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股民甲遠古的風
萬維讀者網 > 股市財經 > 帖子
亞馬遜“中國之旅”的結束,讓我想到了不溫不火的海外巨頭∶領英
送交者: kaifanla123 2019年04月20日08:13:31 於 [股市財經] 發送悄悄話

亞馬遜“中國之旅”的結束,讓我想到了另一個在中國不溫不火的海外巨頭∶領英。

2014 年,全球用戶突破 3 億的領英闖入中國,試圖複製在歐美市場的成功。

其實相比其他“固執己見”的跨國互聯網公司,領英在本土化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在 2015 年 7 月推出針對國內市場的職場社交 App‘赤兔’。

遺憾的是,‘赤兔’不僅要在微信和 QQ 兩大社交巨頭的夾縫中求生存,即使在職場社交方面,也輸給了更匹配國內用戶需求,且早在 2013 年就上線的‘脈脈’。

2017 年 6 月 23 日,曾力推‘赤兔’的領英中國總裁沈博陽辭職離開,宣告著‘赤兔’被放棄,領英重新把中心放到領英 App 上美國紅金偉哥
沈博陽沈博陽

但是,作為一款招聘產品,領英的處境一直很尷尬,因為英文太多導致的“門檻高”讓大量 C 端用戶望而卻步,也吸引不了想招人的企業 B 端,最後陷入了“惡性循環”。

可以說發展到現在,領英中國最大的優勢就是提供“全球化招聘解決方案”,但是有這樣需求的大廠畢竟是少數。對於高端用戶來說,如果不是有找外企工作的需求,也自有獵頭敲門,不需要勞駕領英。

不過話說回來保羅V8,雖然領英 App 在國內混得不咋樣,但是微信公眾號還是相當厲害的,時不時就能在新榜奪得職場類的榜首。

Uber

2013 年,Uber 進軍中國。當時的 Uber,已經是美國排名第一的獨角獸公司。

當時國內的“網約車”市場還在起步階段,湧現出快的、滴滴、易到打車等平台。為了避開與本土平台的正面競爭,Uber 選擇用豪車來打高端市場。

很快,Uber 發現了問題∶豪車太少,高端市場太局限。

被逼無奈的 Uber 只能降價進入中端市場,與本土平台“正面剛”。而那時,阿里投資的快的和騰訊領投的滴滴正在進行“補貼大戰”。Uber 只好“適應國情”,加入補貼戰。

其實,Uber 在國外市場也是有補貼機制的,但是補貼力度比國內小多了。一段時間過後,也會取消補貼。Uber 發現,“補貼”在中國就是個無底洞,取消補貼根本行不通。因為,國內市場跟國外有兩大不同。

一是,在不考慮補貼的情況下,Uber 中國的費用遠高於普通打車。如果把補貼去掉,首先“薅不了羊毛”的車主們可能離開。失去供給端,Uber 的共享經濟模式就玩不轉了。如果既想要拴住供給端又不想給補貼,那就只能提價了。一旦提價,跟普通打車的差價就更大了,消費者怎麽還會買賬呢?

二是,國內的競爭模式跟國外不太一樣,用知乎用戶@劉易傑的話來說就是持久液,在每個垂直領域上燒錢互撕,但求活到一家獨大,然後贏者通吃。

所以,一旦 Uber 提價,競爭對手並不會跟著提價,而是趁此機會趕緊壓低 Uber 的市場份額。沒辦法,Uber 只能一直燒錢,一直燒錢......

2015 年 4 月,滴滴和快的宣布合併,新公司占據了行業 87% 的份額,Uber 更加難以匹敵。

2016年,Uber 的投資人看到 Uber 中國燒錢實在太厲害了(3 年燒了 20 億),最終出面推動滴滴和 Uber 的合併。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7: 如何做到購買分紅保險和購買房產兩不誤
2017: 馬云:我本來想和王健林賭一塊錢,結果
2016: 聯想公司轉型金融的機會和困境
2016: 經濟規律保證海島的國家利益
2015: 美國股市/ 道瓊斯指數1-4波段 21-4-201
2015: 廣東自貿區有啥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