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股民甲遠古的風
萬維讀者網 > 股市財經 > 帖子
誰在反對宋鴻兵?
送交者: 雷神 2009年08月05日07:27:20 於 [股市財經] 發送悄悄話

誰在反對宋鴻兵?


2009年08月05日 來源: 《環球財經》

 

環球財經200908

《環球財經》8月刊封面文章:《貨幣戰爭》的前世今生

  《貨幣戰爭》登上暢銷榜的同時,也走進了公眾、輿論、業界爭議的暴風眼。

  該書作者對此認為,“一本書沒有爭議是很糟糕的事,歡迎大家爭論,這樣才會越說越明白。”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對於《貨幣戰爭》這本書,本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不必諱言,市場上對於《貨幣戰爭》,對於宋鴻兵肯定有一些反對的聲音,那麼到底有那些人、哪些言論在反對宋鴻兵呢?

  易憲容:《貨幣戰爭》某些問題是錯誤的

  2008年3月14日,時任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發展室主任的易憲容在《南方周末》上發表《我讀《貨幣戰爭》》一文。

  這篇文章從戰爭與市場競爭的相互關係,金融學常識及其理論、美聯儲的歷史和美國金融制度安排,還有復歸金本位問題上,提出了一些看法。這些都是從技術的角度,作出了一些討論。

  張志雄:《宋鴻兵與“深喉”的區別》

  張志雄在某國內財經雜誌2009年第3期上刊登的文章。

  張志雄,2002年春,參於創辦《Value》(《科學與財富》),提倡“價值投資,精明投資”,並任主編。如此看來,張顯然是巴菲特價值投資的信徒。

  張還是著名財經撰稿人,擅於撰寫《媽媽的理財和教訓》等寓教於樂的文章。

  對於《貨幣戰爭》這本書,他在該財經雜誌上的文章,是從犯罪心理學“理論”的角度來看的。張認為,“根據英國科學哲學家波普爾的研究,不管對錯,真正的理論是可以證偽的。”接着他認為宋的理論不可證偽,所以不是真理論。但看了半天,也沒看出他正面說出理由,而是擺出了兩個案例做比較,美國經濟學家弗里德曼的貨幣理論是可以證偽的,美國前總統尼克松“水門事件”中的“深喉”是可以證偽的。

  國內某權威經濟學家:金本位是一種野蠻的遺蹟

  國內某權威經濟學家在批評《貨幣戰爭》時,說了一句話,金本位是一種野蠻的遺蹟。

  事實上,這句話是1919年凱恩斯(Keynes)曾將黃金稱為“野蠻的遺蹟”(barbaric relic)。

  這話80年前就被說過了。現在美國8000噸黃金儲備,歐洲2萬噸黃金儲備,中國只有600噸。可是在現在這種時候,美國歐洲滿世界嚷着缺錢,卻不願意賣些黃金來籌款……啥時候歐洲美國願意把他們的黃金儲備降低到現在的1/4或者一半的時候,人們才會相信主流經濟學家說的——金本位是一種野蠻的遺蹟。

  宋強:不是製造業 我都不高興

  《中國不高興》裡,作者說:“曾幾何時,在中國這樣一個說法流行了起來:製造業是低智商、低層次的人幹的,其結果是費力而好處全被別人拿走;真正高智慧、高層次的人是從事金融業,打贏金融戰爭。這樣的代表就是宋鴻兵的《貨幣戰爭》。他們會舉出種種數據,說明中國從事製造業是多麼的‘虧’。”

  《中國不高興》被西方媒體視為中國民族主義情緒高漲的標誌。在這本書裡,被批評的人太多了,龍永圖、厲以寧、林毅夫、樊綱、丁學良、崔衛平、朱學勤、余世存、宋鴻兵、馬立誠、王蒙、王朔、李銀河、周孝正等。可謂各門各派的人都有,反正就是“當紅”的名人,都這一待遇。

