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阿飛的劍
萬維讀者網 > 茗香茶語 > 帖子
淨界法師: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十二)(滿滿的都是竅訣)
送交者: pifu01 2021年09月30日08:39:52 於 [茗香茶語] 發送悄悄話


  己二、對治心沉浮病修止觀(對治初心之昏沉、浮動)

  二、對冶心沉浮病修止觀行者於坐禪時,其心暗塞,無記瞪瞢;或時多睡,爾時應當修觀照了。若於坐中,其心浮動,輕躁不安,爾時應當,修止止之。是則略說對治心沉浮病修止觀相。但須善識藥病相對用之,一一不得於對治,有乖僻之失。

   沉的相貌:行者於坐禪時,內心黑暗閉塞,失去明了心,內心不思善亦不思惡(無記),或內心之所緣境,迷糊不清(瞪瞢);時間久後,習久成性,一打坐則睡,此時應當修觀對治沉相。

   浮的相貌:若於坐中,內心浮動,分別思惟太過,而輕躁不安,此時應當,修止止此分別心(浮),心於佛號,專一安住,心於佛號,相續安住,心於佛號,無分別住。

   須善識藥(止觀)病(沉浮)相對用之,若不能對症下藥,有偏差之失。

  己三、隨便宜修止觀(視個人之方便修止觀,以對治心之沉浮)

  三、隨便宜修止觀:行者於坐禪時,雖然對治心沉故,修於觀照,而心不明淨,亦無法利,爾時應當試修止止之。若於止時,即覺身心安靜,當知宜止,即應用止安心。若於坐禪時,雖為對治心浮動故修止,而心不住,亦無法利,當試修觀。若於觀中,即覺心神明淨,較然安隱,當知宜觀,即當用觀安心。

  是則略說隨便宜修止觀相。但須善約便宜修之,則心神安隱,煩惱患息,證諸法門也!

   隨便宜修止觀:依各人的方便事宜修止觀。

   行者於坐禪時,為對治心沉而修觀,處修觀不能使心明淨,得不到法利,此時應當試修止止之。若於止時,即覺身心安靜,當知宜止,即應用止安心若於坐禪時,為對治心浮動雙修止,若心仍不住,亦無法利,當試修觀。若於觀中,即覺心神明淨,較然安隱,當知宜觀,即當用觀安心。

   心浮動多是由於心不能安住於佛號,而跑到熟境界(無量劫中特別貪愛的境界),內心有煩惱活動,若煩惱非常粗重,修止無法止之,此時則必須先放掉所緣境(佛號),而轉修四念處(修觀)對治之,觀察五蘊境界為不淨、苦、無常、無我,以此四種智慧,破除煩惱妄想。

   須善依各人的方便事宜修,則心神安隱,煩惱患息,證諸法門也!

   修行人慾在心地上下功夫,靜心面對煩惱之時,必須解行並重,一方面修止觀,另方面多學習古德的開示,才知道修行之路應如何走,自己摸索的路不一定正確,也未必比古德所開示之路快,故應老實依教修行,不應自做聰明,否則易出差錯。

 

  己四、對治定中細心修止觀(對治邪見)

 

  四對冶定中細心修止觀:所謂行者先用止觀,對破粗亂,亂心既息,即得入定;定心細故,覺身空寂,受於快樂。或利便心發,能以細心,取於偏邪之理!若不知定心止息虛誑,必生貪着。若生貪着,執以為實。若知虛誑不實,則愛見二煩惱不起,是為修止。雖復修止,若心猶着,愛見結業不息,爾時應當修觀,觀於定中細心,若不見定中細心,即不執着定見,若不執着定見,則愛見煩惱業,悉皆摧滅,是名修觀。

  此則略說對冶定中細心修止觀相。分別止觀方法,並同於前,但以破定見微細之失為異也!

