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語言,對對眼認為中文太象形,抽像度低,不利於形上思維,是古中國沒有總結出成系統的科學的原因之一。感覺這個不能成立。起碼自秦之前,漢字就脫離像形進入了表意階段了吧。而且春秋時代的古人思維也夠抽象的。易經,道德經,抽象到至今英文都翻不準確。所以中文本身並不仿礙抽象思考。飛星舉證現代學中文的數學反而學得更好。也頗有力。而且,微積分,運籌學,圖論,分形幾何,代數,這些學科的萌芽,中國古代都有。所以很難說中文難以搞抽象思考。
為什麼沒發展出系統的科學?對眼又認為跟宗教有關。這個可能有道理。宗教產生,結果之一是養活了一大批牧師,神父,和尚之類的教職閒人。不干別的專事思考。思考的主要內容之一就是怎樣說服非教徒信教,以及如何鞏固教眾的信仰。這僅僅憑機械重複幾條宗教公理(如上帝創造世界,因果,輪迴)不夠,得用事實和邏輯論證。而這跟科學方法完全一樣。科學也是從事實和公理出發,要麼歸納要麼推理得出結論麼。
以上只是假說,要砸實還得實證。還要回答一個問題,同是宗教,為啥不是佛教回教道教,偏是基督教天主教?這可能是因為各教特點不同。比如佛教並不積極發展會眾,道教也不,回教猶太教八成是靠血緣入教,而基督天主就積極多了。滿世界傳教。各教派在自由競爭中不斷擴大勢力。刺激了科學,演講修辭學,和音樂的發展。這跟自由市場經濟剌激財富的積累意思差不多。不過一為精神一為物質財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