  周筱:在中國 誰不高興誰就是憤青

  周筱,《南方都市報》記者,6月和葉楚華、廖保平出了本書,叫《中國誰在不高興:網絡三劍客痛批中國憤青》。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和《中國不高興》掐上了。

  在其中一章,為了表揚茅于軾是“真正為窮人辦事的人”和給中國憤青扣帽子,有這麼一段:“有大量金融學家從專業角度證明宋鴻兵完全不懂金融,這些我就不重複了。”

  “我覺得《貨幣戰爭》裡宣揚的陰謀論,正好是迎合了憤青的心理,我們自己的事情搞不好,從來不需檢討自己工作上的失誤,肯定是有外來的階級敵人潛入內部搞破壞,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之類。”

  在網上,隨便搜搜周筱的名頭,就看到不少周氏雷人的觀點。“端午祭本來就是韓國的節日”,引起無數網民的唾棄;《“奧運缶”是喪器,花錢買是冤大頭》,遭到文物專家的唾棄;在博客里大罵金庸就像岳不群,猜測金庸主動加入中國作協,是想出任中國作協名譽副主席。

  由此可見,周筱是活躍的媒體人士,無論是什麼熱點,馬上就貼了過去,觀點大膽另類,被人吐沫淹死也無所謂。現在新書也要尋找上位的熱點。

  他說,“我只能再次嘆息:沒文化又不愛學習還自以為是,實在沒辦法。”剛剛當上復旦大學葛劍雄教授的博士生,四十好幾的周筱也不能說太老,但他已經邀約親朋好友替其寫回憶錄。

  徐東勝:想出名了 見誰都拍磚頭

  徐東勝有兩個網名,一個叫北京未來巨人,一個叫北京未來英雄。

  也不知道是幹什麼的,但博客寫得挺勤的,各大網站上自己去灌水也灌了不少。千方百計提高知名度,為此寫的東西除了預測以外,拍磚的不少。其中有一篇文章,《簡評郎咸平、張宏良、喬良、仲大軍、宋鴻兵、劉軍洛》,一下子就罵了六個人。

  對宋鴻兵的批評就是,“他沒進入過‘體制內’,他拉着‘羅斯柴爾德家族及其背後無限強大的力量的揭秘者’這個虎皮做大旗,和郎咸平一樣,吸引大批FANS賺一些版稅和一些出場費。”

  胡祖六: 對“子虛烏有”的《貨幣戰爭》

  你為什麼不安?

  2007年,高盛亞洲有限公司的董事總經理胡祖六在某國內財經雜誌上刊文《<貨幣戰爭>的兩大謬誤“貨幣戰爭”子虛烏有》。

  他在該文中說《貨幣戰爭》,“簡單得出格,歪曲得離譜,難免給人譁眾取寵之嫌。”

  “總之,在意識形態與價值判斷方面,此書是一杯奇特的‘雞尾酒’。”

  “如果讀者尤其是政府決策者把它視為一本真實與嚴謹的書籍,對書中所作結論或政策建議認真待之,那麼我們就不能不表示驚訝,甚至不安。”

  顯然,有人不安了。既然該書武斷、出格、歪曲,那麼某些人為什麼不安呢?不可能脫離自己的利益去評判事物,胡祖六也不是超然的。

  胡祖六寫的《駁貨幣戰爭》長文,他身份代表的是高盛,所以說他站在國際銀行尤其是高盛的視角和角度去評價《貨幣戰爭》。

  《貨幣戰爭》揭露了國際銀行家族的一些內幕,引起某些銀行家的反彈。高盛也是國際大銀行,有人非議也不足為怪了。

  總結:林子裡的各種鳥

  看了上面的案例,我們初步歸納一下,反對宋鴻兵的人大概有四類。一是像易憲容一樣,出於觀點的反對,很多人在觀念上不同,所以對宋鴻兵進行了反駁。

  還有一種是利益使然,《貨幣戰爭》的廣泛流行,顯然直接對某些人、某些機構的利益不利,胡祖六寫的《駁貨幣戰爭》長文,就是這個原因。

  還有一些所謂主流派,一看來了新人,再一看,這新人宋鴻兵的名氣躥得很快,心裡不平衡了,沉不住氣了,出於這樣的心態,提出了反對的意見。

  林子大了,什麼人都有。有的人後面有主子,有的人後面沒人,網絡上這類想出名的人不少,最後,建議某些人最好去找個宋演講的會場也扔只鞋,這可比發表此類文章能提高你的點擊率與關注度。

