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02 花儿街 路演中
如何在中国实现资产保值增值?这个问题似乎有个永远的大备胎,他的名字叫一线城市房产。
在中国,炒股就像去夜店high,碰见渣男的概率高。买房,特别是在一线城市买房,就像一个安静的暖男。随时在你受伤后,给一个温暖的怀抱。
即使这段时间经济学家们都在喊“凡是靠地产拉动的经济都会遭遇崩盘”,也不会忘了在注角处补上一句——在人民币购买力不可遏制下降的复杂格局下,要把购买力配置到中国一线城市,一线城市将成为中国经济的最后一个安全点;或者“房地产如果出问题,一线城市不是房产商避风港”。
反正就像貔貅只进不出一,一线城市房产,只涨不跌。秉持这一信仰的逻辑是∶一线城市人口密集,外来人口和土豪们共同托举房价,一线城市教育、医疗资源丰富。
可是,早在几年前,一线城市高企的生活成本就驱使外来人口告别北上 ;优质的教育与医疗资源,并不能撑起一个城市的房价;土豪们在托起了温哥华的房价后,现在已经跑到柏林去买房了。
反正同人口密集,同由于奥运会经历过房价暴涨,同汇集优厚的资源,同经历人口涌入的东京,在日本1990年代的经济危机中,未能幸免于房价的大崩盘。
核爆前的东京
曾保持过GDP双位数增长的日本经济,在经历了“土地神话”的破灭,中小银行的破产,证券丑闻的暴露后,是如何陷入衰退的;而曾经被奉为“东京房价永不跌”的东京房价,又是怎崩盘的?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保持每年10%的高速经济增长,在短短20年间从一个农业经济小国转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和汽车出口国。
1964年东京奥运会,1966年大阪世博会,日本向全世界展示了从战败阴影中复兴的国家形象。
为了迎接东京奥运会,日本修建了一系列交通基础设施,兴建了城市。这些大规模的建设带动了日本房地产行业的劲发展。当时,东京被认为是全球最有活力的国际大都会。1969年,未来学家赫曼·卡恩在《即将出现的超级国》一书中预测,日本将在2000年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然而,还未等到验证预言的那一天,日本就从繁的天堂跌入危机的深渊中。1990年,日本股市、楼市泡沫相继破灭,日本经济从此一蹶不振,进入“失去的二十年”。
今天, 论是日本普通民众,还是庙堂高官,都希望借助再次举办2020奥运会的契机,提振日本经济。日本政府计划将东京作为经济增长特区,进行大规模的再开发。公共设施投资、政策放宽、税收制度改革等等计划都已经开始实行。
外国资本也已经蠢蠢欲动。一批主权财富基金正在涌向日本房地产市场。卡塔刚刚买下了一系列保龄球馆;阿塞拜疆接近买下银座的蒂凡尼大楼,而新加坡正准备买下东京西南部婚场馆Meguro Gajoen┅┅
历经了20年的低迷之后,日本的房地产市场似乎重现曙光。此时,回顾那场发生在20世纪末的房地产泡沫危机,或许有助于日本不再重蹈覆辙。
奥林匹克景气
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被认为是历史上最成功的奥运会之一。日本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借助奥运会带动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
在筹备东京奥运会期间,日本政府正在进行收入倍增与国民经济高速增长计划。以此为契机,东京和日本全国各地都大兴土木,建设了一批交通基础设施。
其中,令日本人颇为自豪的新干线高速铁路系统就是修建于此时。1964年10月1日东京奥运前夕,连结东京与新大阪之间的东海道新干线开始通车运营,这是世界第一条投入商业营运的高速铁路系统。
有数显示,日本对东京奥运会所有相关事业的总投入高达1兆日元。按照当时的汇率计算,约为30亿美元。这创造当时奥运会历史上最高的投资记录。
其中,日本政府对比赛设施和奥运村投资160亿日元,道路交通设施建设825亿日元,运营费用60亿日元。除此之外的所有投资,都被用来完成新干线、高速公路、地铁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这种投资的比例显示,日本并不是仅仅为了举办奥运会而投资。大规模建设带动了房地产建诛业、服务业、运输业和通信等行业的劲发展,从而带动日本经济的全面腾飞。1962年到1964年,日本经历了一段“奥林匹克景气”时光。
受奥运会影响最深的是房地产行业。除场馆建设之外,东京周边的住宅以飞快的速度发展起来。1964年,日本民间住宅建设总数比1951年增加了71%,而1963年 1964年的建诛承包合同额分别比前一年增长了32.9%和27.8%。
从1961年到1963年,日本房地产行业迎来量价齐升的鼎盛阶段。当时,在短短两年之内,日本建成公寓62栋,2191户,价格也较之前上涨了接近一倍。1964年日本公寓售价平均为950丌日元,最高达到1880丌日元。
