相對與全世界各國而言,
而不僅僅只美國.也許有人要說,經常項目是可以人為改變的.如中國到美國採購大豆,飛機等等.是的,如
果這種採購能經常,且使得中美貿易收支基本平衡,那麼,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就符合市場要求.但由於中
國沒有購買那麼多美國產品的需求,換句話說,美國沒有中國需要且願意花錢去買的那些商品.看看美國
的GDP構成結構,2/3以上是第三產業,第三產業的產品是難以出口到中國的.例如,華耳街的交易量大,會
貢獻一部分GDP,但對貿易平衡沒有任何作用.
在貿易平衡的前提下,中國也許對美國還是順差,但對於其他國可能是逆差.也就是說,在世界範圍內,中國
的商品,不再有明顯的價格優勢.要做到這一點,匯率要回到1994年以前的官價,既1:5.7.
那麼,如果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一步到位,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呢?可以預料以上現象:
1.游資瘋狂撤離;
2.中國房地產雪崩;
3.中國外匯儲備大幅縮水,資產一人民幣計大幅蒸發;
4.新的外資在一段時間內不會進入,而已經進入的外資,稍有短線特徵的,都可能撤出;
5.民間資本也會拋售人民幣而買入美元,資金外逃急速;
6.中國經濟在三個月之內就衰退,幾年內無法恢復元氣,嚴重的會話引發社會動盪;
7.人民幣迅速貶值;
這些災難性的後果,相信中國政府完全比我看得清,料得准.所以,那些所謂的著名經濟學家的所說的,
貶值還是一次到位的好,否則,驅逐不了熱錢,不是智力不夠,就是有不可告人的目的.中國政府有一定
的能力對抗熱錢,但卻沒有能力處理巨大的金融災難.
歸納一下,人民幣有升值到5.7的需求,但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絕不會一步到位,那樣,就是俄羅斯的
休克法在中國的翻版.
那麼,可能的情形會是怎樣的呢?
依筆者看來,中國政府不可能一次調整匯率幅度在5%以上,大幅調整的話,上限也是4%.這主要是為了
避免衝擊.至於時機,中國政府自己也不會有時間表.國際政治經濟形式也是在不斷地變化.審時度勢
是中國人祖祖輩輩留下的智慧,喝再多的洋墨水也改變不了着一思維習慣.
在匯率大調整前,中國政府要做艱巨的準備工作.例如,調整所持外匯幣種,改革銀行體制等.最後,大膽地
對匯率作一下預測:在兩年之內,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可能會靠近1:7. 當燃,預測的前提是世界沒有發生
重大的,波及全球的事件,如台海戰爭等,美元對歐元,日元沒有大幅走低.
這裡的分析與預測,沒有理論和數據依據,全憑觀測和感知,象筆者在2002年秋預測美國股市見低和2003年
6月準確地預測美元將大幅貶值一樣.
如果您依據我的預測行事,發財了,恭喜,損失了,罵幾句就行了,別找我算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