 

 

金權天下:《貨幣戰爭2》評述

  2009年4月12日的央視《對話》節目創造了近期的收視率紀錄。這不難理解,因為本期的對話嘉賓是戴維·羅斯柴爾德。

  作為羅斯柴爾德的第六代掌門人,戴維執掌的家族企業在這場金融危機中再次上演了幾乎毫髮無傷的奇蹟,但這顯然不是這次對話引起觀眾如此強烈興趣的最重要原因。

  在節目中,主持人陳偉鴻和觀眾們的十幾個問題,幾乎始終圍繞着“羅斯柴爾德家族真的曾擁有相當於50萬億美元的巨額財富?”“羅斯柴爾德家族是否是世界經濟的背後操縱者之一?”這些主題。這是一個戲劇性的場面,因為主持人和觀眾們在這時實際上都只剩下一個共同的身份——《貨幣戰爭》的讀者。

  對於大家這些興致盎然的問題,羅斯柴爾德爵士卻幾乎都以“NO”作為開端,避實擊虛地繞過了正面回答。

  很遺憾,我們請來的爵士先生這次沒能消除《貨幣戰爭》引發的那些疑問。不過至少有一個人或許反而要感謝他在面對提問時那種紳士般的含蓄。因為這個人在《貨幣戰爭》的續集裡,將會很耐心和認真地為大家解答那些疑問。

  羅斯柴爾德和羅斯柴爾德們的這種態度,將繼續為人們提供閱讀這本書的動力,就像羅斯柴爾德們和銀行家們一直是為我們的歷史提供動力一樣。

  新史 ·信史

  歷史,就是人類發展的動力作用於各個國家或民族時留下的軌跡。這個動力可以是創造世界的生產力,也可以是毀滅世界的戰爭力。

  我們常常只看到生產力和戰爭力的外觀形式,比如四通八達的交通網,晝夜不停的生產線,鐵流滾滾的坦克,縱橫四海的軍艦,鋪天蓋地的戰機等等。然而對於產生這一動力背後那無形的能量卻往往忽視。沒有巨大的能量,就不可能形成創造歷史的巨大動力。這個能量就是財富及調動財富的力量——金融。

  因此,誰控制了金融,誰就控制了推動歷史的能量。政治家們可以為歷史設定不同的方向,銀行家們則通過篩選符合自身利益方向的政治家,為他們注入巨大的能量,從而推動對自己有利的歷史進程。

  當對政權的力量非常熟悉,而對金權的能量相當陌生的中國人,初次領教《貨幣戰爭》時,如雷轟頂,振聾發聵。一方面好評如潮,因為它開啟了國人認識西方世界的全新思路;另一方面質疑不斷,因為還有很多不解之謎。

  少數銀行家們真的能夠控制國家政治嗎?真的能夠製造戰爭甚至世界大戰嗎?真的能夠左右歷史的進程嗎?他們是怎樣來實施他們的影響力的呢?

