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阿飛的劍
萬維讀者網 > 茗香茶語 > 帖子
老礁:渭水之濱 -- 小城堂吉訶德
送交者: 老礁 2015年05月05日22:04:47 於 [茗香茶語] 發送悄悄話

渭河是黃河第一大支流,北邊有涇河,渭水清,涇水濁,至今有涇渭分明的成語。《西遊記》中魏徵夢中監斬的龍王就是掌管涇河的。


民間的傳說和演義都說,姜子牙滿腹經綸、胸懷壯志,卻一直到六十多歲還貧困潦倒,做事事事不成,後聽說西伯姬昌禮賢下士,千里迢迢去投奔。去了後卻是用直鈎在渭水邊釣魚,直到釣到了姬昌,為姬昌運籌帷幄伐紂,滅掉了商朝,成就一番大業。我很小時就聽大人講古說,姬昌在渭水邊見到姜子牙,待禮甚恭,封姜子牙為相,請他輔佐。姜子牙居之不疑,甚至讓姬昌為他執鞭趕車。姬昌走了八百步,不肯向前,姜子牙說,天意如此,你為我驅車八百步,我保你周家江山八百年。姜子牙死前囑周武王把他的棺材掛到大殿,何方興兵作亂,將棺材頭對着何方,兵亂自平,一直到周朝八百年後。留下民間的歇後語說,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鈎。而垂釣渭水之濱就成了有韜略,懷大志之士期盼輔佐明君,成就功業的代名詞。我小時候在小城的一個朋友的名字叫渭濱,他恰好就是這類人物。我認識他的時候他就沒有父親,以後他也從來沒提過他的父親。能給兒子起這個名字的父親一定也不一般吧。


認識渭濱是上了初中那一年,那時生活困難餓死人的困苦已逐漸遠去,正常生活開始恢復,小城也有了體育活動,我迷上了打乒乓球。除了學校,小城南街有了一家俱樂部,有一張乒乓球檯,些許圖書。在俱樂部打球認識了渭濱,他家就在俱樂部隔壁。渭濱大概大我三四歲,他球打得很好,是我們這些新人心目中的明星。


時間長了,對渭濱一步步有了愈來愈深的了解。他是‘農民’。一直到中國的今天,‘吃商品糧’的和‘農村戶口’的之間還是有天大的鴻溝。今天經濟多元化了稍有改善,過去‘農村戶口’想跳出農門,改變自己和家族世世代代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宿命難以上青天。農民要想吃商品糧,途徑有三:考上大學(起碼是中專)、當兵提干,或工廠招工。我當時就知道,渭濱失學了。他在上初中時趕上‘三年自然災害’經濟收縮調整,被‘動員’退學了。那時我正上小學,我們班的班長也被退學了。我不知道當時哪些人退哪些人不退的原則是什麼。現在想想,被退的人不外乎出身不好、家庭經濟條件差,或什麼也不是,就是班主任老師不喜歡吧。


也就是說,渭濱面前沒有升學的路,也從沒聽他說過去當兵。他的年齡還相當,或許是家裡出身有問題吧。那時我們小城也沒有工廠,不會有機會招工。這樣,渭濱就是要一輩子當農民了,他家有守寡的繼母和同父異母的小妹妹,他要下地幹活掙工分養活這個家。我上學下學都碰上過渭濱戴個破草帽,扛着鋤頭下地或從地里回來。之前縣裡舉行過乒乓球比賽,排出了名次,但渭濱沒有參加,因為他是農民沒資格。在俱樂部我見他和全縣排名第二的打起來互有輸贏。


在當年不到萬人的小城,除了縣直機關,只有很少一些單位的人吃商品糧,有銀行、國營商店、劇團,和一個小縫紉社,其餘的都還是農民,屬城關鎮人民公社。城關公社的農民要比鄉下的農民還苦,因他們地少,貧瘠,沒有經濟作物。渭濱就是這樣的農民。


慢慢的,除了打球,渭濱開始給我談他讀過的書,和他的理想。他涉獵諸子百家,但最關注的是經世致用的學問,崇尚管仲樂毅,嚮往如蘇秦張儀去六國合縱連橫,期待有劉玄德三顧請他出山,運籌帷幄,致君舜堯。我那時還是剛上初一的小屁孩,剛看完三國水滸西遊記,在偷着找大紅袍小五義一類的書看。對渭濱的志向,不管是嘲笑還是仰慕,我都還遠遠的夠不着。我不知道渭濱是在什麼地方找到這些書看,和何時有了這種志向的。他家我去過,影徒四壁,沒見過一本書。他的繼母是個目不識丁的農婦。俱樂部的書不多,且都是現代書,縣城倒是有家小圖書館,我初二時在那兒借過李劼人的《死水微瀾》。渭濱對現代的事也不陌生,他給我講高崗一把匕首自殺,我那時是第一次聽到高崗的名字,我問他端詳,他給我講高崗與劉少奇、周恩來的爭權,那時是6465年。


