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流感大爆發,蔓延30個州,370萬人感染,2000多人死亡
這是12月24日的新聞標題, 死亡2000人的大事我們怎麼好像沒有印象? 該不是假新聞吧? 美國會這麼快統計出感冒死亡人數嗎? 大數據時代倒也不是不可能。 24日是聖誕夜, 與中國春節地位相當,都是大規模旅行的時間。 為啥我們沒印象這是一個社會學和新聞學的課題,太複雜的問題暫且拋開不管了。
刻板印象病毒感染無藥可用,
所以只能回家等待。
但是通過非典和冠狀病毒在中國流行我們注意到病毒感染並非不需要治療。李院士描述的重症治療方案應該對所有病毒感染病人都適用。美國普通感冒導致數千人死亡,
特別是兒童死亡如果使用李院士的方案治療,應該可以避免。 但是, 這種治療成本高, 收益小。 在醫療市場化的條件下普通人應該享受不起。
真正提高國人的平均壽命還需要普及科學知識,全民普及健康知識。 李院士的四抗二平衡中的第一第二普通人沒法做, 第三第四,抗低氧血症,抗繼發感染,
以及維持電解質平衡都不需要太高的條件。 “赤腳醫生”都能做。只要技術普及,成本不應該那麼高。 但是如果因為感冒而住進美國醫院,再調節電解質平衡,
這個賬單估計保險公司不會付, 而沒保險的人一生積累的財產可能就夠治療一次感冒的。
————————
李蘭娟院士:對重症患者,我們在H7N9有比較好的經驗,叫四抗二平衡。首先是抗病毒治療,第二是抗休克治療,第三是抗低氧血症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第四是抗繼發感染。還要兩平衡,第一個平衡是維持水電解質酸鹼的平衡。第二個是微生態的平衡,病毒感染以後,往往也有微生態的失平衡,導致細菌繼發感染,所以微生態平衡能夠減少繼發感染。
所以這一套方案和方法,在救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重症病人當中,還是非常行之有效的。
記者:新型冠狀病毒跟當年的H7N9禽流感病毒相比,它在發展到重症以後哪個更嚴重?有什麼不一樣?
李蘭娟院士:H7N9的重症發生率比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要高,H7N9重症發生率的早期在百分之四十幾到百分之五十的病死率,這個很高。當然後來我們有搶救以後,我們也減少到百分之十幾,大幅度下降,還是有這麼高的病死率。
現在這一次的疫情,發病的人數量已經不少了,但死亡人數還是相對比較少的,當然後期估計重症病人還會增加,還需要大家加強加大救治的力度,但目前從統計的數字來看,它的病死率比H7N9要低。
——————————————————————————————
美國迎來流感高峰季 記者 王山
在聖誕、元旦到來之際,流感在美國爆發,聯邦疾病防治中心(CDC)公布的報告指出,疫情已蔓延30個州,包括加州、紐約州和華盛頓州等,甚至蔓延到美國屬地波多黎各。迄今全美至少有370萬人感染,已造成近2000多人死亡,其中有19名兒童。各州的感染病例仍在持續增加中。
CDC指出,今年的流感和往年最大的差別是大多數患者都感染名為B/Victoria的菌株,這些病毒更頻繁地攻擊兒童和年輕人。B菌株引起嚴重感染的可能性比A菌株少,不過,現在已出現A菌株的感染正在增加的證據。
CDC指出,今年流感疫情爆發的時間比以往更早,是近十年來首次在12月前就超越全國平均最低感染率。上一次出現這樣的情況是2003年至2004年的A菌株流感季。另外,今年疫情擴散的速度也比以往更快,據醫學資訊網站《醫學日報》(Medical
Daily)報導,每年的流感季大約在10月到第二年5月,而12月至2月之間是流感季的巔峰期。
CDC發言人諾德隆德(Kristen Nordlund)表示,流感疫情將會持續加重,民眾有45%的機率可能會感染,但過了寒假之後疫情將會趨緩,1月的感染機率會降到30%,到了2月會降到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