  當你讀完《貨幣戰爭2》以後,你將發現它不僅更加深入和全面地解答了這些疑惑,使其與前一本書相互印證,互為補充,而且其理論體系更趨成熟,所體現出的思想水平又有了一個巨大飛躍。

  《貨幣戰爭2》不僅繼續考證了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巨大影響力,而且梳理了起源於德國、法國、英國、美國的十七大銀行家族的發家史。揭示了他們對各國的歷史進程所發揮的重要影響力,特別是第一次揭開統治世界的“國際銀行家族俱樂部”的神秘面紗,全景與立體地展現了金融勢力集團之間的合縱連橫、相生相剋的微妙關係。

  很多歷史學家沒有想通的歷史懸疑解釋,許多經濟學家無法理解的經濟奇蹟疑問,許多軍事學家不可思議的用兵方略,在這本書裡都會得到富有啟發和信服力的解釋。

  點睛·點金

  對德國發展歷程的分析,可稱為本書的開篇,也是點睛之筆——點亮的是我們的眼睛,因為它不僅照亮了歷史,而且啟迪着未來。書中對於德國有如下評論:

  “德國人的骨子裡交織着一種深刻的自傲和挫敗感。日耳曼民族刻苦、嚴謹、忠誠、守紀等優秀傳統使德國在近代世界歷史上始終處於出類拔萃的地位,科學、技術、文學、音樂、詩歌、軍事、政治、金融等領域可謂群星璀璨,豪傑輩出。但同時,德國又是人類歷史上罕見的充滿着悲劇色彩的國家,從來沒有一個國家對人類文明做出了如此眾多的卓越貢獻,同時又給人類帶來了如此深重的苦難。

  德國最大的不幸,就是在地緣上處於俄法兩大歐洲強國的夾擊之下,同時出海通道又被英國牢牢地扼住了喉嚨。生機勃勃能量十足的德國始終被一張強大而無形的網死死地困在歐洲腹地,她的反抗越是激烈,掙扎越是頑強,這張網就會收得越緊。從17世紀法國的黎塞留刻意挑動日耳曼民族之間長達30年的血腥戰爭(1618-1648年),從而試圖達到200年內使德意志難以崛起的戰略目的,到第一次世界大戰英、法、美、俄聯手摧毀德國全球崛起的雄心,再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四國再次合作徹底粉碎德國稱霸世界的企圖,德國三次在毀滅的浴火中涅,其生命力之旺盛令世人驚嘆。”

  悲情·悲省

  如果說,《貨幣戰爭》中拿破崙的滑鐵盧與羅斯柴爾德的凱旋門給廣大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麼,統一德國的“鐵血宰相”俾斯麥的成功是否與羅斯柴爾德家族等猶太銀行家有關呢?

  《貨幣戰爭2》中寫到:“俾斯麥在德國歷史上的地位類似於中國歷史上的秦始皇,他們都是以堅韌的意志和鐵血手段完成了國家的統一,在歷史中留下不可磨滅的突出一筆。在德國有關俾斯麥的各類專著多達7000多種,但是在這些汗牛充棟的文獻中,幾乎完全忽視了俾斯麥政策背後龐大的金融勢力集團的影響力……猶太銀行家對德國政治的影響似乎是一個研究盲點。”

  《貨幣戰爭2》沒有令讀者失望地填補這一歷史研究的空白:

  “1871年,鐵血宰相俾斯麥終於完成了德國的統一大業。這是一個劃時代的重要事件,它意味着歐洲大陸維持了200多年的均勢被打破了,渙散弱小的中歐地區一下子被統一強大而極具爆發力的德國所整合。德國的經濟發展和新經濟模式的建立,強烈挑戰着英國的立國方針和戰略利益,”也引起其他強權的連鎖反應。一場崛起與遏制之間的生死較量,從新生的德國呱呱墜地那一刻起就拉開了序幕。

  先天麗質、後天圖強的德國,卻心比天高,命比紙薄。

  首先是生不逢時。德國是歐洲列強中起步最晚者,此時正是大英帝國獨步全球的頂峰時期,任何挑戰者都會遭到毫不留情的打壓。

  其次是生不逢地,她正好位於大英帝國的眼皮底下。大英一抬腳就可以踏在小德的肚皮上。相比之下,同時崛起的美國則天高帝遠,縱深廣闊,自給自足,生存能力德國難以望其項背。

