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股民甲遠古的風
萬維讀者網 > 股市財經 > 帖子
英國債務將依賴商業銀行和英鎊貶值的救贖(1)
送交者: thenewsangle 2009年07月22日06:24:29 於 [股市財經] 發送悄悄話
http://www.thenewsangle.com/Knowledges/2009/0703/article_211.html

時間:2009-07-03 12:29:25 | 作者:Young Liu | 來源: The News Angle金融資訊

哈佛教授Niall  Ferguson認為英鎊有三分之一的機會在未來面臨一輪新的貨幣危機,而英國政府提高稅收,減少公共支出的可能則是100%。就如您可能並非是唯一盼望 布朗政府下台的人一樣,Ferguson教授也並非對英國財政問題擔心的唯一公眾人物。 實際上,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在五月份就已對英國債務問題提出尖銳的質疑。標準普爾認為英國政府為拯救英國銀行所付出的費用將超過1000億英鎊,加上財政刺 激政策的開支和經濟危機時期稅收收入的減少,英國在2013年(算比較樂觀的估計,我個人認為2011年就有可能)將面臨占其GDP100%的總債務。

標 准普爾同時將英國經濟前景降級至負面。這使得英國成為18個主權債務評級為AAA的國家中,唯一一個擁有“負面經濟前景”評級的特例。負面的經濟前景是讓 人擔憂的,因為財政的混亂並不直接導致債務的違約。在二戰年代,英國國家財政出現過超過GDP200%以上的債務額度但沒有引起過違約。但負面的經濟前景 則可能導致政府需為更多銀行損失買單。同時灰暗的經濟預期將進一步引發“增加的財政刺激開支和萎縮的稅收收入” 之間的矛盾。現在看來,英國政府原有的兩個主要稅收來源:金融業和房產方面的收入實際上已大大減少。

英國主權債務的信貸違約互換價格(一 種針對國債違約的保險)自去年6月以來已經上漲了580%。 但這並不讓我對英國國債的違約抱有過多的憂心,事實上,在近期,國債產品正在變得熱門(不知道讀者了解了我接下來要寫的內容後,是否還會踴躍的購買英國國 債?)。相對來講,我對英國政府的債務發行有更多的擔憂。

個人認為英國政府會需要為解決其債務發行和債務支付問題採取3個措施:

1. 引入商業銀行直接購買國債。英國金管局(FSA)目前關於新增流動性的規定,就規定了英國各商業銀行購買國債的義務。按照目前英國國債持有者的結構來看, 英國商業銀行的持有率最低,不到6%。這個比率在德國和日本均達到了30%以上,連美國商業銀行也都有10%。所以英國商業銀行有“潛力”可挖掘,何況英 國政府還有特殊時期發行強制性公債的行政權利。

2.通過商業銀行承購包銷。英國國債一般是以拍賣形式發行的,但4月份30年期國債的拍賣 發行遇到了10年未遇的配售不足,而導致該拍賣失敗。後來只能讓英格蘭銀行購買了未配售部分。該教訓使得英國債務管理局在過去兩個月中主要發行的都是流動 性和易賣的中短期債卷。長期來說,這種做法會造成債務期限結構不均。所以以承購包銷的形式來進行一部分發行是不錯的選擇。承購包銷一般由商業銀行與金融機 構構成承銷團,通過發行體直接決定發行價格或收益率。承銷團體按條件簽定承銷合同,各成員各自分攤一定份額向市場銷售。在6月份,英國債務管理局就採用了 此方式拍賣了50億英鎊的25年期國債(2034年9月到期)。

3.放手讓英鎊貶值。 這是一個眾所周知的“秘密”(---飄柔洗髮水廣告語),在08年-09年初英鎊匯率放量下跌之時,英國政府就表明了其在此話題上的態度:樂得其所。但這 嚴重打擊了不少海外投資者的積極性,畢竟海外投資者目前持有35%的英國債務!貨幣的貶值其實在本質上與違約類似,畢竟在貨幣貶值時,對於海外投資者來 說,回報都跟着匯率一起縮水。待續……




本文為《英中時報》新視野金融資訊專欄稿件,見《英中時報》‘財經論見’

英中時報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8: sell on rumors, buy on news?
2008: NASDAQ 跌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