渭濱有兩個小時候一起長大的朋友,拿北京話叫‘發小’。一個念完了高中,一個因家貧高中沒能畢業,渭濱初中退學。那兩個我都在俱樂部見過,他們去借書看。高中生在當時算不得了的學歷,那個高中畢業的做了大隊的文書,算是有了着落,渭濱守着他的夢,那個高中沒畢業的苦無出路,決定到新疆去闖。新疆建設兵團缺人,對盲流過去的內地人睜眼閉眼,只要肯吃苦幹活,又甘居正式職工之下就留下。臨走時三個人話別,要走的就發了對體制、對基層幹部胡作非為的牢騷。做文書的只算沾半個體制的邊,卻翻臉呵斥,並放言一封文書就能斷了這個要去新疆者的生路。渭濱拍案而起,疾言痛斥,與這個文書發小割席斷義。可渭濱一家還要一直在這個文書所在的管制下討生活的呀。


65年我上完初二全家搬離了小城,我和渭濱一直保持通信,他也是我唯一寫信的人,現在全忘了當時我們在信上寫過些什麼。後來又見時他告訴我,他時常湊不出給我寄信的八分郵票錢。


67年7月,離開兩年後我又回到過小城。那時家父被打成黑幫從家裡拉走,去向生死不明。我家所在單位是一派據點,風傳另一派要來強攻。家母怕我們出事,要我帶着兩個弟弟和兩個妹妹逃難。天下之大,肯收留我們的只有我們家原來的保姆。我一歲時老太太到我家,把我們兄弟姊妹五個帶大。我們管老太太叫娘,和她的親情和她對我們的威嚴都超過親媽。66年破四舊老太太被紅衛兵趕回了位於小城的老家。2000年後老太太去世,我在海外,我的弟弟妹妹給老太太辦了喪事,他們四個披麻戴孝跪在當街送靈,雇的響器班子繞城三匝,吹吹打打送靈柩上路。這是題外的話。


67年這次的渭濱神采飛揚。他到縣農機公司了,雖然是臨時工。農機公司的頭兒是一個轉業軍人,在地方沒有根基,面對文革的亂局完全無法應對。不知是別人向他舉薦了渭濱,還是他自己結識的,他給了渭濱工作,渭濱成了為他操控一切的人。渭濱跟我說,他到了單位,馬上拉起一個造反戰鬥隊,死保這個經理。他的這個戰鬥隊與縣裡其它幾個大單位的群眾組織結盟,渭濱辯才無礙,在全縣所謂三十六個左派組織的辯論會上舌戰群雄,將他們這一派打造成了小城一支很有影響的力量。可惜這個時間甚短,不久他們這一派掛靠的上邊組織在全省落敗,覆巢之下,渭濱又回到了他的原點。這是渭濱這一生中唯一一次‘輔佐明主,施展匡時濟世抱負’的實踐,當時他心裡想的該是例如逐鹿中原、六合諸侯、出祁山三國爭霸的事跡吧,但事實上他的戰場只有小城那麼大,他所輔保的只不過是一個科級小幹部,並且一下就失敗了。


68年春天的一天,渭濱將電話打到了我家的大院,他說他到了我所在的城市,我去見了他。他已被農機公司開了,但顯得信心滿滿。他說他認識了一個高乾子弟,家世背景人家密不相告,說還有兩個更高的高幹的女兒追求他,他無法定奪且誰也不敢得罪,躲了出來。這一聽就是騙人的鬼話,經過文革,我那時已不是吳下阿蒙了,但卻不知道如何對渭濱點破。渭濱招待這人在他家住下。這次是帶渭濱的母親到市里看病,說這個高乾子弟找了關係,子宮肌瘤手術做得很成功。渭濱那時大概徹底被他對他的理想的追求的夢蒙蔽住了。


以後我插隊,當民工修鐵路,一直到73年才又見到渭濱,我路過小城,渭濱坐在十字街東下坡的一家小鐘錶修理店門口。我問他這些年過得怎麼樣,他說他剛出來,我問從哪兒出來,他說‘大院’,‘大院’就是監獄。我驚秫,問他為何,他說別人舉報他窩藏逃犯。我一聽就知是那個‘高乾子弟’了。渭濱說,事發前他正要到銀行去做臨時工,因銀行要用他參加乒乓球比賽。在獄中被吊起來拷打,打斷了他的肩胛骨,右臂再也抬不起來了。


以後見到一個不相干的人,當做社會新聞說起了渭濱入獄的原因,說得很不堪。說渭濱在家裡挖了一個地窖,窩藏了一個逃竄犯,供他吃,供他喝,這人還是個大種豬。


臨別,我告訴渭濱,我要遠行,我會永遠念着他。渭濱說,你安心地走你自己的吧,話語和神情都飽含着希冀和寄託,可我也能感到一絲他相比自己悲慘命運的失落。


九十年代國內掀起新的經濟大潮,按渭濱的學識和能力,及為人的俠義,他會拋棄自己的夢,投身經濟大潮中,操練下陶朱的學問,謀取富貴嗎?要是能再見渭濱,我不知道我期望見到的是富甲一方的企業家,還是依然落拓的失意者。我真的不知道。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4: 據說又要焚書坑儒了,三留一,你留哪一
2014: 余光中:朋友四型
2013: 大家看看這個,覺得人家講的有沒有道理
2013: 還差兩萬多張票,加油啊!給朱令一個公
2012: djl請進,
2012: 說走就走了
2011: ladybug:英國:別來無恙(四)牛津劍
2011: 最近連着提出了三個理論,而且用途特別
2010: km:美國執法有問題則是確證無疑的
2010: 雲易:美國逸事:閒聊美國的性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