  第三是各國忌恨。小德新敗老法後來居上,意欲東擴圖謀歐亞,鋒芒畢露,犯了列強大忌,遭到英法俄明槍齊射。此時歐美猶太銀行家,另有宏圖大志,欲與德國-奧斯曼帝國聯盟共圖大計,不料卻遭拒絕,反目成仇,於是對其貨幣戰爭更是暗箭連發。新生的德國天時、地利、人和盡失,敗局似乎從戰前就已經註定。

  至此處而掩卷思,你會感到德國的失敗並非歷史宿命,更可能是戰略失誤所致。德國原本可以有完全不同的結局。可嘆從德國統一到一戰爆發之前這個決定國家氣運的關鍵歷史時刻,這個短期內集中並連續孕育了千年不遇的大思想家黑格爾、馬克思和愛因斯坦的國度,在俾斯麥之後竟然沒有孕育出一位能運籌帷幄通覽全局的戰略思想家。

  物理定律在相同條件下可以重複,歷史規律在相似環境下也會再現。多年之後當紅色中國剛剛誕生之際,美利堅帝國率領聯合國軍大兵壓境,欲重演當年大英帝國扼殺新生德國於搖籃之中的歷史。中華民族最大的幸運,就是在這緊要時刻,國力雖弱戰略超強。將五千年歷史融會貫通的毛澤東,豈能不知唇亡齒寒,又哪能忘德國戰敗的教訓?儘管對斯大林抱有戒心,但還是堅定地聯蘇抗美。結果歷史的劇本出人意料地變成了杜魯門的滑鐵盧與毛澤東的凱旋門。

  死活 ·敵友

  讓我們再重新回到當年。當世界拳王大英帝國腳踏着快要斷氣的德國,高唱着《上帝保佑女王》之歌,對着競技場上再次升起的米字旗揮手敬禮之際,奄奄一息的德國,卻在華爾街和歐洲猶太銀行家的共同扶持之下,悄悄擦乾嘴角的血跡,突發神力,騰空躍起。對這一段令人難解的歷史,《貨幣戰爭2》可謂不惜濃墨重彩。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納粹德國軍事機器的強大早已為世人所熟知,希勒特更是全世界人人喊打的惡魔。但是,在學術圈之外,很少有人了解納粹德國的貨幣制度和經濟系統的運作情況。在20世紀30年代席捲世界的經濟危機中,德國經濟凋敝,失業空前。納粹之所以能夠通過民主選舉合法上台,與德國經濟危機有着密切關係。納粹準確地把握住了社會脈搏,主打挽救經濟危機的新政牌而一舉贏得大選。如果納粹僅僅是靠口號和宣傳,而沒有治理經濟危機的真才實幹的話,那麼很快就會像魏瑪共和國一樣失去民心。

  應該說德國所遭受的經濟危機衝擊的嚴重程度,要遠大於歐美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納粹上台伊始,就立刻投入挽救經濟的工作中,開始了所謂“希特勒新政”。

  在一系列強有力的經濟措施之下,德國經濟迅速恢復並開始強勁增長,失業率直線下降,到1938年失業率已降至1.3%。從1933年到1938年,德國生鐵產量由390萬噸上升到1860萬噸,鋼產量由560萬噸上升到2320萬噸,而鋁、鎂和車床的產量竟高於美國。從1933年到1939年,德國重工業和軍火工業增長2.1倍,消費資料生產增長了43%,國民經濟總值增長超過100%,同時完成了全國高速公路網的建設,重整了重工業基礎體系,還裝備了一支現代化軍隊。”

  書中對納粹德國在國際銀行家的扶持下得以迅猛發展的歷史背景,德國權力體系和經濟結構,希特勒的施政方略、貨幣政策和對猶太人既利用又排擠的手腕進行了全面系統的闡述。德國在戰敗的廢墟上,在世界大蕭條的重創中,只用了短短五六年時間,就從奄奄一息的絕望深淵中解脫出來,並一躍成為繼美蘇之後的世界第三強國。老百姓原本衣食無着,轉眼就實現了全民小康。當年德國經濟奇蹟背後的奧妙令人回味。

