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您理解正在發生的世界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
之二:貨幣(Money)和信貸(Credit)的區別
另外唯一的重要的、必須指出的是,消費可以有兩種支付形式:現金/貨幣(Money)和信貸(Credit)。例如,當你去商店買東西,你可以用信用卡或現金支付。如果你用信用卡付款,你就在不知不覺中幫忙生成了新的信貸。信貸是一種義務,就是承諾日後再償還資金。如果你直接用現金支付了,就不會有這種日後再償還資金的義務。(理解現金和信貸的區別非常重要 -- 譯者注。)
簡言之,經濟體內存在着很多不同類型的市場,不同類型的買方和賣方,和不同的支付方式。為簡單起見,讓我們將把他們歸類、總結經濟任何運作。基本上是這樣的:
一、所有經濟活動的波動,和所有金融市場價格的波動,都是源於總資金額(Total $,現金和信貸的總和)的波動和總銷售量(Total Q)的波動。通常來說,總資金額(Total $)的波動比總銷售量(Total Q)的波動對經濟活動波動和價格波動造成的影響大得多。這是因為沒有什麼比改變總資金額(Total $,現金和信貸的總和)的供應量更容易的事(讀起來很彆扭,意思是說沒什麼比印鈔來得容易。譯者注。)。
二、為簡單起見,讓我們將買家簡單歸類。買家可以來自:
1)、私營部門。私營部門由“家庭”和國內外企業組成。
2)、政府部門。政府部門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
1)、聯邦政府。聯邦政府花錢買產品和服務。
2)、央行(The Federal Reserve, 譯者注)。央行是唯一一個可以印錢(印鈔)的部門。央行所印的錢絕大部分都會花在購買金融資產上。
因為印錢和擴張信貸(或者反過來回收貨幣、緊縮信貸),以及由此帶來的對商品的需求增加(或減少),要比(勞心費力地)生產商品、提供服務和創造投資產品容易得多,所以就導致了經濟周期和價格周期。
資本主義體系
如前所述,經濟活動中買家和賣家可以用貨幣或信貸來買賣商品、服務、和金融資產。在資本主義制度下,這種交易是通過買家和賣家在“自由市場”上根據自己的利益自願發生的。金融資產的生成和購買(即貸款和投資)被稱之為“資本形成(capital formation,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慨念。譯者注)”。之所以會有“資本形成”,是因為這些金融資產的買賣雙方都相信該交易是對他們有好處。那些有能力提供錢和信貸的人將錢和信貸借給求借者以期求借者承諾給他們更多的回報。因此,“資本形成”的過程要求有很多有能力提供資本的人(投資者和放貸者)願意提供資本給很多有能力連本帶利償還更多資本的借貸者。央行控制着貨幣(money)的發行量和流通量。雖然信貸的生成受央行政策的影響(主要通過利率來影響,譯者注),但信貸(credit)的總量可以任意生成(要多少有多少,只要買賣雙方自願以信貸成交就行)。當生成的信貸遠超過能償還的能力時,泡沫(Bubble)就產生了;當泡沫破滅時就產生蕭條。(理解貨幣money和信貸credit不同的生成機制至關重要。貨幣由央行控製發行,信貸由市場控制生成。信貸總量比貨幣總量大得多。譯者注。)
當資本緊縮發生時,經濟就會出現收縮,表現為沒有足夠的錢和(或)信貸去購買商品、服務和金融資產。通常這種收縮由兩個原因造成:這就是俗稱的經濟衰退(這是短期債務周期內的信貸緊縮)和經濟蕭條(這是在去槓桿化過程中的信貸緊縮)。大家或多或少都經歷過頻繁發生的經濟衰退(Recession),所以對其很了解;而經濟蕭條(Depression)和去槓桿化過程因為很少碰到,所以大家對其知之甚少。
(Deleveraging 乃我最恨的一個經濟學名詞,很難翻譯成通俗易懂的漢語名詞。翻
譯成“去槓桿化”讀起來我都想哭。有高手請賜教,多謝了。譯者注。)
( 待續 )
<<世界經濟是如何運作的 -- 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