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阿飛的劍
萬維讀者網 > 茗香茶語 > 帖子
瞞報數據偷偷埋屍 疫中美國人權何在
送交者: csh2 2020年04月26日21:46:12 於 [茗香茶語] 發送悄悄話

自1月20日美國官方公布的第一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至今,短短的3個多月,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突破122萬。對比驚人的確診病例數字,美國總統特朗普在面對超7.2萬的死亡病例時似乎還比較樂觀。然而據美國多家主流媒體的分析報道,美國實際的死亡人數遠遠超過官方數據,政府瞞報漏報的現象嚴重。

據美國《每日新聞》5月5日發布的一段視頻顯示,位於紐約曼哈頓區的哈林養老院在4月期間,至少有20位老人因新冠肺炎而逝世,但官方數據僅顯示5人,對此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無法做出解釋,其公布的官方數據遭到大量民眾的質疑。猶記得疫情初期,德克薩斯州副州長丹·帕特里克就曾在接受新聞採訪時表示,“國家經濟比老年人的生命更重要”。雖然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人權辦公室重申醫療行為不得有年齡歧視,但在美國政府固有的“資本至上”理念下,美國各地的養老院和長期護理機構被選擇性遺忘,無數老年新冠肺炎患者得不到救治,只能痛苦地死去。住在哈林養老院旁邊的居民向記者表示,“我看到死者是如何被帶出車庫,完全沒有尊嚴,也沒有記錄在官方數據中,這讓我非常生氣”。讀到這則新聞的我們也同樣感到難以置信,要知道在此同時,美國政府正在瘋狂指責中國數據不透明,如此“雙標”,真是應了國務卿蓬佩奧自誇的那句“我們撒謊、欺騙和偷盜”。

5月5日,紐約州州長安德魯·科莫在每日疫情發布會上承認,紐約州共有613家療養院和544家老年人護理機構,目前均沒有提供準確的新冠肺炎疫情報告。同時,科莫還表示,在官方數據的基礎上,該州的養老院中至少還有1700名老人死於新冠肺炎。由此可見,美國其餘49個州和地區的養老機構所呈報的數據也或多或少存在着瞞報現象,而除了瞞報,美國還有許多漏報的新冠肺炎患者。據CNN調查顯示,直至5月1日,僅有占美國總人口2%的居民接受了核酸檢測。目前,美國各州和地區均存在測試條件不足的情況,很多地方只能為已經出現症狀的患者提供測試,而那些沒有經過測試就死亡的患者,以及在家中或其他非醫療機構死亡的患者,幾乎都沒有納入到官方統計的數據中去。當中國政府秉持尊重生命的理念,對武漢市肺炎病例數據進行修正時,美國政府曾不屑一顧。若當美國疫情得以控制,美國政府還能否高舉起“人權”的旗幟,給予這些莫名死去的生命一些最基本的尊重。

曾經的美國,以“愛護人民、保護人權”為優勢,吸引了大批的優質人才前往,而如今深陷疫情之中的美國,“漠視生命、踐踏人權”變成了人之常情。有些患者死去,變成了冰冷數字,而有些患者卻連個數字都不是,令人唏噓。上個月,有人通過無人機拍到美國政府在無人島——哈特島偷偷掩埋屍體,後經媒體宣傳事件發酵,紐約州州長公開回應“哈特島埋屍”一事,承認在處理的這些屍體中,大部分都是無人認領的新冠肺炎死亡患者。這些被集體掩埋的可憐人至少還有個棺材,而被遺忘在紐約街頭卡車裡的那些屍體,直至腐爛發臭都還無法被處理。曾經被稱讚連空氣都很香甜的美國,如今只能充斥着“人權”崩塌所帶來的惡臭。

衡量一個國家的文明尺度,從來都不是看你樓有多高、車有多快,也不是武器多強大、科技多發達,而是——對待弱勢人群的態度。當14%的美國成年人因無法負擔其高昂的費用而放棄新冠肺炎的檢測,當9%的確診病例因經濟原因放棄治療,美國政府在與新冠病毒抗爭的這場戰役上就已經註定失敗。眼下,“重啟美國”的經濟計劃已經被美國政府強行推行,希望每一個人都可以好好保護自己,做一名科學戰疫的“戰士”而不是總統特朗普口中白白送死的“勇士”。

u=3010669457,2191644363&fm=26&gp=0.jpg


0%(0)
0%(0)
  這種破貼也能值八毛?  /無內容 - 小琴爸 04/26/20 (67)
    我對你很失望,竟然相信那種造謠的貼子  /無內容 - 淡紫 04/26/20 (47)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9: 歌頌印度,嘿嘿。這個作者肯定是漢奸:
2019: 這南美人辦事還能更不靠譜些麼?
2018: 這和歐洲社會鼓勵阿拉伯人上街謀生如出
2018: 剛剛:參議院確認中情局長蓬配奧的國務
2017: 這歌有人會唱伐哈哈,懷舊一下
2017: 不相信文字能改變生活ZT
2016: 冬冬變右的證據
2016: 冬冬說,要反對政府強制,太可笑了
2015: 動腦筋:白斬雞問題
2015: 你們都在,我再秀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