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常常在想感動這一樁事體,感動、感受、感應、感通。。。等等,而且,基督教也講“聖靈的感動”,可見感動是生命的正能量和新常態。
古人講讀一本書,說你讀之前是如此這般人,讀之後仍舊是如此這般人,即是未曾讀。
學知識不需要感動,最多無非一點驚異、驚喜、讚嘆,而已。但追求道、追求美、追求善,離開感動,芝麻是不會開門的。
儒家為什麼能夠成為兩千多年中國文明的根本精神?這個不能從帝王師、從政治的角度找到合理的解釋。比如學毛選,毛主席死了,毛選就不靈了。但是帝王們死了,孔夫子還靈。理科班的同學,看明白這個邏輯沒有?
儒家精神兩千年不死,不是因為儒家思想經世致用也不是因為科舉,儒家精神兩千年不死,是因為《論語》能夠感動世世代代的中國人。感動存,則道存;感動亡,則道亡。今天的中國人讀經典為什麼不管用?因為但凡不能產生感動的一切,最後都淪為沒有生命氣息的說教 --- 不是經教缺乏感動的力量,而是我們無法被感動。
過去有人看了《鄉村女教師》之後,選擇了讀師範,顯然這是受到感動之後改變自己人生道路的逆向選擇。文天祥在《正氣歌》中寫到 --- 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古人常常被《論語》感動,我常常被古人感動,我覺得古時候多真人、真真正正的人、真實的人,而所謂的真實無它,僅僅在於能夠被感動。
現代人多不真實,原因就在於現代人為自己選擇了不被感動,用偽裝的不感動來代替生命本真之中的感動,至少,儘可能地不是那麼容易被感動,結果到最後,也就真的變成了無法感動的木頭人。然而,選擇不被感動就像選擇不流鼻涕一樣,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借諸一種特殊的眼神和特殊的理解力,而什麼是小人之心?什麼是懷疑精神?兩者之間並沒有明顯的界線。胡適說大膽懷疑,Y挺的到底是科學精神還是小人之心?雖然天知地知,但沒人講得明白。
我讀《史記·孔子世家贊》,常常被司馬遷的這段話所打動 ------ “余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適魯,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諸生以時習禮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雲。”
我能理解司馬遷,理解他的殷重之心和惆悵,我每次讀到這一段文字,總是覺得司馬遷就立在我的面前,我總能依稀讀見他垂立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