   前面二科為對治“粗”心(浮沉);而此科所言為定中“細”心的狀態。

 

   定中的病相:行者先用止觀,對治粗亂,經止觀調伏亂心,即得入定;禪定之心境較微細,因此於禪定中覺身空寂(未到地定),內心受於快樂(初禪)。或內心銳利玲巧(利便心發),達到九心住的等持之後,不再昏沉、掉舉,內心則可明靜不動,猶如止水,一切萬法皆於中顯,誤以為此即涅槃,一切萬法皆是生住變異,身體四大亦會成住壞空,唯有明了心是不生不滅,因此誤以為此即涅槃(自信止,偏邪之理),殊不知明靜不動之心,仍是自信的執着,並非有真實自我。若不知定心止息虛誑,必生貪着。若生貪着,執以為實,誤以為此即真如涅槃。若知虛誑不實,則愛見二煩惱不起,是為修止。雖復修止,內心仍然愛着,愛見結業不息,此時應當修空觀,觀此明靜不動之心(定中細心),只不過是因緣所生法,藉由修止的因緣而成就,既然是造作而有,當然亦可被破壞,此時不見定中細心有自信可得,即不執着定見,內心安住於畢竟定,則愛見煩惱業,悉皆摧滅,是名修觀。

 

   【釋禪波羅蜜】指出未修止觀之人,內心粗重散亂,若每日有一定課修止修觀,內心則逐漸由散亂趨向專注寂靜,最初仍在欲界定(內住、等住、安住、靜住、寂靜…….等持等九個次第),達到欲界定“等持”(九心住)之時,將會感到身體若有若無,如雲如霧,內心輕鬆,但無三昧樂,必須經很長的時間,繼續用功,才可由九心住達到未到地定,“覺身空寂,受於快樂”,此時有殊勝的三昧樂。再繼續用功,則很快可達初禪。

   「識(身體)障未到,信(煩惱)障根本」身體最容易障礙未到地定,到了未到地定,則覺身空寂,身體不再障礙;煩惱最容易障礙初禪,故必須修不淨觀、無常觀、無我觀……。故真正證得初禪之人,由禪定出來,即使見到五欲煩惱,內心仍不為所動,如石壓草。若由禪定出來,見五欲境界,仍有煩惱,則未證得初禪。

   很多得高深禪定者,由於在禪定中,認為此明靜不動之心即是涅槃,殊不知此禪定境界仍藉因緣而有,經由一次一次修止的因緣,而顯現出禪定境界,而非真如流露,既有生,便有滅,經八萬大劫失其禪定後,往往會毀謗正法,認為“我明明得到涅槃,為何會失去此禪定境界?”,因而毀謗世上根本無涅槃,佛陀打妄語,因而臨命終時墮三惡道。殊不知此禪定不過是無明所變現出之幻象,虛誑不實。

   由此可知,於定中對治邪見之法,主要為修空觀。

 

  己五、為均齊定慧修止觀(調和定慧)

  五為均齊定慧修止觀:行者於坐禪中,因修止故,或因修觀,而入禪定。雖得入定,而無觀慧,若無觀慧,是為痴定,不能斷結;或觀慧微少,即不能發起真慧,斷諸結使,發諸法門,爾時應當修觀破析。若於定中,智慧開發,則定慧均等,能斷結使,證諸法門。

  行者於坐禪時,因修觀故,而心豁然開悟,智慧分明,而定心微少,心則動散,如風中燈,照物不了。不能出離生死,爾時應當復修於止,以修止故,則得定心;如密室中燈,即能破暗,照物分明。是則略說為均齊定慧二法修止觀也。

  行者若能如是於端身正坐之中,善用此五審修止觀意,取捨不失其宜。當知是人善修佛法;能善修故,必於一生不空過也!