  眾所周知,英美是納粹德國的死敵,猶太人又深受德國迫害,可為什麼華爾街和歐洲的猶太銀行家卻不約而同地支持希特勒呢?《貨幣戰爭》在給讀者帶來無比震撼的同時,又留下了巨大的懸念。《貨幣戰爭2》對這段歷史給出了全新解讀。

  英美·美中

  書中有一節叫做“大棋局”,對當時的世界利益格局和策劃第二次大戰的各方的戰略目的進行了深刻的揭示:

  “希特勒在國際銀行家的扶持下,終於如願以償登上德國元首的寶座。此時,世界上的幾個重要的勢力集團正在各自打着自己的算盤:

  大英帝國的統治精英階層毫無疑問地堅信,英國的制度是世界歷史上最完美的社會組織形式,它不僅應該在現有的英帝國版圖內,而且應該在全世界得到更廣泛地推廣,其核心利益在於鞏固和強化大英帝國的全球霸權體系。此時的大英帝國,已達到前所未有的勢力範圍,在歐洲大陸,最大的挑戰者德國已經被徹底打垮,在凡爾賽體系之下,其經濟潛力和軍事潛力已受到根本性的壓制。德國西邊的世仇法國已被英國牢牢地拴在了自己的戰車上,戰爭的巨大損失和德國的潛在威脅,使法國必須依賴英國才能生存。

  在非洲,多達21個國家臣服於大英帝國,大量原材料和自然資源任由英國取用;在中東,英國控制着從巴勒斯坦、沙特到伊朗、伊拉克的大部分中東地區,掌握着中東石油的源頭;在亞洲,英國統治着從印度、馬來西亞到緬甸、香港的大片地區,龐大的人力、自然資源和戰略要道悉數被英國控制着;在大洋洲,有澳大利亞、新西蘭等英聯邦附屬國作為工業原材料後盾;在美洲,有加拿大、圭亞那、牙買加、巴哈馬等為大英帝國提供着從海軍基地到自然資源無窮無盡的戰略補給。

  英國還擁有着世界上最為強大的海軍力量,控制着世界所有重要水道。30年代初的大英帝國,環顧全球,志得意滿。

  當然,也有一些隱憂,如美國驚人的工業潛力。不過在英國精英的思維慣式里,曾經是殖民地的美國,缺少全球戰略;其金融業剛剛起步,投機嚴重,監管混亂;生產能力嚴重過剩;國內市場不足,嚴重依賴英國的全球市場需求;幾乎沒有海外殖民地,缺乏資源定價權;美國的軍隊當時還屬於業餘段位,缺乏全球軍事基地。

  因此,英國控制美國的方式非常簡單:英國決定世界資金成本,壟斷着世界資源價格,英國控制全球訂單流向,英國統治劃分世界市場需求,英國保護貿易航運通道。這五個戰略制高點牢牢掐住美國的喉嚨,美國就永遠只是英帝國的全球生產車間,而且控制車間的股東還是英國資本。一句話,英國將自己定位成市場的組織者,而美國僅僅是生產者……英國完全不必擔心美國試圖‘篡權’。

  這一戰略態勢,非常類似於今天美國與中國的戰略關係。”

  破解·突破

  這一節接下來的部分是全書的精華之一。它使讀者透過瀰漫的硝煙看到了這場世界大戰的本質。它從最高的全球戰略層次,破解了眾多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難解之謎。它不僅有助於我們更透徹地理解歷史,而且也啟發我們更深刻感受現實,更明智地規劃未來。

  《貨幣戰爭》和《貨幣戰爭2》從深入剖析世界近代歷史的過程中,發現了推動歷史前進的動力之後隱藏着巨大的金融能量。而這些金融能量的操縱者往往控制着人類歷史的進程。這是社會科學研究領域的一大突破。兩部書通過對兩百多年以來少數國際銀行家利用“金權”影響世界格局的大量案例的分析,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戰略思想體系。

