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樓下CDC這個程序,美國孩子真正在新生兒打的疫苗有爭議的其實主要是乙肝疫苗,因為從1991年起,很多美國醫院不選擇性的在嬰兒出院前,一般是出生2-3天后就注射第一針乙肝疫苗,但我自己的孩子已經記憶不清楚了,因為第2篇文章有些爭議的地方,並提到家長的拒絕注射的權力,特別是非乙肝攜帶母親,當然,對於攜帶的母親,估計疫苗不管用還要注射主動免疫的球蛋白。
小K同學的意思就是:既然新生兒的免疫系統根本沒有健全,不能產生抗體,你就是注射了疫苗,其實也瞎掰。
這個對也不對,其實,新生兒,甚至是胎兒,免疫系統的確並不健全,但不健全並不等於沒有,一是通過胎盤,獲得部分母體特殊的抗體,可以穿越胎盤屏障的IgM亞型,以及通過乳液中的IgA抗體,獲得在出生後6個月內的被動免疫,同時,新生兒的免疫系統在一出生後就開始發展了,因為免疫應答需要時間,所以,新生兒注射一些疫苗,不但可以最早的開始啟動這個過程,而且還有培訓新生兒免疫系統的作用。當然,如樓下所言,疫苗的種類比較多,活疫苗,比如小兒馬屁疫苗,死疫苗,大部分疫苗,以及小孩容易得的疾病也不一樣,所以,在6個月內注射的並不多,目前,也就幾種。當然,如果考慮到父母和環境的高風險,一些主動性免疫球蛋白注射,也是需要的,還有就是防止沙眼的滴入新生兒眼睛裡面的試劑。
當然,疫苗都有風險,比如樓下乙肝疫苗會引起SIDS以及自閉症,所以權衡這個風險的確是需要的。但這個和小K同學說的傻B是兩件事情。
其實人類的早期免疫系統培訓很重要,比如胎兒時期的免疫系統克隆自殺就是防止自身免疫疾病的主要機制--識別自身抗原的免疫球蛋白克隆被消滅,另外在孩子早期進行環境訓練,接觸大自然的各種抗原,特別是泥土和環境裡面的,在泥土裡面摸爬滾打,參加體育戶外活動,都是防止成年後過敏體質的關鍵。
其實,就很早新生兒免疫系統,疫苗注射的效果和安全性,以及早期接觸抗原對免疫應答周期--新生兒1-4周內免疫應答,特定抗體產生的過程以及強度並安全性,都仍然在研究之中,但並不是完全沒有抗體產生,只是說是否能起到每個注射兒童都能產生足夠的免疫應答,對乙肝等疾病,仍然需要數據,並且和風險分析掛鈎。
所以小K同學的思考很好,需要鼓勵,但台獨太差,科學精神完全沒有,看來是專業訓練不足的結果,需要嚴肅的批判,並指點更正。
http://www.cdc.gov/vaccines/parents/downloads/parent-ver-sch-0-6yrs.pdf
http://articles.mercola.com/sites/articles/archive/2013/12/17/newborn-hepatitis-b-vaccine.asp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