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阿飛的劍
萬維讀者網 > 茗香茶語 > 帖子
唐駁虎:全球為何紛紛復工?因病毒大秘密被揭開
送交者: 小琴爸 2020年05月04日19:32:42 於 [茗香茶語] 發送悄悄話
唐駁虎:全球為何紛紛復工?因病毒大秘密被揭開
www.creaders.net | 2020-05-04 15:39:46  唐駁虎 | 1條評論 | 查看/發表評論   

文/鳳凰新聞客戶端榮譽主筆 唐駁虎

核心提示:

1. 在成為新冠病毒重災區的歐美各國,抗體檢測都給出了一個更加準確、規模大得多的疫情圖像


2. 抗體檢測儘管有10~15%的偏差(假陰與假陽),但可以相當準確地查出曾經的無症狀感染者,能夠得知疫情的真實規模


3. 結合中南醫院和武鋼總醫院的結果,武漢市民的血清新冠病毒IgG抗體範圍在3%~10%之間。以5%來算,武漢最少有55萬既往感染人群

4. 從黑龍江、海南的一些特別個例來看,新冠病毒的確很刁鑽。但迄今為止,被檢出的大量無症狀感染者,幾乎未見發生傳染的報告。因此雖然目前國內必然還存在着無症狀感染者,但不可能重回封城隔離狀態

美國核酸檢測確診的人數超過了100萬,病亡人數超過了5.6萬。

雖然這是隨時間推移的必然,但由於突破百萬的象徵意義,在全球疫情增長已經令人麻木之下,還是引發了一些關注。

但實際上,本系列解讀的讀者都知道,美國真實的感染人數遠遠不止這個規模。

而美國大部分州,在5月1日之後都將陸續解除自我隔離狀態,重啟經濟。

接續上一期,西方各國的血清抗體抽樣檢測的結果,近期都在陸續公布。因為“任何重新開放經濟的計劃都必須基於數據和測試”。

法國巴斯德研究所公布了法國首份抽樣結果。這項檢測在法國最初的疫情中心——巴黎東北50公里瓦茲(Oise)省的Crepy en Valois市進行。

在當地學校放假前3天,一位60歲的中學老師成為法國首例被發現的社區傳播病例,並於20天后去世。

現在,這個1.5萬人的小鎮,對當地居民661人抽樣,有171人(25.9%)抗體呈陽性。

更具體地說,在那所中學的師生中,抗體陽性的比例達到40.9%。而在學生的家人中,感染率為11%。

但即使在全部抽樣檢測人群中,住院率也僅為5.3%。

而在意大利北部山區,著名的多洛米蒂山谷中的奧蒂塞伊(Ortisei)旅遊小鎮,在對456名20~59歲的居民進行抗體檢測時,發現高達49%的人呈陽性。

作為度假與滑雪勝地,這裡曾被認為是歐洲最大的冠狀病毒“集散中心”。

這次檢測的緣起是當地一家高級酒店,從中國購買了 1000 份血清檢測試劑,並請來專業醫生護士,打算為員工進行新冠病毒檢測。

但批量購買的試劑數量超過了員工數,於是該酒店決定對外開放,當地市民只需要支付 30 歐元成本,即可進行檢測。

image.png

血清檢測還在以每天 100 人次的速度進行。而49% 的陽性比例,即使是在意大利這個歐洲疫情重災區,也是驚人的高。

但實際上,在當地全部4883名常住居民中,通過核酸檢驗確診的僅有53例,病亡4例,而且大部分病例已出院。也就是居民核酸確診的比例僅有1%,差異巨大。

在高聳的洛基山脈中心,美國科羅拉多州聖米格爾縣(當然,這裡也有一個滑雪場),聯合生物醫學公司正與當地衛生與環境局合作,對當地的8000人口進行全面的血清抗體測試。