  杜黑的空權論,富勒的機械化戰爭論對熱戰時代的國家戰略產生了重大影響。當今世界,看不見硝煙的經濟戰爭更可能成為主流趨勢。“貨幣戰爭”這一全新的戰略思想理論對於預防我們對外開放過程中可能遭遇的潛在威脅,對於應對當前的全球金融危機,對於中國未來的和平崛起也具有同樣重大和深遠的戰略意義。

 

 

 


宋鴻兵:真熬不住 我還回峨眉山看猴子
2009年08月05日 來源: 《環球財經》

  7月17日下午,宋鴻兵辦公室。

  “離下場會議有半小時,邊吃邊聊吧。”

  宋鴻兵建議道。於是訪問就這麼開始了。

  我是全北京最早看到太陽的人

  Q:宋院長一般喜歡吃什麼?有什麼講究沒有?

  A:吃飯我很隨意,但我是四川人,沒辣的不行。具體的菜說不上,大眾一點的,像我們現在吃的小炒肉。

  Q:愛喝酒嗎?

  A:白酒不大會,啤酒還可以,紅酒也喝一些。

  Q:以前看宋院長不管到哪裡,都是一水的襯衣。

  A:這是職業習慣,回家穿得松松的。

  Q:美國呆着也還不錯,為什麼回來呢?

  A:假如你是一個超級球迷,給你個機會讓你當球員上場踢球,你去還是不去?大多數球迷會說給我一個上場的機會,我比那個臭腳好得多。我是這麼想的。

  Q:回國一年多主要寫《貨幣戰爭II》嗎?

  A:寫書是一個方面,宏源證券做了一段時間。現在在環球財經研究院,從籌辦、成立到後來的論壇、研發,很大的精力在這個研究院。

  Q:寫書累,研究院又很忙,您怎麼處理的呢?

  A:那就只有加倍工作。我工作時間比別人長好幾倍,一般上午九點到晚上八點正常上班。晚上九點到十二點睡三個小時。從十二點到次日早上八點是寫書的時間,中間再睡一小時去上班。每晚寫東西,一抬頭,喲,這不天亮了嗎。可以說我是全北京每天最早看到太陽的人。

  Q:寫這本書,就您一個人嗎?

  A:有一些研究助手。我寫的這本書,人物關係十分複雜,光有名有姓的就有200多。

  Q:你們怎樣研究這個人物關係?

  A:有一個一米多高、五米長的白板,一面牆都占滿了。我每天晚上和幾個助手在那兒畫這個人物關係圖,每次都把這個板畫的眼花繚亂。周圍牆上還貼滿了各種事件和人物,整個屋子看起來就像是一個作戰室。還有一張超大型的世界地圖,詳細到歐洲國家的每一個市鎮。

  Q:寫書是不是很累?

  A:很累,一邊寫一邊咬牙說以後再也不寫書了。

  Q:您晚上熬夜靠什麼解困?

  A:我一般比較喜歡喝綠茶,自己泡的。每天晚上要泡三次左右,一次泡五道水,合計大概15杯,外帶一包軟中華。

  Q:如果特別累連喝茶都白搭,您怎麼辦?

  A:我會看電視劇,《潛伏》、《雍正王朝》等。《雍正王朝》我最喜歡看,已經來來回回地看了好多遍。一旦看上癮了連續看好幾集,抬頭一看,天亮了,該上班了。

  Q:除了電視劇,一般還愛看什麼電影?

  A;我喜歡看戰爭片,尤其是二戰題材電影,如《莫斯科保衛戰》、《中途島之戰》、《倫敦上空的鷹》等。

  Q:不打打殺殺的有嗎?

  A:比較少。有一部《教父》,這個我很愛看。

  Q:你本來寫稿子很緊張,看這些片子不更緊張嗎?