   此科亦是屬於細心的狀態。

   由於各人過去所栽培善根不同,有些人雙腿一盤,很快即能於所緣境無分別住,達到寂靜的狀態,但是卻不能分別法意,由於過去止的善根強,慧的善根弱;有些人非常能夠分別法意,智慧很高,但靜不下來,由於過去的觀慧強,止的善根弱。智者大師則強調定慧均等。

   行者於坐禪中,或因修止,或因修觀,而入禪定。若雖得入定,而無觀慧,不明了無常無我之理,此為痴定,猶如死水,死水不藏龍,不能破壞無明,不能斷煩惱(斷結);或雖有觀慧,但力量薄弱,即不能發起真實無漏智慧,斷諸結使,發諸法門,此時應當修觀破析,即一面修止,一面讀誦大乘經典,例如【金剛般若經】【法華經】【楞嚴經】等,幫助修空觀。若於定中,加強開發智慧,使令定慧均等,能斷結使,證諸法門。

   一般初學者人多修止入定,較少數人則是修觀入定,智者大師則為修觀入定。

   一般人宿世止善根較強,觀慧較弱,因此必須多讀誦大乘經典,幫助修空觀。

   行者於坐禪時,由於過去智慧善根深,又因修觀故,而對無常無我之觀念豁然開悟,智慧分明,例如聞一句話,便能生起無數的法意,於心中常生智慧。但若定心微少,心則浮動散亂,此種智慧猶如風中燈,照物不了,不能見諸法實相,不能出離生死,此時應當復修於止,以修止故,則得定心(至少要得未到地定);如密閉無風之室中燈,即能破暗,照物分明。

   譬如欲用刀(智慧)砍斷毒樹(無明),若令一小孩(無禪定之人)去砍毒樹,則力量不夠,若令大人(有禪定之人)砍之,則不多久就可砍斷,因此定慧必須均齊

   行者若能如是於端身正坐之中,善用此五種修止觀之內容,適當取捨不失其宜,則此人善修佛法;能善修故,必於一生不空過也!

   佛法特別讚嘆人之果報,諸天雖樂,但於快樂境界中,不易靜下心,亦無出離心,而干擾修行;三惡道太苦惱,雖有出離心,但由於苦惱逼迫太甚,示無法靜下來修止修觀;畜牲亦無法修行,除非畜牲之果報盡了,才能修行;唯有人才能修行;故佛法特別讚嘆人身難得,故不應令一生不空過也。

   若以人身一生布施而升天,天的果報享盡後,終必墮落,此生亦是空過。故應「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應多在心地上下功夫,若僅布施持戒,則雖能升天享樂,享盡終必墮落,與原來無異,此人天果報,只不過是暫時的,有欺誑性。因此佛陀於經論中別讚嘆止觀之功德,例如【金剛經】云:「若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供養恆河沙諸佛,其功德比不上受持金剛經四句偈」,由此可知,以散亂心修善業,其果報可被破壞,不隨順心解脫分,必須修止修觀(例如金剛經四句),開發清靜之功德,向於聖道,解脫生死,此為真“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


  戊二、歷緣對境修 分三:初總標述義。 二、別明修法。

  三、結示勸修。 今初。

  己一、總標述義

  複次:第二明歷緣對境修止觀者:端身常坐,乃為入道之勝要,而有累之身,必涉事緣,若隨緣對境而不修習止觀,是則修心有間絕,結業觸處而起,豈得疾與佛法相應。若於一切時中,常修定慧方便,當知是人必能通達一切佛法。

  云何名歷緣修止觀?所言緣者,謂六種緣:一、行。二、住。三、坐。四、臥。五、作作。六、言語。

  云何名對境修止觀?所言境者,謂六塵境:一、眼對色。二、耳對聲。三、鼻對香。四、舌對味。五、身對觸。六、意對法。

  行者約此十二事中修止觀,故名為歷緣對境修止觀也。

 

   每日有一定課,端身常坐,修止修觀,乃為入道之勝要,而眾生之色身,為業力所召感的有累之身,必定會受干擾(必涉事緣),例如有時生病,有時需要吃飯睡覺,因此而使止觀中斷,若隨緣對境而不修習止觀,則修止觀之有間斷,煩惱業力隨處而起,不能與佛法相應。若於一切時中,常修止觀(定慧方便),當知是人必能通達一切佛法。

 