這裡可能將成為全球首個全民普查抗體的行政區域。截止4月21日已經出結果的一半人口檢測結果中,抗體陽性就有26人,疑似70人。

然而,同期因為患病求醫而在當地診所進行的核酸PCR檢測,只確診了17人(後增加2人)。

在成為新冠病毒重災區的歐美各國,抗體檢測都給出了一個更加準確、規模大得多的疫情圖像。

意大利已計劃每天篩查2萬人的血液,而美國的一項計劃將涉及4萬名醫務人員。德國計劃檢測1.5萬人。

目前這一大批檢測呈陽性的人,大都沒有任何新冠肺炎的症狀,或者曾在14天前有過輕微症狀,也沒有在意。

但通過血清分析發現,他們體內已經產生了新冠病毒的抗體,說明他們以前應該感染過,然而他們卻又都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被感染的。

微生物等異物進入機體組織後,對於一般的感染,固有免疫(也叫先天免疫、遺傳免疫或非特異性免疫)系統的巨噬細胞、吞噬細胞、粒細胞等就能應付。

但有時如果病毒細菌入侵規模大,繁殖增生能力強,人體就要激活特異性免疫系統(specific immunity,又稱獲得性免疫、適應性免疫)。

其中淋巴B細胞在相應異物(抗原、病原)刺激下,轉化為漿細胞,產生能與抗原(病原)發生特異性結合的專門抗體,也就是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Ig)廣泛分布於血清、體液和組織中,占血漿蛋白總量高達20%。可以特異性識別和抵抗病原,並引發一系列生理效應。

這就是神奇的生物機制。為了與意欲寄生繁衍的簡單生物(細菌病毒)對抗,經過幾億年的演化,複雜生物衍生出了這樣的辦法。

免疫球蛋白(Ig)的基本結構均為Y型,具體組成有1、2、5個Y構型的組合。

目前已發現人體內有5種Ig,分別被稱為IgG、IgM、IgA、IgD、IgE。後兩種含量很低,後三種的免疫機理作用尚不完全清楚。最主要的抗體就是IgM與IgG。

IgM抗體是人體機制首先產生的第一抗體,約在感染後5~7 天產生。IgM由5組Y結構蛋白構型組成,分子量最大,可增強固有免疫系統的吞噬、凝集、殺傷能力,協同發揮免疫功能。

IgM抗體陽性,是早期感染的輔助診斷依據,可快速檢測,在15分鐘內出結果,且操作簡單方便,有利於快速初篩發熱病人是否感染特定病毒。

但對於尚處於病毒潛伏期、沒有發病的感染者,IgM還沒有產生,因此是檢測不出來的。

所以僅測抗體也就起不到早期篩查的效果,只能在臨床上起到輔助判定作用。

而且IgM的維持時間短,在感染結束後即基本消失。

IgG抗體在感染後10~15 天產生,在病程結束之後,依然會長期甚至終生存在於血液循環當中,是人體血清中抗體蛋白的主要成分(約75%),也較易擴散到人體組織內。

IgG抗體陽性,表示已經曾感染過某種特定病原體。當人體再次遇到相同病原體時,IgG可以及時“抓住”病原,阻斷病原與人體細胞結合,降低其活性;還能使固有免疫系統更快激活,縮短免疫反應時間、增加作用強度,避免或減輕第二次得相同的病。

