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中国之旅”的结束,让我想到了另一个在中国不温不火的海外巨头∶领英。
2014 年,全球用户突破 3 亿的领英闯入中国,试图复制在欧美市场的成功。
其实相比其他“固执己见”的跨国互联网公司,领英在本土化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在 2015 年 7 月推出针对国内市场的职场社交 App‘赤兔’。
遗憾的是,‘赤兔’不仅要在微信和 QQ 两大社交巨头的夹缝中求生存,即使在职场社交方面,也输给了更匹配国内用户需求,且早在 2013 年就上线的‘脉脉’。
2017 年 6 月 23 日,曾力推‘赤兔’的领英中国总裁沈博阳辞职离开,宣告著‘赤兔’被放弃,领英重新把中心放到领英 App 上美国红金伟哥。
沈博阳沈博阳
但是,作为一款招聘产品,领英的处境一直很尴尬,因为英文太多导致的“门槛高”让大量 C 端用户望而却步,也吸引不了想招人的企业 B 端,最後陷入了“恶性循环”。
可以说发展到现在,领英中国最大的优势就是提供“全球化招聘解决方案”,但是有这样需求的大厂毕竟是少数。对於高端用户来说,如果不是有找外企工作的需求,也自有猎头敲门,不需要劳驾领英。
不过话说回来保罗V8,虽然领英 App 在国内混得不咋样,但是微信公众号还是相当厉害的,时不时就能在新榜夺得职场类的榜首。
Uber
2013 年,Uber 进军中国。当时的 Uber,已经是美国排名第一的独角兽公司。
当时国内的“网约车”市场还在起步阶段,涌现出快的、滴滴、易到打车等平台。为了避开与本土平台的正面竞争,Uber 选择用豪车来打高端市场。
很快,Uber 发现了问题∶豪车太少,高端市场太局限。
被逼无奈的 Uber 只能降价进入中端市场,与本土平台“正面刚”。而那时,阿里投资的快的和腾讯领投的滴滴正在进行“补贴大战”。Uber 只好“适应国情”,加入补贴战。
其实,Uber 在国外市场也是有补贴机制的,但是补贴力度比国内小多了。一段时间过後,也会取消补贴。Uber 发现,“补贴”在中国就是个无底洞,取消补贴根本行不通。因为,国内市场跟国外有两大不同。
一是,在不考虑补贴的情况下,Uber 中国的费用远高於普通打车。如果把补贴去掉,首先“薅不了羊毛”的车主们可能离开。失去供给端,Uber 的共享经济模式就玩不转了。如果既想要拴住供给端又不想给补贴,那就只能提价了。一旦提价,跟普通打车的差价就更大了,消费者怎麽还会买账呢?
二是,国内的竞争模式跟国外不太一样,用知乎用户@刘易杰的话来说就是持久液,在每个垂直领域上烧钱互撕,但求活到一家独大,然後赢者通吃。
所以,一旦 Uber 提价,竞争对手并不会跟著提价,而是趁此机会赶紧压低 Uber 的市场份额。没办法,Uber 只能一直烧钱,一直烧钱......
2015 年 4 月,滴滴和快的宣布合并,新公司占据了行业 87% 的份额,Uber 更加难以匹敌。
2016年,Uber 的投资人看到 Uber 中国烧钱实在太厉害了(3 年烧了 20 亿),最终出面推动滴滴和 Uber 的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