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股民甲遠古的風
萬維讀者網 > 股市財經 > 帖子
胡曉煉操盤 中國成第一大外匯儲備國
送交者: 小談 2006年03月30日23:11:40 於 [股市財經] 發送悄悄話

  近日,有報道稱,截至2006年2月底,我國外匯儲備已達8537億美元,比日本同期外匯儲備多30億美元。儘管按照慣例,第一季度外匯數字將於4月中旬發布,但業界卻對這一消息持普遍認同態度。早在去年年底,有經濟學家就曾指出,我國將在今年第一季度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一大外匯儲備國。面對中國持續膨脹的巨額外匯儲備,全球財經金融界都把眼光聚焦在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胡曉煉身上。胡曉煉在就任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一職整一年的時間裡,面對我國外匯儲備持續高速增長的態勢,深刻體驗着當初就職時自己所說的“這是一份富有挑戰的工作”的豐富內涵。
  胡曉煉的工作經歷比較簡單。研究生畢業後便進入國家外匯管理局,一干就是20年。在外匯管理局工作的20多年時間裡,胡曉煉的筆,似乎只寫外匯管理,胡曉煉的性格通常被人評價為“沉着”、“鎮靜”。
  “她有着深厚的理論與實踐基礎,外匯局局長的工作對她來說應該是駕輕就熟。”胡曉煉的老師、原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長甘培根,坦言對這位女學生了解不多,但他印象中的胡曉煉是沉着、鎮靜且非常有能力的。
  ◆深情的回憶
  1981年秋,北京海淀區五道口東升公社尚未啟用的一個衛生院,幾棟再簡陋不過的小樓里,人民銀行研究生部正式成立。1982年3月,胡曉煉成為81級中的一位。共同學習3年,首批18名學員畢業後,由於具有紮實廣厚的學術功底,幾乎所有的人都進入了金融機構。而在這一級學員中,更是出現了現任央行副行長吳曉靈、外管局副局長魏本華等金融界重量級人物。而“五道口”也在20多年後的今天,被譽為中國金融界的“黃埔軍校”。
  當時年僅23歲的胡曉煉是全班年齡最小的一個,與其他同學相比,少了上山下鄉的複雜社會經歷,謙虛而有些內向,並不算搶眼。1985年畢業後,她直接進入外管局工作,直至2004年8月升任央行行長助理之前,在外管局工作將近20年而沒有離開過。
  1997年,在回憶五道口而寫下的短文中,胡曉煉提到:“我不敢苟同關於五道口學位是通向成功的通行證的說法。每一個從五道口畢業的同學能否在事業上取得成功不單單靠頭頂上五道口的光環,紮實廣厚的學識、謙虛誠懇的為人、幹練務實的作風、堅忍不拔的精神等等,都是成功必不可少的要素。”“我們當年畢業的時候想法很單純,那是一個理想主義盛行的年代,每個人都懷着創業的衝動和對國家整體發展的責任感。”在這篇深情回憶研究生時代的文章里,胡曉煉5次提到“創業”這個詞。2005年3月28日,時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助理的胡曉煉再一次迎來了創業機遇,出任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黨組書記。一直在外匯管理陣營中深耕,胡曉煉對走馬上任新職只有一句相當簡單的評語:“這是一份富有挑戰的工作。”  
  ◆外匯管理高手
  “她外表斯文,話很少,即便是做報告,也言簡意賅。”曾與胡曉煉打過交道的一位央行中層這樣形容她。
  “學者型官員”、“外管能手”、“低調而不失改革意識”,這些都是外界對於胡曉煉的評價。
  胡曉煉幾乎有外管局內部所有主要部門的工作經歷,從政策研究到政策制定,以及外匯儲備具體管理,無一不涉。胡曉煉擁有多年的外匯管理經驗。作為長期任職外管局的學者型官員,胡曉煉對外匯儲備運用、人民幣資本項目開放、外匯市場建設方面等問題均有不俗見解。
  2004年5月,時任外管局副局長的胡曉煉在一次匯率體制高級研討會上表示,與國際上成熟發達的外匯市場相比,中國外匯市場發展尚不充分,突出表現在外匯市場深度和廣度有限,市場功能未能充分發揮。
  對於外匯市場建設,胡認為,要放寬市場准入限制,增加市場交易主體,允許有實力的銀行為市場提供充足的流動性,培育外匯經紀人、外匯交易所等市場中介機構,建立有效的電子化監管系統,加強市場信息披露機制。她建議,大力進行產品創新,在銀行間外匯市場開辦外幣間交易,擴大銀行遠期結售匯業務,研究人民幣對外幣的期貨、期權等衍生品交易。
  而從2004年5月起,胡提出的這些建議已經在逐步實施。
  上任外管局局長伊始,正值國際投機熱錢湧入、人民幣升值壓力和外匯儲備餘額持續攀升,膠着在一起。這些顯性的問題背後,是外匯管理體制改革的迫切需要。為此周小川寄望胡曉煉:加快外匯管理體制改革,在國家整體的改革開放中不拖後腿。胡曉煉未負重託,上任4個月後,由她操刀的人民幣匯率改革方案出台,好評如潮。
   ◆挑戰8000多億美元
  今年1月15日,央行再度刷新了中國外匯儲備額的歷史新高,達8189億美元,中國外匯儲備冠蓋世界已成預料中事。
  面對中國持續膨脹的巨額外匯儲備,全球財經金融界都把眼光聚焦在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胡曉煉身上,希望從她的隻言片語中看到風雲際會的點滴暗示。
  胡曉煉作為這筆仍然在膨脹之財富的“首席執行官”,卻是喜憂參半,喜的是家有餘糧心無憂,在防範國際金融風險和穩定國民經濟方面可以做到遊刃有餘;憂的是持續增長的外匯儲備,其管理風險和難度也水漲船高,管好用好並不容易。
  市場普遍認為當前的外匯儲備餘額已經過於龐大,不過胡曉煉並無此憂。具有20多年外匯管理實務的胡曉煉認為外儲多多益善。
  目前外匯儲備中的貨幣和資產結構問題更為引人注目。中國早就開始對美元資產溫和減持。胡曉煉表示,實現外匯貨幣多元化將是一個持續長期的過程,也是一個艱難的過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stake-holder,中國將不僅只是一個成員,它將會和我們一起維護促使中國獲得成功的國際體系。”這既是美國所期望的,也是中國想實現的。也許一如胡曉煉的個人風格,外匯資產結構調整更可能是一個潤物細無聲的過程,至於具體路徑,一如匯率改革方案,任何猜測都不足為憑。
  對中國外匯儲備投資渠道,胡曉煉明確了一個方向,“外匯儲備不能用於投機炒作,不能把操作的重點放在從匯率短期波動中牟利,這樣就會增加巨大的風險”。在此前提下,將加快“取消境外投資用匯額度限制,加大對境外投資企業的政策支持力度”。
  如果將這一思路與中國在全球經濟一體化中的戰略定位結合在一起,胡曉煉手中的8000多億美元外匯,已經不只是一個微觀的收益問題,而是在提升中國企業參與國際市場競爭能力的動機下,實現中國經濟實力提升的更大收益,這顯然更加高瞻遠矚。
  個人資料:1958年生,1984年畢業於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研究生部,獲碩士學位。1984年12月,到國家外匯管理局工作,歷任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主任,政策法規司副司長,儲備管理司副司長、司長;1999年7月,任國家外匯管理局黨組成員;2001年3月,任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2004年7月,任中國人民銀行黨委委員、行長助理;2005年4月任中國人民銀行黨委委員、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2005年8月,任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
  人民網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