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翔:忽悠案例精选 (1) |
送交者: 汪翔 2011年03月08日18:07:14 于 [股市财经] 发送悄悄话 |
忽悠案例精选 (1) 平安证券年年红1号宣告清盘 投资者巨亏近40% 2011年03月09日03:30每日经济新闻曾子建 本周一,平安年年红1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以下简称年年红1号)存续期满,正式宣告清盘。 2008年3月,这只平安证券的首款集合理财产品曾经号称“以期获得稳定的中长期资本投资收益,为委托人谋求稳定的财富增值”,但最终单位净值仅剩下0.6037元。 3年下来,年年红1号从来没有分过一次红。投资者最初投入的约2.8亿元资金,到2010年底的资产净值仅剩下1.3亿元。到清盘前,年年红1号累计净值增长率为-39.63%。尽管平安证券自己也投入了1500万元,但三年下来提取的管理费和交易佣金加起来仍然盈利。 成立三年 从未超过1元面值 3月7日,年年红1号的单位净值最终定格在了0.6037元。回顾2008年3月,除了该产品出了成立后的第一天之外,其单位净值就从来没有达到过初始净值1元之上。 2008年,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年年红1号成立的首个年度便大幅亏损。到当年年底,该产品亏损1.25亿元,亏损幅度高达48.66%。而在2009年A股市场大幅反弹的一年,虽然该产品略有收益赚取1835万元,但却远远无法与大盘涨幅相比。这一年年底,年年红1号单位累计净值仅为0.6385元。2010年,年年红1号依然无法扭转亏损的局面,最终单位净值为0.6157元。 实际上,到2010年第四季度,平安证券几乎放弃了让该产品翻盘的期望。年年红1号在对今年1季度的投资计划中表示,“账户将维持较低的股票以及股票型基金投资比例,多选择低风险的固定收益类品种投资。” 到今年3月7日,年年红1号存续期满,显然不论是平安证券,还是其客户,都难以再容忍该产品的持续亏损。最终,不得不宣布清盘。 成立之初 推广功夫一流 年年红1号的投资能力显然无法令投资者满意,这与2008年该产品推广时所显示的营销功力相比,显然是天壤之别。在当初年年红1号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说明书》中,对“投注目标”一项作出如下描述:基于资金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充分挖掘投资对象的竞争力优势和长期增值潜力,分享中国经济的高速成长,以期获得稳定的中长期资本投资收益,为委托人谋求稳定的财富增值。 此外,说明书还如此描述其投资理念:“本计划将价值投资和成长投资有机结合,努力克服单一风格投资所带来的局限性,并争取长期获得主动投资的超额收益”。 显然,当投资者看到这些充满自信的描述时,很容易就有了投资的冲动,特别是在2008年刚刚经历了一轮牛市时,谁不希望“长期获得主动投资的超额收益”?谁不希望股市投资“年年红”? 正是在这样的推广效果下,年年红1号只用了4天便募集了近3亿份份额(含平安证券自购1500万份),并于2月29日提前结束推广。 投资巨亏 平安证券仍有赚 如今,年年红1号以0.6037元的单位净值清盘了。当初共有645位客户投入约2.8亿元资金,平均每个客户投入资金43.4万元。到2010年末的资产净值不到1.3亿元。在这样的情况下,平安证券自购1500万份,按照亏损比例,损失约594万元。然而,如果算上3年多下来,平安证券提取的管理费和收取的交易佣金,实际上平安证券还是有得赚。 根据年年红1号公布的公开资料显示,该产品的管理费按照0.8%年费率计提。公告显示,截至2010年底,平安证券累计提取的管理费达到404.7万元。此外,股票交易产生的佣金收入也归平安证券提取。其中,2008年收取60.4万元,2009年收取178万元,2010年粗略估计也在100万元以上。管理费和佣金两项收入加起来超过700万元。 从最终的盈亏计算,虽然客户最终以损失近40%收场,但管理人平安证券却仍有不小的盈利。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10: | 周评:从美国真实意愿厘“黄金”投资思 | |
2010: | 迪拜地产是否有投资价值:建在沙漠上梦 | |
2009: | 俺有点想全面撤军, | |
2009: | 大英帝国的最后一根稻草:英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