  己二、別明修法

  庚一、歷緣修止觀

  一、行者,若於行時,應作是念:我今為何等事欲行。若為煩惱所使及不善、無記事行,即不應行;若非煩惱所使,為善利益如法事,即應行。云何行中修止?若於行時,即知因於行故,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了知行心及行中一切法,皆不可得!則妄念心息,是名修止。云何行中修觀?應作是念:由心動身,故有進趣,名之為行。

  因此行故,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即當反觀行心,不見相貌,當知行者及行中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修觀。

   一般人不可能於佛堂中端身常坐,有時必須活動,出外辦事,修行人於活動之前,必須要審查「我今天為何要做這些事?」因地發心是否正確?是否只是為隨順各人的煩惱而行?若為煩惱所使及不善、無記事行,即不應行;若非煩惱所使,為善利益如法事,即應行。

   審查因地發心【金剛經】中強調審查因地發心之重要,「若菩薩以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金剛般若之空性,必須與善法相應,才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謂善法?動機是善則是善法,例如父母打罵子女,雖現兇惡之相,但動機是善,即是善法。若為增長各人之私慾,則為惡法。

   如何於行中修止?若於行時,例如走路、開車之時,因有行之緣故,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出現,必復了知“行心”及“行中一切法”,皆假藉因緣而有,皆不可得!體會一切法皆為畢竟空,則妄念心息,是名修止(體真止)。

   如何行中修觀?觀察能分別之心,亦是畢竟空,應作是念:由心動身,心先作意「我現在要去紐約辦事」,心為業主,而有身體的進趣,名之為行。

   因有行故,則遷動一切煩惱善惡等法,即當反觀行心,不見相貌,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當知行者及行中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修觀。故天台宗提出「一空一切空」,凡夫由於自信止堅定,剛開始修空,極不容易,必須於寂靜中、佛堂中、甚至藉大眾威德攝施下,才能建立“空”的觀念,待建立空的觀念後,才能於行住坐臥中,將所覺悟空的道理,融入各種不同的境界。

  二、住者,若於住時,應作是念:我今為何等事欲住。若為諸煩惱及不善、無記事住,即不應住:若為善利益事即應住。云何住中修止?若於住時,即知因於住故,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了知住心及住中一切法,皆不可得!則妄念心息,是名修止。云何住中修觀?應作是念:由心駐身,故名為住,因此住故,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則當反觀住心,不見相貌!當知住者及住中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修觀。

   於站住時,應作是念:「我今為什麼要站在這裡?」。若為諸煩惱及不善、無記事而站在這裡,即不應站在這裡,應加緊用功、拜佛……;若為善利益事即應住,例如站在這裡為人說法。

   如何住中修止?若於住時,即知因於住故,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了知住心及住中一切境界,皆如夢如幻,皆不可得!內心安住於畢竟空,則妄念心息,是名修止。

   如何住中修觀?應作是念,由心駐身,故名為住,因此住故,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則當反觀住時之分別心,覓心了不可得!當知住者及住中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修觀。

  三、坐者,若於坐時,應作是念:我今為何等事欲坐。若為諸煩惱及不善無記事等,即不應坐;為善利益事,則應坐。云何坐中修止?若於坐時,則當了知因於坐故,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而無一法可得!則妄念不生,是名修止。云何坐中修觀?應作是念:由心所念壘腳安身,因此則有一切善惡等法,故名為坐。反觀坐心,不見相貌!當知坐者及坐中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修觀。

   於坐時,應作是念:「我今為何坐在此處?」若為隨順諸煩惱及不善無記事等,即不應坐;為善利益事(如坐着為人說法),則應坐。

   如何坐中修止?若於坐時,則當了知因於坐故,外在、內心所有一切煩惱善惡境界,皆畢竟空,而無一法可得!則妄念不生,是名修止。

   如何坐中修觀?應作是念:由心所念壘腳安身(跏趺坐),因此則有一切善惡等法,故名為坐。反觀此念坐之分別心,不見相貌!當知坐者及坐中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修觀。

 

