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葉嘉瑩去世看華夏文化 |
送交者: 高天闊海 2024年11月24日09:33:05 於 [茗香茶語] 發送悄悄話 |
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葉嘉瑩先生以百歲高齡(按中國人的算法也許是一百零一歲)在中國天津去世。 葉嘉瑩(Florence Chia-ying Yeh,1924年7月2日—2024年11月24日),號迦陵,土默特蒙古裔旗人,女,中華民國和加拿大雙國籍。 我第一次知道葉先生之名,就找了她的書來看,當時有“毛塞頓開”之感。特別是當年我對於王國維的《人間詞話》很感興趣,而葉先生對王國維很有研究。 後來淘到一套中華書局出的“迦陵說詩”系列,通讀了一遍。 當時覺得不可思議:葉先生1979年之後歸國開始任教南開大學,講授中國古典詩詞,據說很受歡迎。這豈不是說明:南開大學自身的古典詩詞研究與講授比較薄弱?那時候葉先生55歲,在中國的大學,55歲的女性教授已經到了退休年齡了。後來,2014-2015年,葉先生離開居住了四十五年的加拿大,搬到了天津,她都已經九十高齡了。 以耄耋之年去中國講學,加拿大和台灣籍的葉先生為華夏文明續命的拳拳之心,令人欽佩。 作為讀者,當年,我覺得葉先生的詩話、詞話確實不錯,一度以為“觀止”矣。 直到我讀到葉先生的先生——她輔仁大學的老師顧隨(1897-1960)先生的講課筆記(《中國古典詩詞感發》)。我才知道:天外有天。 我以為葉先生講得好,只是因為沒讀過顧隨先生的詩話、詞話。讀了顧隨先生的,我覺得葉先生的似乎稍遜。 可惜,顧隨先生的作品在大陸並不多見。直到最近我才讀到他的《稼軒詞說》和《東坡詞說》。然而當年讀到顧隨先生的詩詞評論時那種“搔到癢處”的感覺,依然印象深刻。要感謝葉先生的筆記。 中國號稱“詩的國度”,其實是名不副實的。 中國人除了在八十年代有過一陣子“文學熱”、“詩歌熱”。1949年之後,中國人自己寫的”詩歌“鮮有可觀者。中國文化凋零,不僅是詩歌、文學的出版凋零,更重要的是詩人、詞人、小說家、古典詩詞研究人員的凋零。 顧隨先生的生平我不太了解。他死於1960年,年僅63歲。作為古典文學研究者,顧先生晚年大概率被冠以”封建學術權威“之類的標籤批倒批臭了。特別是1957年起中共對知識人的大規模政治迫害,幾十萬至數百萬知識人被貼上“右派”的標籤遭到政治迫害。我懷疑,顧先生也是其中之一。 回到所謂“詩的國度”的稱號,今日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不配。至於古代,唐宋也許可以稱的上,但那時的中國不是今天的中國。至於說今日中國是“唐詩的國度”、“宋詞的國度”是極為荒謬的。 好吧,中國的兒童還讀點唐詩宋詞。那是七十年代末進入所謂“改革開放”階段以來的新情況。然而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能夠深入淺出講解古典詩詞的老師、研究者已經寥寥無幾了。 葉嘉瑩之歸國成為現象,恰恰驗證了:中國古典詩詞研究人才的凋敝。 我自己小時候雖然最早接觸的是唐詩,卻對宋詞較感興趣。記得小學時,父親在家裡的一塊小黑板上抄寫出一些詩詞,且稍作講解。 稍長,我讀到過一本沈祖芬(1909-1977)的《宋詞賞析》,才對喜愛的宋詞初窺門徑。可惜當年類似的書籍並不多見。 大學時我上的是某“985高校”,然而該校的人文學院並沒有拿得出手的古典文學研究專家。該校的學生社團不少,卻沒有一個是搞古典詩詞的。 最近我讀到一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的《宋詩精選》,是沈先生的伉儷程千帆(1913-2000)先生編選的,評論相當精到。 然而,葉先生、顧先生、沈先生、程先生,以上四位先生都是成長、受教育於1949年之前的。其時,中共尚未篡權,國民政府治下的中國,古典詩詞研究、寫作、教育的人才還是濟濟一堂的。 然而我成長、受教育的改開年代,文言文已經沒人教了,而以上諸位先生要麼去國、去世、要麼垂垂老矣,他們的書籍出版的又少,讀書人如我即便對古詩詞有興趣,也沒有好的老師引領…… 比如,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然而有幾人知道“吟詩”是怎麼一回事呢? 葉嘉瑩先生2016年在中信出版社出版的一本《給孩子的古詩詞(講誦版)》。我掃描過書內附送的二維碼聽到了九十多歲的葉先生吟詠所選詩詞的錄音,才明白以前聽說的“吟詩”之搖頭擺尾並不是傳說,而是歷史的真實。 吟詩並非許多人以為的”朗誦“(大聲用國語把詩詞念出來而已),而是類似於”唱詩“,有節奏、有韻律,講平仄的,因此,古人吟詩必然”搖頭擺尾“。 葉嘉瑩先生仙逝之後,全球八十億人口,十數億華人,能夠吟詩之人有幾? 唐詩宋詞的衰亡無可避免。 華夏文化的衰亡無可避免。 唐詩宋詞,作為華夏文化的代表,日後流傳的大概率就剩下那些給少兒讀的啟蒙詩詞了。 大部分華人,不論是中國人、台灣人、新加坡人,還是其他國家的人,家裡也許會買一兩本《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之類的放在書架上做裝飾。然而讀的人不會多,讀懂的人則更少。 至於像葉先生這樣能夠深入研究古典詩詞,還能夠深入淺出地講解的人更是鳳毛麟角了。 當然,生活中會見到一些所謂喜愛古典詩詞的人,有些還“寫詩填詞”什麼的。然而大多屬於“打油詩”性質,不忍卒讀。因為他們大多連平仄都搞不清楚,遑論其他? 葉先生的去世是華夏文化的一大損失,是世界上少數依然喜愛且閱讀中國古典詩詞的人們的一大損失。 痛悼葉先生的逝世,我能想到的最切實的做法是去讀葉先生的詩話、詞話,去讀唐詩宋詞,努力延續華夏文化的命脈,雖然這一命脈已然氣若游絲。 |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23: | 一點二八億美國圓一句用磨刀石磨菜刀的 | |
2023: | 呀,那麼快過了半夜12電了。今天最新掛 | |
2022: | 脫根脫塵,離緣獨立 | |
2022: | 鹿野苑之來歷:汝是鹿頭人,我是人頭鹿 | |
2021: | 大圓滿龍欽寧提 前行引導文 - 29 積累 | |
2021: | 洛杉磯大暴動是不是種族主義 | |
2020: | 閆先生著文,如書家用險筆,讀者先感震 | |
2020: | 誰贏不重要, 重要的是原則 | |
2019: | 重溫歷史: 如果大右派流沙河在今天的 | |
2019: | 一個世紀來的歷史證明, 真正的中國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