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宇宙論老子本意創作隨筆 |
送交者: 藍色尼羅河 2018年02月15日13:23:49 於 [茗香茶語] 發送悄悄話 |
寫完了老子宇宙論三篇,可以說是完成了自己一樁心願。 老子一直是尼羅河心目中中國文化傑出成就的代表(孔子是中國文化糟粕的代表,朱熹是中國文化人渣的代表)。還是在尼羅河對周易很着迷的時候,發現一個很奇怪的事情。周朝末年,按照老子當時的職位應該是最懂周易的人。而且孔子還為周易向老子請教過。但是第一個注釋周易的人不是老子而是孔子。這只能說明一點,老子對周易這麼偉大的原創理論體系不屑一顧。那麼可想而知老子的思想要有多麼偉大。 《道德經》全篇講的是兩樣東西,一個是道,也就是存在的物質形式,另一個是德,也就是是存在的能量形式。老子是如何解釋這兩個字的尼羅河對《道德經》的解讀已經有詳細討論。之所以尼羅河一定要寫,是因為上下2500年來,沒有人真正理解真正闡明了老子的本意。 兩千多年的儒家利用老子的“道”傳播他們的“理”的觀念。宣稱“理”是最高存在物而他們就是“理”的代言人。陳鼓應算是當代解老子比較有代表性的一家。其代表性在於代表所謂辯證唯物主義哲學觀的人。這些人認為所謂物質就是所有人都能看到的東西。如果有人說他能看見一般人看不見的東西,那就是唯心主義。所以他們否定了道德經宇宙論的客觀實證性。這樣一來道德經中很多東西就無法解釋。只好任意發揮想象,甚至先杜撰老子的言說然後解釋自己杜撰出來的東西。 尼羅河認為,既然解經,就要尊重經典的本意。至於經典上說的是不是真理,自然會得到時間的證明。尊重本意唯一的方法就是用老子自己的話去解釋老子的思想。老子自己的話都寫在唯一的一部經書上,所以道德經只能用道德經本身去解。下面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道德經》56章) 這段經文陳鼓應的解釋是這樣的:『塞堵住嗜欲的孔竅,關閉住嗜欲的門徑。不露鋒芒,消解紛爭,收斂光耀,混同塵世,這就是深奧的玄同。』。 這一段經文難解之處在於六個“其”字。之前尼羅河討論過『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陳鼓應沒有正確理解兩個其指代何物。對這一段的理解,陳鼓應顯然認為這六個其指代的都是人。 這段經文的特別之處在於它是從前面兩段經文剪輯而來。『塞其兌,閉其門,』第一次出現在第52章。『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很明顯,這六個字說的是自我修煉的方法。兌就是口,門泛指所有與外界相通的腔道。既然提到身體部位,這裡的其當然應該代指修煉之人。『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第一次出現在第4章。『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這裡的其很明顯應該代指道。 陳鼓應把這些重複出現的部分簡單歸結為“錯簡”,而不去考察相關文句在原始出處的上下文聯繫。當然就無法正確理解“其”的指代究竟如何。通過用《道德經》解釋老子思想的方法,很容易就理解這段經文的真正意義。這一段尼羅河用白話文重寫如下,『阻塞你的口齒,關閉你外向的門徑。收斂你的鋒芒。消解對道的疑惑,融入道的光芒,與道同化塵埃,這就是與宇宙之源同在。』。大家可以對比陳鼓應的理解。看看哪一種真正體現了老子思想。 尼羅河對道德經的解析着眼於老子的宇宙模型。但是宇宙論只是老子的出發點,他的真正目的還是提出一種人類社會的價值觀。老子主張的淡泊不爭不過是老子思想的外在表現。實際上老子思想充滿批判性。他反對那些假仁假義的偽君子,爭名奪利的投機分子。尤其反對以禮教約束人民的思想,『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這也成為歷史上儒家把老子看成眼中釘的原因。 『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道德經》18章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道德經》19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以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道德經》38章 老子崇尚的品質是誠信和善良,而且是他引以自律的處世原則。『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經》49章)。在《道德經》81章中,闡釋誠信的有八章。闡釋善良的有六章。 老子認為,誠信是天道。誠信是道的內在品質。道是宇宙物質的原初狀態。道中有信,是說客觀存在是不會欺騙人的。『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道德經》21章。 在道德經結束的時候,老子向世人發出了最後的勸告。『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利人就是利己,害人終將害己。這句話尼羅河不久之前對一個兇手說過。老子用《道德經》證明,這不僅僅是人類的道德共識,也是宇宙運行的法則。這就是善惡有報的科學依據。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17: | 港澇嘿嘿又他媽的溝里支過了,那了殘湯 | |
2017: | 中國人應知的重要事 | |
2016: | 剛談負利率,現在又談無現金。大家想想 | |
2016: | 老6呢,來給你聽幾個歐洲腳士樂,聽聽 | |
2015: | 傳遞網友,為什麼上帝寬恕了遠兄,你就 | |
2015: | 香港的獨立宣言 | |
2014: | 隨便同學:你的fans要逼我和你文章對決 | |
2014: | 印度阿三,美國華裔心中過不了的坎 | |
2013: | Herbalife之戰(1)---穿牆300士 | |
2013: | 大家看過電影“辛亥革命”嗎?能看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