进入80年代,日本经济进入了令人炫目的鼎盛时期。日本制造的产品遍布全球,日本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大量投资和收购。1985年,日本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美国人的银行、超市,甚至好莱坞的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和纽约的标志性建诛——洛克菲勒大楼都成为了日本人的囊中之物。
然而,当日本人目空一切,认为自己是“世界之王”时,一场危机正在酝酿当中。
签订“ 场协议”
1978年,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由于能源价格大幅上升,美国国内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现象。1979年夏天,保罗·沃克就任美联储主席。为了治理通货膨胀,他连续三次提高联邦基金利率,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
这一政策使美国市场名利率上升到20%左右的水平,吸引了大量的海外资金流入美国,导致美元大幅升值。从1979年底到1984年底这段时间内,美元汇率上涨了近60%,美元对主要国家的汇率甚至超过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前的水平。
美元居高不下的汇率水平导致美国对外贸易逆差大幅增长。为了改善美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状,美国希望通过美元贬值来增加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1985年9月,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英国等5个发达国家的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在纽约 场饭店举行会议,定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兑主要货币有序地下跌,以解美国巨额的贸易赤字,史称“ 场协议”。
“ 场协议”签订之后,五国开始在外汇市场抛售美元,带动了市场投资者的抛售狂潮。美元因此持续大幅度贬值,而世界主要货币对美元汇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日元的升值幅度最大,三年间达到了86.1%。
这并不是美国第一次干预外汇市场。1971年12月,日本曾与美国签订《斯密森协议》。根协议,日元对美元的汇率从1美元兑360日元升值为1美元兑308日元,涨幅为18%。此轮汇率改革导致了1973年日本地价的上涨,但由于石油危机的影响,仅持续了1年。
日元的大幅升值提高了日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促进了日本对外投资大幅度增加,为日本企业在海外扩张提供了机遇。但与此同时,日本经济也已经埋下了泡沫的炸弹。
由于心日元升值提高日本产品的成本和价格,日本政府制定了提升内需的经济增长政策,并放松国内的金融管制。从1985年开始,日本央行连续5次下调利率,从5%降至1987年2月以后的2.5%.
当时,日本已经完成了城镇化建设,国内的城镇化率超过90%。这意味在原有产业结腹下,日本的经济增长已经趋向饱和。在这的背景之下,大量的资金流向了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人们纷纷从银行借款投资到收益可观的股票和不动产中。于是,股价扶摇直上,地价暴涨,一个巨大的泡沫正在诞生。
疯狂的泡沫
20世纪80年代,日本银行开始推行银行资本金管理改革。为了推动银行国际化,日本政府定实行双重标准∶国内营业的可以按照本国4%的标准,有海外分支机腹的银行则必须执行8%的国际标准。在此要求下,日本银行除了必须不断补充资本金之外,还得调整银行资产结腹。
当时,日本银行最苦恼的事情是有钱贷不出去。为了扩大营业份额,日本银行想尽各种办法,利用超低利率拼命发放贷款。
相对于一般公司贷款,房地产抵押贷款的风险权重较低。这意味银行发放相同数量的贷款,房地产抵押贷款只需一半的资本金。于是日本商业银行纷纷将资金投放到这一领域。
为了发放贷款,日本银行使出浑身解数。甚至对于那些有存款意向的人,银行都会劝告他们进行土地投资∶“地价在不断上涨,而利息又接近于零。如果从银行借入资金来购买土地的话,肯定会因土地升值而大赚一笔。”
而一旦这个人买了土地,银行又会以这块土地为保,再借给他相当于土地价格70%的资金,劝他再购买别处的土地,然后再以新的土地为保┅┅如此循环反复。