Ig蛋白的Y形結構的臂區均有可變區,根據病原體特徵,生成可以識別、結合病原的特定位點,這就是特定免疫作用的關鍵所在。

這種作用稱為“免疫監視作用”或者叫“免疫記憶機制”,相當於人體的警報系統,守護人體健康。

另外IgG為單Y構型結構,分子量小,能透過胎盤,由母親傳給胎兒,在新生兒抗感染中起到重要作用。

面對各種各樣的病毒細菌病原體,Ig具有高度的多樣性和特異性,類型極多。一種Ig一般只針對一種病原體,也就是“一把鑰匙配一把鎖”。

同樣,經由後天感染(病癒或無症狀的感染)或人工預防接種(菌苗、疫苗、類毒素、免疫球蛋白等),都能使機體獲得和增強抵抗感染的能力。

如果是IgM抗體檢測陽性,IgG抗體檢測陰性,顯示正處於感染期。

而如果核酸和IgM均是陰性,而IgG呈陽性,則顯示機體已經清除了病毒,並獲得了免疫記憶。

在疫情的急迫需求下,現在市場上針對新冠的抗體檢測產品,可謂是百花齊放。

美國市場上已經有至少40種抗體檢測試劑,然而除了少數幾種,大多數沒有也無需獲取FDA緊急使用批准。

快速檢測板檢測原理

當然,有人懷疑抗體檢測技術比較簡單,雖然靈敏度高,但是特異性差,存在假陽性 (實際沒有抗體,卻被檢測試劑認為有抗體),也存在假陰性 (實際有抗體,卻沒有檢測出來),因此存在質疑。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和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員,最近對美國市面上的12種新冠病毒抗體檢測試劑盒進行了檢測評估。

他們採用了各種不同的血樣來做檢測,包括已由核酸檢測確診的新冠患者的血樣(陽性)、2018年7月以前採集的肯定無新冠的歷史血樣(陰性)、患有其它呼吸道感染但核酸檢測為新冠陰性的血樣(考核特異性)。

面對歷史血樣的檢測對比,數據為準確判定為陰性的比例

結果對於歷史血樣,只有一種的試劑盒結果從未產生假陽性,準確率達到了100%。

另外兩種的假陽性是1%左右。還有3種的假陽性率在11%~15%不等,但大部分在5%左右。總的平均假陽性值為10%左右。

面對非新冠感染血樣的檢測對比,數據為錯誤判定為陽性的比例

而如果是面對患有其它呼吸道感染的血樣,試劑盒的假陽性率還會更高一些。

有的繼續保持準確,很少誤報(假陽性5%以內甚至0%),但一半的試劑盒假陽性超過10%甚至超過了20%。總的平均假陽性值為17%左右。

更麻煩的在於假陰性,對於確診新冠患者的血樣,有家公司產品的檢出率不到50%(假陰性超過50%)。

之前0%假陽性的試劑也不能倖免。大體上能夠準確檢出抗體(IgM和IgG)的比例在85%~90%左右。假陰性比例在10~15%。

各公司試劑盒對確診患者IgM抗體和IgG抗體的檢測結果,分為不同的病程時間段。深藍為陽性,淺藍為陰性,黃色為無結果

當然,作為病毒感染的直接證據,核酸檢測的假陰性比例更高——單次30%,兩次10%,三次也還有近3%,都存在一定概率的偏差。

因為無論是鼻、喉、咽拭子都是上呼吸道採樣,而新冠繁衍增殖主要存在於下呼吸道,痰液算是較為靠譜。

肺泡液是最準確的,但是不到明顯重症又始終查不出的情形,不會去取肺泡液。因為灌洗肺泡實在是麻煩,患者也痛苦。

因此,在疫情防控臨床診斷中,抗體檢測應作為核酸檢測的有效補充,而不能作為單獨的篩查手段。

核酸檢測+抗體檢測+胸部CT診斷,互相補充驗證,才是最保險的檢測。而且抗體檢測可以更方便地篩查無症狀患者。

但是,作為疫情過後的流行病學調查,抗體檢測儘管有10~15%的偏差,但依然是非常實用的。

它靈敏度高,關鍵是適用時間久,可以相當準確地查出曾經的無症狀感染者,可以更清楚地表明有多少人曾感染過新冠病毒,能夠得知疫情的真實規模(考慮到假陰與假陽,總體有10%左右偏差)。

武漢也一樣

在各方專家的反覆呼籲之下,為進一步確認武漢市群體免疫及無症狀感染者情況,武漢市於4月11日籌備啟動了規模達1.1萬人的血清學流行病學調查。

據介紹,這次調查共覆蓋13個行政區,依據新冠肺炎累計發病情況和轄區人口比例,每區確定5-11個街道,每個街道選取一個社區,共100個社區作為調查點,武漢市共抽樣1.1萬人,相當於對全市人口的千分之一進行抽樣。