  A:不不,我看這種片子特輕鬆,因為可以轉移興奮點啊。

  為了環球財經研究院 三度推遲交稿時間

  Q:這晚上可夠忙的。那白天主要做什麼?

  A:主要做研究院的事。今年2月研究院組建團隊,初期我們招的研究員,部分從校門出來的,這些人基本素質非常好,可以說是百里挑一,但畢竟沒有在正規的研究機構工作過,所以作圖、作表、軟件,細節問題還需要教。

  Q:很多是由您手把手教出來?

  A:對,這就是帶團隊的過程。有一次,我坐在研究員電腦前,一個字一個字敲。這會花費精力,但培養人。

  Q:這時你書稿要截稿,書商那邊催不催稿?

  A:書商還是比較寬容的,談不上催稿子。本來我答應人家四月一號提供稿件,但是由於這麼多初期的事情,所以耽誤了。後來推到五月一號,又耽誤了。

  後來推到六月一號,由於又籌辦全球智庫峰會,這事很重要,白天事情太雜,晚上就特別累,一睡就睡第二天早晨了,所以稿子不斷地往後拖。

  Q:這麼說,為了保證質量,您今年至少三次往後推了交稿時間?

  A:對,七月一號才正式把稿子交出來,從三月份到七月份一共推了三個多月。

  Q:在您的安排中,寫書是為研究院讓路了時間?

  A:是這樣的。做中國的蘭德,是我畢生的夙願。對於我來說,寫書是一時的事情,做研究則是一世的追求。

  第一次看到白頭髮怪叫一聲 撞牆自殺的心都有了

  Q:晚上熬夜又是煙又是茶的,身體會不會扛不住?

  A:喝茶第一是提神,第二是抗癌,抽煙抽多了容易得肺癌,所以使勁喝綠茶對沖,然後我就長了很多白頭髮。

  Q:第一次看到自己的白頭髮是怎樣的情景?

  A:有一天看鏡子,一轉頭,“哎呀,我後面這麼多白頭髮”。當時就怪叫一聲,心情鬱悶了好幾天。很多人第一次看到我就覺得我三十左右,這也是我一得意的地方,現在沒了,撞牆自殺的心都有了。

  很多人看到我說半年不見,怎麼後面頭髮全白了。每每聽到這種說法,就覺得特別沮喪,發誓今晚回去一定要10點前睡覺,結果一寫就天亮了。

  Q:有人說,宋院長以前保養得不錯?

  A:在美國生活比較輕鬆,沒有這麼大壓力,工作、生活非常有規律。

  現在身體沒有以前好了,記憶力下降比較快,主要體現在記電話號碼,以前有人告訴我一個電話號碼,根本不用拿筆,腦子裡一下就記住了。現在告訴我一個電話號碼,我一定要找紙筆把它記下來,現在的感覺是很難再集中精力了。

  Q:這半年,是你目前為止最累的半年?

  A:百分之百可以這麼講,從來沒這麼累過。

  Q:如果所有事情完成以後,你就可以大大放鬆,你會選擇什麼樣的放鬆方式?

  A:我應該是在6月19號左右寫完的,對我來說,放鬆就是能夠有充足的睡眠。

  Q:您要大睡幾天還是幾個月?

  A:最少睡兩個星期吧。從上午10點鐘一直睡到第二天早上白天,第二天再睡,連續兩個星期。

  Q:在寫書的過程中,有沒有這樣的想法,壓力太大了,找個地方躲起來,比如找一個荒島,誰都找不到。

  A:出現過這種念頭。想躲起來了,或者不幹這個事了,到峨眉山非常清靜地度假。

  Q:兩年前,你好像在峨眉山呆過一段時間?

  A:是啊,當時有關部門說我的書思想理念有問題。真的熬不住了要平靜一下,我就再進峨嵋山,看看那些猴子,野的那種。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8: 穩抄功同學,SWC&PAL跌到阻力區域
2008: Raise capi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