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陷中国泥潭:为何生意难做? |
送交者: 风云龙 2012年06月28日00:17:32 于 [股市财经] 发送悄悄话 |
对于一个已成功吸引星巴克、英特尔、迪士尼、通用汽车等各种跨国公司大笔投资的国家而言,中国欧盟商会(European Unio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5月份发布的消息相对而言比较令人悲观。在中国欧盟商会最近调查的外资企业当中,有一半外资企业因中国的各种监管限制而遭受不利影响,约有 22%的受访企业表示,他们可能将因此而把自己的投资项目移往别处。除此之外,中国的外商投资总额在去年12月份到今年4月份的五个月内每月连续出现同比下滑,另外还有长期存在的对盗版及不正当竞争的担忧。 未来会怎样呢?为了深入了解更多信息,我最近在上海与去年出版的《应对中国挑战:如何在中国大陆经营成功》(Managing the China Challenge: How to Achieve Corporate Succes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作者肯尼思·科伯索尔(Ken Lieberthal,以下用其中文名:李侃如)进行了交谈。李侃如目前是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他曾在1998年8月至 2000年10月期间担任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亚洲局高级主任,而且还曾在密歇根大学担任教授。他还是今年早些时候出版的新书《曲解历史:奥巴马的外交政策》(Bending History: Barack Obama’s Foreign Policy)的合著者,而且在今年早些时候和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王缉思联合发表了《中美战略互疑:解析与应对》(Addressing U.S.-China Strategic Distrust)报告。现将我和他交谈的内容摘要如下。 问:中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已有10年之久了。最初外界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还持有许多乐观的看法。那么,总体而言,目前的情况如何呢? 答:现在许多美国跨国公司在这里进行了大笔投资。据上海美国商会及北京美国商会进行的调查显示,这些美国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回报率实际上高于各自在全球的平均投资回报水平。自金融危机以来,他们过去几年在中国的业务增长一直比其他地方要快得多。所以我认为,总体而言,总部在美国的跨国公司都很庆幸到中国拓展业务,而且对于其中许多公司而言,这点一直是非常重要的。 与此同时,这些企业越来越忧虑——主要是对于在中国的未来前景而不是目前的处境。有些企业认为中国的相关政策及监管决策似乎确实对跨国公司造成不利影响。他们还意识到,中国民族主义情绪日益增强。因此,目前情况就是如下现象并存:外资企业在市场准入方面面临的障碍越来越大,对中国相关法律及知识产权的担忧情绪越来越强烈,而且越来越意识到中国将设法在竞争中超越我们而且所遵循的并不总是西方的规则。 因此,目前的关键问题并不是跨国公司正在中国缩减规模并成批撤离,也不是跨国公司已变得反对中国了。但举个例子,你可以看到,在美国国会,一直对美国维持中美关系稳定给予支持的跨国公司在过去两年左右的时间多半置身事外。他们不愿站出来,为了美中关系的利益运用他们自己的政治资本。相反,他们都在不断抱怨,向美国贸易代表(USTR)及美国政府其他部门提出自己担心的问题,并且希望情况变成比他们现在担忧的状况更好。 问:让我们逐个讨论他们所担心的问题。你如何评价中国市场的准入问题? 答:中国的市场准入机会仍然非常可观。但是,如果你是在金融服务行业,那么市场准入机会就不是如此了。如果你是在保险行业的话,中国的市场准入机会最近有所改善,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保险行业的市场准入一直受到非常大的限制,而相关法规非常有利于中国企业,尤其是在全国各地开设新的分支机构方面。而在汽车行业,你必须开设合资企业,而且如果合资企业从事装配业务的话,那么你在这家合资企业持有的股份不得超过50%。 因此你进入了中国:一方面,中国的经济增长如此之快,各行各业的业务机会都在显著增加;但另一方面,你正在做的业务相对于没有监管限制的情况下真正的潜力只是很小一部分,这些监管限制阻止你获得完全的市场准入,这会令人相当沮丧。我认为,我们目前看到的就是这种喜忧参半的情绪。