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孩子有兩個目標,一是小孩要養好,二是大人的生活不能打亂.這就需要對時間和技巧的把握,把它變成大人和小孩雙贏的事. 我只能想到哪裡說到哪裡,是一些經驗的零散總結.
我沒有生過小孩,不過6個月以上的孩子要斷母乳了,從此就有一個餵養的問題. 首先, 給小寶寶吃的東西不能總是那麼爛, 要慢慢加一點嚼頭, 因為孩子要咀嚼才會有食慾, 老吃糊糊會厭食的. 有的小孩會含着不願意咽, 不要責怪它,把調羹放在它嘴裡不拿出來,它就會咽下去. 到了幼兒,就要培養它自己吃飯,關鍵是定時飲食, 吃飯的時間要鐵打不動,日常不給它吃零食. 讓小孩不吃零食是很困難的,但是這是一個重要的品質培養, 我有一個經驗,就是從經濟入手, 比較有效果. 假如孩子要買零食, 先告訴它爸爸媽媽一天的收入才多少, 讓它從這個角度為父母考慮, 有些小孩就會收手了. 有些大一點的孩子是不願意的, 有一個辦法, 就是讓家庭的日常支出全部由它記帳管理, 但是每月收入是固定的,不能騙小孩, 原先日用多少就是多少. 比如一般家庭日用每月1000元人民幣, 就固定下來. 孩子買玩具,買冷飲, 買娃哈哈上飯桌你都要忍着,不能干擾它, 它花光了最後幾天就吃冷饅頭,不能補充進去. 一般兩個月小孩就擰過來了,擰不過來的告訴我具體情況我再想一想. 因為等到形成不吃零食的習慣以後, 就不會再重犯了, 所以是值得努力的.
學齡前的孩子生活習慣的培養比學習更重要. 開始大人帶它做, 包括三餐後刷牙, 睡前刷牙盥洗, 隔多少天洗澡洗頭, 每天要大便, 這些事情看起來小卻很重要,一定要天天做,小孩就會形成習慣,形成習慣就不會覺得單調痛苦. 假如在5歲以後培養, 恐怕小孩不配合, 效果也不好. 小孩離開大人身邊, 就要叮囑它在外遵守習慣, 否則就會前功盡棄. 另外一個重要點是讓孩子和其他人交往, 包括同齡人和大人. 要天天抱去和鄰居的小孩玩, 或者上幼兒園; 大人講話的時候, 讓孩子在邊上玩, 它會聽的, 鼓勵它和大人交談甚至辯論. 心情不好的時候可以不讓它見到你, 它見到你你就要回答它的對話,無論它會不會說話, 你都把它當作會說話的一樣和它說話. 最難的是小孩一定會不斷問你問題, 要認真回答, 每問必答, 所以父母的知識素養一定要廣, 不然要去查書補課了. 總之, 這兩個重點比學習重要, 我認為學齡前孩子會寫自己的姓名就可以了, 做到這兩點父母花時間很少卻事半功倍.
我不贊成提早讓孩子入學.這至少有兩個問題, 首先孩子肯定會向大人求助,久而久之會形成依賴別人思考的習慣. 其次孩子容易不好的坐姿等動作習慣, 將來矯正起來就很困難了. 另外, 我認為學校教育未必比天然成長給適合培養智力, 請注意自然和生活是很好的老師. 孩子上學之後, 就要培養它自己學習. 自己學習不是說你不管不問它的學習, 而是要培養它自己規劃,自己找到問題所在, 自己學着解決它. 你會發現,這樣教出來的孩子甚至能同樣教育比自己更小的孩子,是不是很令人驚嘆?
首先,說一說識字, 孩子會在老師的帶領下自然地越過識字關, 不用去干擾它, 因為中文的特性就是學起來方便, 一般一年級過後你就可以給它訂雜誌報刊了. 千萬不要訂的多,一兩種就可以, 一開始可以訂那種看拼音寫漢字的, 我認為對開發智力有好處, 很容易培養它的聯想和推理能力. 然後就帶孩子到書店買書, 它喜歡買的才買給它, 假如它忘記去買, 自己買書時帶它去書店轉一轉, 它會買的. 不要自己買一堆書回來給孩子, 要讓它對書籍處於一種飢餓感, 總感覺不夠, 才算達到目的, 其他是次要的. 假如可以, 買一兩本古典書籍放在家裡它夠得到的地方, 就一兩本其他什麼書刊雜誌都沒有. 我推薦希臘神話故事,西遊記和紅樓夢. 建議給孩子看一些連環畫報, 裡面有文字有圖畫, 各種文學類型都有, 繪畫形式也很多樣, 木刻版畫油畫水彩白描等等都用來描述古今名著, 實在值得訂閱, 全家老少皆宜. 假如買禮物書給孩子, 可以提前幾天藏起來, 等它自己去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