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央行宣布将更多的贷款贷给实体企业之后,周一股市迎来暴涨,而楼市也迎来新高潮,CPI数据则是达到了5.1%。大量的信贷资本蜂拥而动,成为将更多的钱贷给实体经济最大的笑话。
君不见,很多国企都已经成为空壳,成为融资贷款的平台,在他们的包装下,这些巨量的信贷资本流向了股市,掀起一阵又一阵的巨浪,引诱储蓄资本进而吞噬之;流向楼市,就疯狂地炒地皮和房子,地王此起彼伏,巨额的流动性过剩流向了房子和地皮,将中国的地价和房价推向了一个又一个新高潮;流向农产品和各种资源品,将这些事关民生的物价炒到了天上。
很多人竟然将这些主要归咎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如果没有适度宽松的政策(危机之初,下调准备金和降息),中国经济现在还在什么地方趴着都还不知道呢?但是,最近一段时间,实业经济过剩和虚拟经济或者说资本资产价格暴涨,其实是归于上述巨量信贷资本从所谓的实业项目中流出来的,炒来炒去赚取巨量的差价以充当实业利润。为什么这些贷款能够轻易进入股市和楼市,各种规则都失效了,原因很简单,这些企业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你们民企不可以干的,我们干了你能怎样?在这样的逻辑下,信贷资本和产业资本转化成了一批又一批游资,将中国经济推向 “过热”的境地,于是乎,各类专家们就开始呼号不已,该加息了,该上调准备金了,问题在于,信贷结构的畸形,还将持续将中国经济推向过热的境地,所谓加息和上调准备金,会把民企和大量的实业经济逼到死角里去。
无论是数量型的上调准备,还是价格型的加息,能解决中国贷款身份主导的畸形吗?如果不能,民企还要过冬,而承载着大量就业的民企大量倒闭,也就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就可以看到了。
当务之急,不是吹嘘说让信贷回归到实业经济去,应当是查清楚你们的贷款,名义上用到实业上去,但暗地用到了哪里去了?如果这个都不查清楚,上调准备金和加息除了给民企和百姓制造困境外,还有什么效果吗?那些得到巨额信贷的高贵身份利益者,照样拿着银行贷款到处炒股、炒楼、炒地皮、炒大蒜、炒煤,炒一切能够赚钱的东西。
在这样的游戏里,国企个个精神饱满,业绩不俗,你要是赚得太少,都不好意思说出来。但是,一问他们要红利,个个反咬一口,问你要补贴。上市圈钱之后,大小非减持后,企业帝国的口袋里,一个个都装满了人民币,而且,还有大量的贷款,这么流动的钱怎么花啊,高利贷给那些贷不到款的企业,或者炒炒轻松赚钱。银行在存贷差巨额利润的刺激下,也当然有着强烈的放贷冲动,央行当然有多印钞票的冲动(其他国家更牛,比如说美国,现在只剩下印钱这一招了,美国的储蓄户都气死了)。于是乎,“流动性泛滥”成灾,所到之处,无一不涨。
可以预见的是,在“物价上涨”堂而皇之的幌子下,加息和上调准备金都是“自然而然”的和“顺理成章”的了,我早就指出,这种故意制造“物价上涨”的假象,如果不纠正,会给处于过剩阶段的经济形势,带来致命的一击的。稍微留意,我们就明显的感觉到,中国制造正在面临着一股四面围来的大网笼罩之苦,人民币升值制造的中国成本上涨和资产上涨,将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灾难呢?大量的信贷资本,经由金融市场的一轮又一轮的漂白和洗劫储蓄资本的过程中,正在成为制造中国身份和财富差距的杠杆性工具,而一味收紧的货币政策,又在千万民企伤口上撒了一把盐,真正制造暴涨暴跌的畸形信贷政策,依然没有丝毫的改变。
将中国的股市暴跌,找个高盛替罪羊,将中国的房价大涨,找开发商当替罪羊,这些做法,已经骗不到稍微有一点脑子的人了。高谈中国经济过热的大爷们,请你到中国实业企业里去看看,我们的民生有多艰难?当然,我们认为,中国经济从整体上处于上升周期,但是,并不是因此就可以无视现在“过剩周期”了。事实上,当上调准备金连续出拳和加息政策,以及房地产打击政策,这些政策连续叠加在一起的时候,过剩的实业经济何以堪?
从周一的股市欢呼性暴涨以及楼市的量价齐升的现象,足以证明了信贷资本游资化的程度有多么的严重,我们的监管层不去监察这些真正的价格推动者,反而拿着加息和上调准备金的剪刀,给过剩经济的伤口上再剪几根筋,实在是摸不到头脑。一些怂恿者,从英美金融鼓吹家(当年他们就是这样鼓动日本人捅泡沫的),到国内所谓的经济学大人,以按图索骥和套公式理论的劲头,出了那么多馊主意,不知道他们脸红吗?经济要持续增长,大学生要就业,工人工资等待上涨,退休者期待有更好的福利,这一切都需要清醒而准确的政策,而不是赌徒式的乱下注。
(朱大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