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阿飞的剑
万维读者网 > 茗香茶语 > 帖子
成功经验造成的认知缺陷
送交者: 云乡客 2024年05月19日13:51:19 于 [茗香茶语] 发送悄悄话

我一直认为,相声《小偷公司》结尾的一句“经验主义害死人啊!”是一个响亮的包袱,寓意深长。我相信观众们听到这一句话都会发笑,如果细心观察,身边尽有不少现成的事例。

我的一位表亲,年近花甲,一直生活在广东的一个县级市。少年时期生活艰困,兄弟两靠摆摊卖零食帮补家计。八十年代凭籍亲友帮扶,集资开了一个小作坊,生产建筑用的五金小件,赚了一点钱。最近二十多年转行制衣,专门生产中低档棉质睡衣,面向国内市场,效益甚好。这些年除了置办厂房,门店,还在市里一个有相当档次的屋苑买了几套商品房。去年我们到他家做客,他颇为自豪地说,这个大发展商开发的楼盘已经建到第三期,他们总共买了六套,现如今,与他们熟稔的朋友都戏称他的媳妇为“六套嫂”。我一方面为他高兴,另一方面不无担忧地提醒他,当地的租金回报与投入不成比例,房地产市场也有下行的趋势,加上可能实施的房产税这些潜在的负面因素,把资金投放到房产上未必是明智之举。看他一派不以为意的态度,我想他或许游刃有余,也就不多说。某天晚饭后,他带我们到他的制衣工场参观。是那种作坊式的工场,共有三层,一层制衣,两层储放物料和成品,夜班工人正在热火朝天地忙活,确实生气勃勃。

我们坐下来喝“功夫茶”聊天,老表忽然间提到想把工场的规模再扩充一下,我听了不禁一愣,毕竟那两天言谈间得知他的经营状况是货销得很好,资金回笼却不顺畅,于是把我对国内经济前景的看法与他细细讲了,建议他再做做调研,切莫轻率行事。他又是不以为然地说了一句“该拼的时候还是要拼一拼,”这话一出,我又不好说什么了。

最近国内亲友告知,我的那位老表近期四处调头寸,不知是有大动作抑或手头紧,问我是否知情?我说对此一无所知,无可奉告。回想当日的交谈,我觉得我的那位老表,可能由于过往的成功经验,形成一种思维定式,从而造成某方面的认知缺陷,对市场趋势缺乏客观理性的分析。如果真是那样的原因使他陷入债务危机,那就太可惜了!

说到认知缺陷,最近网上看到的一个帖子也是很典型的例子。一位现年 34 岁,国内互联网“大厂”的白领被裁员,令他纠结的是,如何处置 300 万房贷的房产。他的家庭状况是,他们夫妇有两个孩子,太太也是全职雇员,被裁员之后,找到工作之前,全靠他的太太那份工资维持生计。经过几天的思考,他最终决定还是要“保房子”,他的思路是,如果现在把房子卖出,实亏 100 万或更多。其次,这套房子是学区房,老大明年上小学,有实际需求。再者,这套房是他心灵的依托,舍不得!最重要的是,觉得自己还年轻,还可以搏一搏。

这个帖子下面有不少留言,各抒己见,也有各种建议,却不知对当事人有没有帮助。我想就这起事件谈谈我的看法。根据当事人的自述,只见当事人做出“保房子”的决定时,基本上只考虑到情况会朝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不见他谈及其他避险方案。估计他并没有考虑到,万一他找不到工作,或者找到的工作收入较原先相差很多的时候,他们两口子的总收入是否足以维持生活需求并还房贷。如果无法还房贷,房子终归还是保不住,到时再割肉,可能亏损更大。

当年我在香港的时候,朋友中有一位长袖善舞的潮籍商人,他的座右铭是“有哩置,无哩弃”意思是手头充裕的时候不妨置业或扩充,资金紧的时候就要大刀阔斧地减负,力保不失。这个道理并不深奥,问题是知易行难,很多人在逆境的时候,往往抱着“再看看”的心态,然后越陷越深,这就是所谓的认知缺陷,分析个案的时候,只参考过往成功的经验值,忽略或漠视客观环境的实际因素,因此进退失据。

经验来源于实证,结合理性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更好的判断,如果反过来成为认知缺陷,可就适得其反了!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23: 战国F4: 历史上最牛看门人
2023: 一個母親:兒女自私,我必自私,我放棄
2022: 初步内定新常委的传言靠谱
2022: 前世今生论 (十五) 结论--科学从未证
2021: 以巴停火的最大障碍 - 内塔尼亚胡
2021: 馬天麟: 甲骨藝術書畫“馬雲化騰行傳”
2020: 李飞飞是谁啊?
2020: 超级反共的Rubio选为参议院情报委员会
2019: 对芦笛文章的评论:
2019: 华为的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