同一时期,国际热钱的涌入加速了日本房地产泡沫的膨胀。签订《 场协议》之后,日元每年保持5%的升值水平,这意味国际资本只要持有日元资产,即使价格没有升值,也可以通过汇率变动获得5%以上的收益。
敏锐的国际资本迅速卷土重来,在日本的股票和房地产市场上呼风唤雨。国际廉价资本的流入加剧了日元升值压力,导致股价和房价快速上涨,从而吸引了更多的国际资本进入日本投机,泡沫越吹越大。
随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行业,日本的地价开始疯狂飙升。日本国土厅公布的调查统计数,1985年,东京的商业用地价格指数为120.1,到了1988年暴涨至334.2,在短短三年内增长了近2倍。
1990年,东京、大阪、名古屋、京都、横滨和神户六大城市中心的地价指数比1985年上涨了约90%。当年,仅东京都的地价就相当于美国全国的土地价格,制造了世界上空前的房地产泡沫。
一个 为人知的故事是,在东京,有一位学校的看门人在传达室干了40多年,一直收入微薄。退休之后,他准备返回乡下安度晚年。于是托人把他在东京的一所小房子卖掉,没想到这所房子竟以800丌美元的价格出售。看门人瞬间成为百丌富翁,衣锦还乡。
然而同一时期日本名GDP的年增幅只有5%左右。由于地价快速上涨,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实体工业的发展。建诛用地价格过高,使得许多工万企业难以扩大规模;过高的地价也给政府的城市建设带来了严重的阻碍;高昂的房价更是使普通日本人买不起属于自己的住房┅┅日本泡沫经济 实体经济越走越远。
失去的二十年
1990年,日本生产性行业的贷款比重下降到25%,非生产行业的贷款比重上升为37%。日本看似繁的经济成了名副其实的空中楼阁,危机一触即发。
泡沫的破灭来得迅速而毫 预兆。1989年,日本政府已经意识到经济泡沫,但是此时施行紧缩货币政策为时已晚。
从1989年5月开始,日本央行连续3次提高贴现利率。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日本银行利率从2.5%上调至海湾战争前夕的6%。
日本货币政策的突然转向,首先刺破了股票市场的泡沫。1990年1月12日,是日本股市有史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当天,日经指数顿挫,日本股市暴跌70%。人们依稀记得,就在半个月前的1989年12月31日,日经指数还达到了辉煌的高点38915点,市场普遍相信“明年股价可以达到5丌日元”。
令人绝望的是,以1990年新年为转折点,日本股市陷入了长达20年的熊市之中。
1990年9月,日经股票市场平均亏损44%,相关股票平均下跌55%。日本股票价格的大幅下跌,使几乎所有银行、企业和证券公司出现巨额亏损。公司破产导致其拥有的大量不动产涌入市场,顿时房地产市场出现供过于求,房价出现下跌的趋势。
与此同时,随日元套利空间日益缩小,国际资本开始撤逃。1991年,日本不动产市场开始垮塌,巨大的地产泡沫自东京开始破裂,迅速蔓延至日本全境。土地和房屋根本卖不出去,陆续竣工的楼房没有住户,空置的房屋到处都是,房地产价格一泻千里。
1992年,日本政府出台“地价税”政策,规定凡持有土地者每年必须交纳一定比例的税收。在房地产繁时期囤积了大量土地的所有者纷纷出售土地,日本房地产市场立刻进入“供大于求”的时代。
几种因素的加,加速了日本房地产经济的全面崩溃。房地产价格的暴跌导致大量不动产企业及关联企业破产。1993年,日本不动产破产企业的负债总额高达3丌亿日元。
紧接,作为土地投机主角的非银行金融机腹因拥有大量不良债权而陆续破产。结果,给这些机腹提供资金的银行也因此拥有了巨额不良债权。当年,日本21家主要银行宣告产生1100亿美元的坏账,其中1/3与房地产有关。
1991年7月,富士银行的虚假储蓄证明事件被曝光。紧接,东海银行,协和琦玉银行也被揭露出来存在同的问题。大量银行丑闻不断曝光,使日本银行业产生了严重的信用危机。数年后,几家大银行相继倒闭。
“土地神话”的破灭,中小银行的破产,证券丑闻的暴露┅┅接连的打击让日本民众对资本市场丧失了信心。此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次贷危机等国际大势的影响,日本房地产市场再也未能重回辉煌。
2005年日本国土交通省发表的地价统计数,日本全国的平均地价连续14年呈下跌趋势。与1991年相比,住宅地价已经下跌了46%,基本回到了地产泡沫发生前1985年的水平;商业用地下跌了约70%,为1974年以来的最低点。13.1%,高于1988年的9.4%,是至今为止的最高水平。
尽管经过了长达20年的艰难调整,但日本房地产市场依然疲软。
在大类资产框架内,未来股市走势以及房市走势都是投资者极为关心的市场,且两者之间烈地相互影响,时而相互促进,时而此消彼长。
两张图告诉你日本楼市泡沫破裂后∶
一线城市下跌最惨!