跨国公司希望中国作为一个自由经济体系运作。 问: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呢? 答:这是一个大问题。其中有些反映了中国有意识的国家政策,特别是在清洁能源领域。在这个领域里,美国在研发方面仍然遥遥领先于中国。美国实验室从事研发,而中国却没有进行这类研发。但是,当你寻求融资,想在美国进行试验及推广时,往往实现不了。你期望美国政府通过实施监管政策来给予支持,但这些政策要么根本不存在,要么就是虽然存在,但必须每年进行续期。还有对未来前景的不确定性,所以你无法把实验室里开发的新技术拿出来,实际创造产品,并将这些产品扩大到具有商业竞争力的规模。 中国说:“到我们这来吧。”我们将提供融资。我们的监管机构将非常迅速地给予批准。我们拥有你使这一切获得预期结果所需要的所有条件,带着你的技术,我们将向你提供市场。 然后你发现什么呢?许多跨国公司已经发现的是,自己的技术通过秘密途径转移到别家企业那里去了,而且被用来与你相竞争,其速度比你原本认为的要快得多。所以,其中有些似乎是一种有意识的国家策略。 再举一个例子,稀土金属,如果你来中国投资设厂的话,你就可以获得中国的稀土金属。这意味着你得把自己的技术引入中国。对于被正确地视为高度机密的技术而言,许多稀土金属都是至关重要的原材料,而由于中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力,跨国公司往往不会把这些机密技术引入中国。中国人说,(限制稀土出口)完全是出于环境保护方面的考虑。(但是)你会确实感受到,其中可能有种更具战略意味的权衡。 在其他一些领域,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很成问题。其原因,跟中国体制内部的职权划分有关,此外还有其他一些诱因促使地方领导人懈怠这方面的工作。中国是个地域性很强的国家,对许多地区而言,他们的比较竞争优势就是仿造,而且在那些地区从事仿冒活动的正是当地的一些主力企业。当地政府有能力包庇这些企业,避免他们因为仿冒而受到各种司法裁定和其他方面的努力而被关闭。这个体制的运作方式使得中央政府在这方面真的没有多少话语权。诸如上海这样的地方拥有开发自有知识产权的公司,因而这些地方确实设有知识产权法庭,而且拥有在知识产权方面获得充分培训的司法人员,但其管辖范围无法扩大到上海以外的那些地区,而那些地区制造的山寨品却能够进入上海市场。 如果你打算起诉仿冒企业,那么你必须向这些仿冒产品的生产地而不是销售地法院提出起诉。但这些企业是当地主要的雇主及纳税人,因此关闭他们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体制必须予以改变。事实上,虽然在国家层面上,中国拥有一套非常出色的知识产权保护规章制度,而且这套规章制度遵循所有主要的国际协议,但在国内,现有体制并不利于严格执法。 问:既然如此,未来跨国公司遭受挫折、面临困难和风险的可能性很高吗? 答:在中国做生意的风险仍然非常大,而且五花八门:有商誉风险;还有政府官员支持本地竞争对手的风险,给你制造无数的麻烦;你的供应链中存在产品掺假的风险。这里风险比比皆是。 尽管如此,这里的机会也是随处可见。跨国公司必须始终考虑风险缓解策略,以及如何抓住机遇的问题。中国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也是经济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之一。这个经济体也存在一系列巨大问题。但在我看来,企业应该善于解决问题。这正是企业存在的价值所在。中国存在的诸多问题等于是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各种商机。 如果说我对在华外企有所担心的话,那就是他们当中很少有人懂得当政治与经济纠结在一起时,这个体制是如何运作的。他们不懂得如何调整策略,来处理中国政治经济的现实——也就是说,中国的政治制度如何与中国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因此,这些跨国公司遭遇到的“意外”远远超过了本应该的水平。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11: | 楼市若崩溃 中国经济会怎样? | |
2011: | 周一综述:美国股市走高,欧洲股市基本 | |
2010: | 好啊好啊:终于等到了不坏的消息了 | |
2010: | love阳光:整理的局面,分批低接等待获 | |
2009: | 转贴WSJ文章,看看华尔街是怎样玩弄股 | |
2009: | 动物世界: “牛哥”的建房和买房记! | |
2008: | 国际局势超级猛文:中俄与美国要大摊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