  四、臥者,於臥時應作是念:我今為何等事欲臥。若為不善放逸等事,則不應臥;若為調和四大故臥,則應如師子王臥。云何臥中修止?若於寢息,則當了知,因於臥故則有一切善惡等法,而無一法可得!﹁則妄念不起,是名修止。云何臥中修觀?應作是念:由於勞乏,即便昏暗放縱六情,因比則有一切善惡等法,即當反觀臥心,不見相貌!當知臥者及臥中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修觀。

   修行疲倦,時於臥時應作是念:我今為何等事欲臥。若為不善放逸等事,則不應臥;若為調和四大故臥,則應如師子王臥(吉祥臥)。臥並不是馬上入睡,應於臥前修止觀。

   如何臥中修止?若於寢息,則當了知,因於臥故則有一切善惡等法,而無一法可得!則妄念不起,是名修止。

   如何臥中修觀?應作是念:由於勞乏,即便昏暗放縱六情,失明了心,無法都攝六根,因比則有一切善惡等法,此法皆因心昏暗放縱而有,即當反觀臥心(能睡之心),不見相貌!當知臥者及臥中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修觀。

  五、作者,若作時應作是念:我今為何等事欲如此作。若為不善無記等事,即不應作;若為善利益事,即應作。云何名作中修止?若於作時,即當了知,因於作故,則有一切善惡等法,而無一法可得!則妄念不起,是名修止。云何作時修觀?應作是念:由心運於身手造作諸事,因此則有一切善惡等法,故名為作。反觀作心,不見相貌!當知作者及作中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修觀。

   作時應作是念:「我今為何等事欲如此作?」為何要出坡?為何要做這些事?若為各人私慾、不善無記等事,即不應作;若為公為眾為善利益事,即應作。作並不是做事而已,而必須在作中修止觀。

   如何名作中修止?若於作時,即當了知,因於作故,則有一切善惡等法,而無一法可得!則妄念不起,是名修止。

   如何作時修觀?應作是念:觀察能作之心,畢竟空寂,由心運於身手造作諸事,因此則有一切善惡等法,故名為作。反觀作心,不見相貌!當知作者及作中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修觀。

  六、語者,若於語時,應作是念:我今為何等事欲語。若隨諸煩惱,為論說不善無記等事而語,即不應語;若為善利益事,即應語。云何名語中修止?若於語時,即知因此語故,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了知語心及語中一切煩惱善不善法,皆不可得!則妄念心息,是名修止。云何語中修觀?應作是念:由心覺觀,鼓動氣息,沖於咽喉唇舌齒齶,放出音聲語言,因此語故,則有一切善惡等法,故名為語。反觀語心,不見相貌!當知語者及語中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修觀。

   人與人溝通必須說話,必須於說話前,作是念:「我今為何等事欲語?」若為隨順諸煩惱,為論說不善無記等事而語,即不應語;若為善利益事,即應語。

   如何名語中修止?若於語時,即知因此語故,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了知語心及語中一切煩惱善不善法,皆不可得!則妄念心息,是名修止。

 

   云何語中修觀?應作是念:由心覺觀(覺,粗分別;觀,細分別),由於名言分別,鼓動氣息,沖於咽喉唇舌齒齶,放出音聲語言,因此而語。因此語故,則有一切善惡等法,故名為語。反觀語心,不見相貌!當知語者及語中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修觀。

  如上六義修習止觀,隨時相應用之,一一皆有前五番修止觀意,如上所說。

   修行人於行、住、坐、臥、作作、語之中,必須將於靜中所栽培之道與所遇境界融匯。智者大師於此特別強調修空觀,凡夫難免要行、住、坐、臥、作作、語,必須與道相匯,才能成就聖道。

 

  庚二、對境修止觀(對六塵境修止觀)

  次六根門中修止觀者:一、眼見色時修止者,隨見色時,如水中月,無有定實!若見順情之色,不起貪愛;若見違情之色,不起瞋惱;若見非違非順之色,不起無明及諸亂想,是名修止。云何名眼見色時修觀?應作是念:隨有所見,即相空寂!所以者何?於彼根塵空明之中,各無所見,亦無分別,和合因緣,出生眼識,次生意識,即能分別種種諸色,因此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即當反觀念色之心,不見相貌!當知見者及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修觀。

