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安瀾:怎麼樣寫作?
也許我對文學方面的話題關注的多,訂閱號裡面向我推送的多是此類話題。隨手截幾個圖,三個題目中有兩個是文化類話題,微信方面不知道,他們的精準推送,我很少點開來看,我只是看一些文化方面的時事,對於一些歷史內容,文學內容,大多是胡說八道似是而非不咸不淡,對於不看書的小白來說,收穫這些二手、三手知識,豐富一下自己碎片化的知識貯存,也無不可。我還看到,訂閱號里,還有教人《如何寫作》《如何投稿》《如何加入作協》《如何容易通過編輯的審稿》等等之類的話題,看這些個,我總會產生無可名狀的滋味和不適。
晚飯的時候,正巧看到崔永元邀請吳江的特級教師管建剛在小學生家長面前教授小學生如何寫好作文的話題。管老師說小學生是情緒寫作,中高學生是知識寫作,大學生是思想寫作,管老師還拿了賈平凹《費都》陳忠實《白鹿原》還有蘇童的一本書來印證。這段視頻我也沒看完,覺得“圖樣圖森破”,小學生心靈純真,文字清澈見底,但不要忘了,現在是應試教育,你不得不按照這個模式來寫作文,在應試教育下,思想內容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文字流暢傳承起合結構合理,邏輯條分縷析絲毫不亂。但如此之下,那些有天才的小傢伙,在長年累月如此洗腦教育下,很難寫出思想上、文筆上縱橫恣肆、揮灑自如的好文章。小學6年,初、高中6年,大學4年,在人生最金貴可塑性最強的這16年裡,在應試教育的桎梏下,在思想正確的要求下,孩子們從娘胎裡帶出來的那僅有的一線天真、青澀的文學才能,9.99%的人都消磨殆盡了。所以,崔永元這一期視頻題標題為《救救孩子》。我理解小崔的苦衷,與其“救救孩子”,不如“救救教育”。但話要說過來,你要麼帶孩子脫離應試教育的環境,否則,你讓孩子本真寫作,孩子還有活路嗎。
互聯網時代,人人都可以敲鍵盤,人人都可以寫兩筆,也可以說人人是作家。但在碎片化的時代,社會的誘惑力太多,人很難凝心靜力看一本書,社會節奏快了以後,餘暇時間也是碎片化的,這樣的情況下,很難養成長年累月的閱讀習慣,沒有閱讀,哪來提升自己的思考、哪來提升自己的才情。人提升才情靠兩端:一通過閱讀觸類旁通;二在通過閱歷增長來觸類旁通。閱讀一本書,要有所得,必然要記一些讀書心得,所謂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人只有通過大量的閱讀,自己的才情才能得以豐贍,才可能登堂入室;反之,任何大作家,縱然你才情豐沛到十斗,總有耗盡的時候,反正我不相信有終身不讀書的文學大家。
訂閱號推送《如何寫作》諸如此類話題,我有無以言語的滋味,這滋味,就像是那句話:“勸妓女從良,拖良家下水”如此這般的意味。文學寫作,是小眾又小眾的事情。我敢說,上面的特級教師管建剛老師,從教一生,所謂的桃李滿天下,在無數的他教過的學生中,能脫穎而出那麼一二個、哪怕就算有一個作家,就可以告慰自己語文老師的執業生涯了。作家,既大、又小。這個話怎麼說,大,剛才說了互聯網時代能寫兩筆的都是作家;小,“登高臨絕頂、高處不勝寒”的小。就像登山,越往上登,身後掉隊、放棄的同行者越來越多,隨後,茫然四顧,就剩下你一個人。賈平凹好像說過,野草或者灌木,要長成參天大樹,不需要刻意培養,就讓它在自然界的狂風暴雨中自然生長。所以,教人如何寫作,好比是“拖良家下水”。世事攘攘,皆為利往;世事熙熙,皆為利來,銀子是日常生活的必須,而日常生活的吃喝拉撒組成了日常生活的必需,而文學,不過是日常的點綴。如果日常破損,又何以文學!精神是依附在日常上的。教導別人“如何寫作”,莫如教人如何生錢、如何生利來得實用,對於納蘭生這樣鮮衣鼎食的世家子弟,或者實現了財富自由的社會賢達,也最好把文學當成是可以細細把玩的紫砂壺,邊把玩邊欣賞,邊欣賞邊陶醉,我的經驗,人生當中不必把任何事情玩成執念,如果一不小心把某一愛好玩成執念,那貽害無窮,弄不好就是傾家蕩產人生敗走麥城。執念使人迷霧,霧裡看花,似幻是真。有次,王主席看到我,我騎自行車和他擦肩而過,我剃頭去。我浪答他,他說,安瀾,嫩做啥,大家白相相。我說,唉,當時一根筋呀。我是情緒化的人。如果換個人生,我選擇玩世不恭。教人寫作,就好比是勸人從良,本來人家好好的怡然自得地經營着自己的無煙工業,小日子過得瀟灑自如,但一從良,立即失去了自己的專業特長,中國社會向來內卷,尤其是女性處於從屬地位的古代,何以在社會上立足。學了寫作,餓了肚皮,寫作精一寸,肚皮癟一尺,完全可以預料,寫作沒學會,人已經餓死了。
關於通過編審、關於發表,這些我都視之無稽之談。關於寫作、我想饒舌一句,給那些有志寫作者。拜託,不要一天到晚鑽天打洞削尖了腦袋想發表,要收心,回過頭來,關注現實,關注時代,這應該是每一個有良知的寫作者的創作自覺。在普天荒誕之下,文學題材和寫作切入點無處不在,這是一個文學的黃金時代,也是一個文學發表的最沒落時代。這個時代,是文學發表和隱幽寫作的《雙城記》。要知道,有些文學作品是無法現售現賣,急功近利的。在文學文本高度同一性,高度同質化的今天,寫一些不能發表的作品,你屏心靜氣,一定能感受到某種升華,靈魂會有所安慰。這也是寫作者自我認知和歷史感的體現。我這不是建議、不是提議,而是以上帝視角的勸告,你今天接受我所說的,明天一定會有迴響。可能你不一定能聽見這個迴響,但我向你保證,你的後輩一定會感受到這個迴響。現在是網絡時代,阿來《塵埃落定》中傻子土司在最後說過一句話,“這個世界有了新的東西,舊的那些就需要改變了”。一元的社會形態可能會在人類社會中延續許久,但絕對不會是永久。
好的作品,就是寫作者對自己、對社會的反叛和關懷,以期尋找精神的燭照。自已就是自己的作品,自己就是散文,自己就是詩、就是你筆下的小說。寫作對自己先天的才情要求很高。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作家,但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寫作。成為作家,你可以通過社會運作拿到作家認證,但如果寫作,要讓今天的寫作成為明天的迴響,那就要合理利用自己的每一份才情,整理好自己的每一份碎片,堅持好自己的每一份執念,還有,還有!文學,像其他行當經商做官那樣,同樣也還有需要那麼一份好運氣。天生萬物,一切都是時焉勢焉命焉。人生匆匆,一出發就是死亡,沒有回頭路,我的犟脾氣就是:前面有一塊石頭,我不是跨越它,也不是繞過它,我要,砸碎它!
2024年10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