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 林
歐洲金融市場持續波動,新興國家對歐洲實施金融干預的可能性越來越大。早些時候,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呼籲巴西、俄羅斯、中國和印度等撥出200億歐元幫助希臘等歐元區國家。作為回應,巴西財政部長曼特加日前建議金磚五國提供至少100億美元,幫助歐洲緩解債務危機。
雖然我們不知道今天(22日)在華盛頓召開的金磚五國財長會議對援助歐洲是否能達成共識,但從俄、南、印的初步反映來看,並不樂觀。對巴西財長的建議,俄羅斯財政部長謝德林說,俄羅斯可以有條件地考慮幫助歐盟國家;南非財長戈登表示,他的國家沒有足夠的資金購買歐洲債券。
印度的態度更不同尋常。印度財政部負責經濟事務的秘書高普蘭表示,“這個想法是巴西財長拋給我們的。”其實,印度雖然擔心希臘和葡萄牙可能出現債務違約,從而引發像雷曼兄弟公司破產那樣嚴重的危機,但是,印度的關注點在於通過IMF來強化全球金融安全網,而不是依靠金磚五國出多少資金來解決歐元區危機。說穿了,印度是不願“出血”。
預計金磚國家可能會鼓動中國帶頭幫助歐洲。中國外匯儲備達3萬多億美元,幾乎是巴西、俄羅斯和印度外匯儲備總和的3倍。如果中國帶頭這樣做,將承擔絕大部分風險,且讓其他金磚成員受益。在他們看來,只有中國才能提供那麼大規模的援助,通過提供貸款額度而不是購買債券來幫助處於危機中的歐元區國家。
不過,中國有自己的盤算。作為一個條件,中國希望在購買歐洲債券的同時,換取歐洲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因為得到歐洲的承認,他們將解除對中國高科技產品出口等限制。而歐盟官員則表示,市場經濟地位的許多標準中國都達不到,歐洲不太可能在2016年前提早給予中國這一待遇。看來,中國與歐洲還有許多分歧,要想中國大規模購買歐債並不現實。
英國《金融時報》的分析認為,歐洲危機和金磚五國利益攸關。歐洲是新興市場的重要出口地,因此歐洲經濟興衰與新興市場休戚相關。此外,近年來新興市場從發達國家吸引了巨額投資資本,歐洲若出現混亂不堪的債務問題,受驚的投資者可能會突然撤回資金,從而引發部分金磚國家貨幣和石油、鐵礦石價格暴跌。
問題是,歐洲經濟如今已是千瘡百孔,僅憑金磚五國之力,很難幫助歐洲擺脫困境。坦白地說,當歐洲國家自己的企業在高工資和高稅收的重負下搖搖欲墜時,難道能指望金磚五國企業來歐洲創造就業?當眾多歐洲國家製造業傾向於在金磚國家生產產品之時,歐洲難道還能指望出口增長嗎?
一些觀察家甚至將歐洲這場危機當成是世界新秩序的分水嶺,認為歐洲從此將一蹶不振,世界秩序將重新洗牌,中國等新興國家將脫穎而出。中國擁有3萬多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在全球首屈一指,金磚五國有理由成為全球重量級的玩家。這個新玩家,不僅可以確定世界經濟的氣候,而且對政治方面的決策也可能產生影響。
當然,外界也許誇大了金磚五國的作用。如今,雖然以發展中國家為主的金磚五國十分活躍,也發表了大量的宣言、聲明或公報,但效果明顯的實質性合作還比較少見,有時甚至陷入爭吵,讓美國、歐洲坐收漁利。進一步推斷,金磚五國仍是一盤散沙,並且短期內難以大有作為,更不用說去拯救歐洲了。
實際上,不管是過去的金磚四國也好,還是現在的金磚五國也好,其實都是各自為政。俄羅斯、巴西是依靠賣石油、天然氣和鐵礦石,中國是最大買家,他們的發展主要得意於中國的工業化進程。南非也差不多,它帶領非洲國家賣鐵礦石、石油給中國。而印度現在的狀況類似於中國改革開放早期,除了信息產業好一點外,其他產業的發展存在不可持續性。
在歐洲處於危機時,包括金磚國家在內的許多國家都建議中國伸出援手,購買更多歐債。然而,這有違中國公眾的意願。花費被許多人視為百姓“血汗錢”的外匯儲備,用來緩解僅僅幾代人之前還企圖殖民中國的歐洲人,這個建議是荒唐的。即然巴西願意幫助歐洲,就讓他們干去吧,中國就別再摻和了。中國還是動用外儲辦好自己的事,讓自己的國民真正富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