   針對六塵境修止觀,六根門中修止觀者:

  一         眼見色時修止者:隨見色時,不論美醜,如水中月,無有定實!若見順情之色,不起貪愛;若見違情之色,不起瞋惱;若見非違非順之色,不起無明及諸亂想,是名修止(此亦屬體真止)。如何名眼見色時修觀?應作是念:隨有所見,即相空寂!色塵之出現,必須要有根、空間、光明,於此根、塵、空、明之中,若各自獨立,則各無所見,亦無分別,根塵空明和合因緣,則出生眼識,之後生意識,即能分別種種諸顏色、美醜,因有分別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此時當反觀念色之心,因緣而有,必須假藉根塵空明之因緣,才有眼識,進而意識,並無真實相貌!當知見者及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修觀。

  二、耳聞聲時修止者:隨所聞聲,即知聲如響相。若聞順情之聲,不起愛心;違情之聲,不起瞋心;非違非順之聲,不起分別心,是名修止。云何聞聲中修觀?應作是念:隨所聞聲,空無所有!但從根塵和合,生於耳識,次意識生,強起分別,此即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故名聞聲。反觀聞聲之心,不見相貌!當知聞者及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修觀。

   此理同前。

  三、鼻嗅香時修止者:隨所聞香,即知如焰不實。若聞順情之香,不起着心;違情之臭,不起瞋心;非違非順之香,不生亂念,是名修止。云何名聞香中修觀?應作是念:我今聞香,虛誑無實!所以者何?根塵合故,而生鼻識,次生意識,強取香相,因此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故名聞香。反觀聞香之心,不見相貌!當知聞香及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修觀。

   此理同前。

  四、舌受味時修止:隨所受味,即知如於夢幻中得味。若得順情美味,不起貪着;違情惡味,不起瞋心;非違非順之味,不起分別意想,是名修止。云何名舌受味時修觀?應作是念:今所受味,實不可得!所以者何?內外六味,性無分別。因內舌根和合,則舌識生,次生意識,強取味相。因比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反觀緣味之識,不見相貌!當知受味者及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修觀。

   此理同前。

  五、身受觸時修止者:隨所覺觸,即知如影,幻化不實!若受順情樂觸,不起貪着;若受違情苦觸,不起瞋惱;受非違非順之觸,不起憶想分別,是名修止。云何身受觸時修觀?應作是念:輕重冷暖澀滑等法,名之為觸;頭等六分,名之為身。觸性虛假,身亦不實,和合因緣,即生身識,次生意識,憶想分別苦樂等相,故名受觸。反觀緣觸之心,不見相貌!當知受觸者及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修觀。

   頭等六分:指頭一分、身體一分、雙手二分、雙腳二分,合為六分。

 

  六、意知法中修止觀相,如初坐中已明訖。

  自上依六根修止觀相,隨所意用而用之,一一具上五番之意,是中已廣分別,今不重辨。

   前面所述五番修止觀,皆針對意根,故不再加以說明。

   智者大師在「歷緣對境修止觀」中強調,當面對境界因緣之時,不改變外在的因緣,而是要改變現前一念心。所謂「智者除心不除境,愚者除境不除心」。欲改變現前一念心,必須離開假名假相假用的境界,用靜中所栽培的道理,攝持此一念心,使令從假入空,此即除心不除境。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0: 要壞事。沒發現終南山道士出現在習近平
2020: 俺也要做劉少奇,叛徒內奸工賊都他媽的
2019: 鹹濕老光棍SB2009,7X24泡在不同的網站
2019: 祖國有沒有年齡?
2018: 著名作曲家王立平老先生作品北美巡迴演
2018: 慶祝國慶唱手《口是心非》
2017: 歌唱祖國: 獨立自由是我們的理想
2017: 氣沖霄漢!歡迎明導師批評指正。嘿嘿
2016: 國慶節,我們放長假一周,歐也
2016: 偉大祖國繁榮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