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三年50%中國企業將被消滅 |
送交者: 言非心 2013年01月22日23:30:11 於 [股市財經] 發送悄悄話 |
未來三年50%中國企業將被消滅 中國放棄了最後一次主動調整機會?
張庭賓 “世界工廠”正離中國漸行漸遠。 1月16日,商務部公布,2012年中國國外直接投資(FDI)金額同比下降3.7%,三年來尚屬首次。其中製造業同比下降4.5%,超過服務業下降的2.6%;而全國新批設立外商投資企業24925家,同比下降10.1%。 這並非是外資第一次轉換對中國投資的看法。2011年3月,在日本大地震後,埃森哲曾對287家跨國製造企業(總部大多在美國)高管做出調查,有61%的人表示:近期曾考慮通過將製造和供應部門遷移至本國或“近岸”地點,使供應地和需求地更緊密地配合。 而一份來自于波士頓諮詢公司的報告也給出了如下結論:在未來五年中,對於多數銷往北美市場的商品而言,相比美國部分地區,在中國沿海城市建廠只能減少10%到15%的生產總成本,運輸和存貨成本是最主要改變因素。而一份來自普華永道的報告觀點是:東南亞正成為中國製造的有力競爭者。 這其實已經不是預警,而是已經開始的事實。通用電氣、科特彼勒、福特汽車、科爾曼和NCR等已經將其部分製造回流美洲。而阿迪達斯則在2012年底關閉了在中國的最後一家工廠,將製造全部轉移到東南亞,而類似的中低端製造業的跨國企業還包括耐克、愛世克斯、LaPerla等等。 為什麼十多年前蜂擁進中國的跨國公司,如今像候鳥一樣飛回美國,或遷徙它地哪?這是一個暫時的現象,還是未來十年的趨勢呢? 本人認為是後者,2001年5月,本人曾撰寫《當寶潔紀元不可抗拒地到來》一文判斷:當中國按照美國的標準加入WTO後,中國將成為世界工廠,跨國公司將成為中國大多數產業鏈的控制者。其後5年,這兩個判斷已成為公認的事實。 中國在當時之所以遭遇世界工廠機遇,有着特定的條件:1,隨着前蘇聯解體和中國改革開放,國際政治壁壘大幅下降;2,中國未受到亞洲金融危機的衝擊,工業基礎良好;3,因特網的推廣、ERP和SCM等信息管理工具的廣泛使用,擴大了跨國公司的有效管理半徑;4,國際石油價格低廉,每桶僅在20美元,加之超級巨輪的普及,使國際海運很廉價;5,美國和西方勞動力和環境價格昂貴,中國勞動力極為便宜和充沛,資源和環境極為廉價,勞動保障可以忽略不計;6,中國給予外資以超國民待遇,享受土地稅收優惠,等於變相從中國企業向外企輸送利益;7,中國人民幣便宜……這使得將製造業轉移到中國,便為西方資本家創造了更豐厚利益的新空間。 世界工廠給中國帶來了十年的經濟繁榮,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勞動保障和資源環境災難。美國的大量就業崗位的外流,造成了美國消費下降,成為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的重要誘因之一。 奧巴馬政府上任後,明確將再工業化作為美國復興戰略的核心內容。從2009年到2012年,美國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和法案,其先後推出了《美國製造業振興法案》、 《重振美國製造業框架》、 《清潔能源與安全法案》、 《“先進製造業夥伴”計劃》和《先進製造業國家戰略計劃》等一系列法案, 實行“五年出口倍增計劃”、“內保就業促進倡議”等多項政策來幫助美國製造業復興,並且對海外生產遷返回國的公司予以稅收優惠刺激、對沒有遷返回國的公司徵收懲罰性稅收等,希望提振本土製造業。 與此同時,中國的製造業利潤空間被不斷壓縮:1,自2005年7月迄今,人民幣對美元大幅升值約35%;2,土地價格大幅上漲,進而推動勞動力價格大幅上漲,中國工人與美國工人工資之比已經由當年的3%提高到今天的17%;3,石油價格已經由每桶20美元上漲到今天100美元上下,海運成本大幅攀升,其它原材料價格也大幅攀升,銅由2000年初每噸約2000美元左右上漲到近期約8000美元;4,中國環境和勞工保護成本也在增加;5,隨着政府規模和投資不斷膨脹,各種稅費也不斷攀升,現在工業化大國中,僅次於法國位列第二(當然中國的社會公共福利遠不如法國)。 對於跨國公司而言,在中國超國民待遇被取消,而美國給出了新的政策優惠,以及美國超低的資金成本,和全球最低的石油天然氣價格(石油比歐洲約便宜20美元,天然氣是歐洲的1/5,中國的1/7),再考慮運輸成本的減少,從而匯聚成強大的回流動力。 在美國已經將中國列為其首要的政治軍事和經濟對手的情況下,即使是中低端製造業,美國也更願意把市場留給東南亞國家,這就是美國推動TPP(環太平洋自由貿易夥伴關係)的動機,這個組織是將中國排斥在外的。而如今的中國比越南、印尼等國家並不具備成本優勢。 本質而言,世界產業鏈正發生一次新的重大變遷,這對中國本土資本企業將是一次額外痛苦的變化,就像當年遇到世界工廠的額外驚喜一樣。 在世界工廠 時代,澳大利亞的鐵礦石運到中國,加工成鋼鐵,生產冰箱運到美國銷售;而未來,澳大利亞的鐵礦石將直接運到墨西哥煉鋼,生產冰箱銷售到美國。這個變遷就是 全球產業鏈一體化轉變為區域化,原來中國這棵枝繁葉茂的“世界工廠”參天大樹,將被刪繁就簡,規模更小但產業鏈更高效,阿里巴巴正是由此乘勢而起;其中也 蘊藏着中國本土優勢企業從跨國公司手中重奪回市場控制權的可能,加多寶和小米手機正在嘗試。 未來3-5年,不僅僅是世界工廠的機遇發生逆轉;也是2005年7月由人民幣升值所引發的國際熱錢投機中國大潮流的逆轉期;也是官僚外資既得利益不斷擴張後,逼迫到公眾國人承受力底線,即將發生逆轉的時期;也是中美兩國競爭最激烈的時期。因此,未來中國3-5年的挑戰將是改革開放30年來前所未有的,甚至是建國60年來最嚴峻的。 在筆者看來,城鎮化是繼四萬億救市、穩增長之後,中國放棄了最後一次主動調整的機會,未來3-5年的我們只能被迫地接受硬着陸而帶來的調整,這種置之死地而後生的調整將是全方位的,不僅是經濟金融的,還將是社會和政治的。 這將意味着這個冬天之冷之長將超過大多數企業家的想象。本人估計,只有少量有準備的工商企業(約占10-20%,備有充沛的現金流,具備期貨對沖保值能力)能夠變危機為契機,變得更加強大;20-30%的企業在嚴冬中勉強生存下來,而後慢慢復甦發展;而不少於50%的企業將茫然無措,眼睜睜地看着在世界工廠時代積累的財富一點點被耗干,而最終難逃被淘汰的命運。 對於中國,這未必是壞事,這恰恰是經濟機構調整的目標。但是對於企業家的命運來說,則將是天堂地獄之別,中國的企業家們必須抓住最後的時機,做壞的打算,向最好的結果努力,進行針對性的準備,以免成為犧牲品。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11: | 請問各位達人知道“史考特證券”嗎?可 | |
2010: | 豐溪河:誰該為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負責 | |
2010: | 申時行:(社論)誰的不幸?評上海人谷 | |
2009: | 15 points gain since ou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