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討論一個問題的時候,
王地主的小機靈就不夠用了。明誠提出了一個很好的問題,兩種不同的語言能否比
高低?如果兩種語言不能比高低,那麼兩種文化能不能比高低呢?
如果兩種文化不能比高低,那麼全盤西化的根據是什麼?如果它包含了無理的霸道,
它也必然為此付出因果代價,為歷史所嘲笑。
文化有沒有可比性?語言有沒有可比性?我想回答應該是也有也沒有。因為所有文
化原型都是緣起的,所以不同文化不可拆解,沒有可比性。但所有文化又都屬於人
類文化,於是不同文化又有可比性。
不可比,並不難理解,然而如果可比,應該如何去比?
王地主說比較要有標準,這等於廢話,明誠問得對,以誰為標準?憑什麼?
其實比標準更重要的是人類動機,我用一段詩把英語比下去了,王地主猴急個啥?
審美的標準、修辭的標準、語言表現力的標準難道不是標準?還是說,得用民主、
人權來作為審美的標準?文學的標準?語言的標準?
其實不單從文學意義上講,既便從哲學意義上講,英語都不是一種優秀的人類語言,
而漢語非常適合哲思,則是德國哲學家的看法,應該不算黃婆賣瓜吧?
中國文化到底好不好?如果好好在哪裡?無論稱讚或者非議,大都是隨波逐流、人
雲亦云而已,對於歷史文明而言,中國人今天仍然生活在科學倡明的人文蒙昧時代,
生活在黎明前的黑暗之中。
明誠說語言不可比也有道理,因為蝌蚪文一比就給比下去了,從前五味有人貶底漢
語說中文無定語從句,結果我出了個中文的定語從句,卻無人能夠把它翻成英文。
從天鵝變成醜小鴨是痛苦的,中國人過去經歷過這種痛苦,現在似乎輪到西方人品
嘗這種痛苦了。話語權不單單體現在標準上,更直接體現在可支配的資源上,沒有
資金什麼研究都做不出來,資源充裕,有導向的研究成果可以淹沒一個時代,改變
幾代人的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