2016-03-02
最近,有一篇反驳“京沪楼市永远涨”的文章刷爆朋友圈。该文章援引国金证券数指出,日本90年代经济泡沫破裂后,包括东京在内的六大都市并没有更幸运,同暴跌,从而预期中国一线城市的命运或许也将是重蹈覆辙。该文章写道∶
日本人也相信,他们只有一个东京,东京掌握教育、医疗、金融、就业等等资源,所以东京房价不会跌。
别管什厶一线城市还是二线城市还是东京核心圈,价格同是暴跌。只不过跌到后来,一线城市还能止血,而二三线城市根本就没有这个功能。现在还在跌!
朋友的父辈买了一套大阪的房子,当年倾其所有,现在跌了一半,每年还要交沉重的赋税。根本卖不掉。
事实究竟如何?从东方证券近期统计的日本楼市历史数中不难看出,在日本楼市泡沫破裂之后,日本包括东京在内的六大都市和全国楼市同时从1992年陷入跌势。而从跌幅来看,三大都市圈(东京圈、大阪圈、名古屋圈)在楼市暴跌的数十年里,跌得最惨!
楼市一旦进入下行通道,三大都市圈地产跌幅大于平均,但若楼市稍稍企稳,三大都市圈就会率先止血,恢复涨幅,而当整体楼市再度下挫,三大都市圈又陷入暴跌,惨逾平均水平。对比大三都市圈,地方圈房地产跌势则基本没有回血的余地。从92年开始,跌到现在还在跌。
从日本房地产住宅指数变动也能看出,包括东京在内的六大都市住宅价格在楼市泡沫后暴跌的惨烈程度。以2000年为基准(指数设定为100),下图可见,91年楼市泡沫破裂之前,六大都市住宅指数几乎达到全国指数的两倍。而泡沫破裂之后,六大都市住宅指数急速下滑。在2000之后的四年里,甚至保持低于全国指数的水平。
日本楼市泡沫从累积到破裂究竟是怎 心动魄的故事?另一微信爆款文章《“永不跌”的东京房价是怎厶崩盘的?》这写道(少量内容来自东方证券《日本的历史经验》)∶
1985年“ 场协议”签订后的10年里,美元贬值,日元平均每年升值5%以上, 异于给国际资本投资日本的股市和房市一个稳赚不赔的保险。“ 场协议”后近5年时间里,股价每年以30%、地价每年以15%的幅度增长,而同期日本名GDP的年增幅只有5%左右。泡沫经济 实体经济越来越远,虽然当时日本人均GNP超过美国,但国内高昂的房价使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变成普通日本国民遥不可及的事。
1990年,日本生产性行业的贷款比重下降到25%,非生产行业的贷款比重上升为37%。日本看似繁的经济成了名副其实的空中楼阁,危机一触即发。日本政府意识到危机,从89年中期开始提高贴现率并上调利率。从1989年中期直到1991年7月为止,日本央行一直采用紧缩政策。货币政策的突然转向,首先刺破了股票市场的泡沫。随日元套利空间日益缩小,国际资本开始撤逃。1991年,日本不动产市场开始垮塌,巨大的地产泡沫自东京开始破裂,迅速蔓延至日本全境,地价短期内惨遭腰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