14日上午,武漢江夏區體育館前,110人依次抽血、查咽拭子,參加武漢市居民新冠病毒血清流行病學調查。被抽樣的家庭成員全部免費檢測咽拭子核酸檢測、抽血查lgG、lgM。

此次武漢市的採樣時間為期3天,從14日~16日。原先說結果將於22日公布,令人期待。

但是22日,只等來了這麼一條更大範圍更大力度全國性檢測的新聞:

 決策層指出,做好常態化防控要提升檢測能力,大規模開展核酸和抗體檢測。這有利於精準防控、維護群眾健康、推動全面復工復產。

要提升檢測技術,抓緊擴大更簡便高效準確的檢測設備生產和商業化應用,努力做到應檢盡檢、願檢盡檢。

從22日到現在,又過去了7天,還是沒有等到武漢市正式發表血清抗體流調的結果。

不過實際上武漢的兩家醫院,都已經分別以新聞和論文的形式,介紹了本院展開復工復產檢測中,發現的人群抗體比例。

之前介紹過,中南醫院在4月上半月,給3600名本院員工和5000名其他單位返崗職工做了血液抗體測試,發現2.4%的員工和2-3%的外單位檢測者擁有抗體。

同樣,位於青山區的武鋼總醫院4月20日預發表的論文顯示,從4月3日至15日,該院一共檢測了1402人的血清及核酸抗體。其中復工體檢1021人,四月醫院開診以來住院的非新冠病人381人。

結果除了住院組有一人病毒核酸陽性(曾因新冠在定點醫院住院,檢測顯示復陽後立即被送回定點醫院),其它人病毒核酸全是陰性,也都沒有過症然而,結果兩組人員的新冠 IgG抗體陽性率,大約都是10%。

結合中南醫院和武鋼總醫院的結果,武漢市民的血清新冠病毒IgG抗體範圍在3%~10%之間。

就算5%的話,意味着武漢最少有55萬既往感染人群。這個規模遠大於武漢的確診病例50333例(規模是確診的10倍以上)。

也意味着,按補充之後的武漢不幸病亡人數3869人,武漢的實際感染-病亡率為0.7%。

是的,在應測盡測的武漢,病毒實際感染的規模很有可能也是核酸檢測的10倍以上。

無症狀感染者、低毒量曾感染者,在人群中不同個體、不同的免疫系統面前,這些名詞能把人搞暈了。

無症狀感染,就是能在鼻咽拭子中檢測出病毒,但是自身不發病的人群。他們的免疫系統能壓製得住病毒。

而數量更龐大的低毒量曾感染者,就是不僅幾乎無症狀,而且就是在鼻咽拭子裡也不會發現病毒的感染者。

他們悄無聲息地被感染,也悄無聲息地清除了體內病毒。他們甚至沒怎麼覺得自己得過什麼大不了的病。

這些低劑量病毒不會發病,但能產生抗體,只能通過血清檢測來發現。至於傳播,就更不可能了。

否則,武漢規模龐大的IgG陽性人群,是不是還得全都重新隔離?

當然,有人會舉出哈爾濱撲朔迷離的“1傳87”例子,病毒源頭被暫定為一位歸國留學女生韓某。

但是她按照規定進行了隔離與檢測,和她生活在一起的父母、弟弟都沒被感染。

她在結束居家隔離後,就去了上海醫療美容,在上海和她直接近距離接觸的人也沒感染,反倒只和她住樓上樓下,沒接觸過的人卻感染了?

3月19日從疫區紐約經香港、北京中轉入境,並直接接轉社區,進行居家隔離

3月31日首次作核酸和抗體檢測,均為陰性

4月3日解除隔離,曾外出就餐2次

4月5日由哈爾濱乘飛機到上海,在一家美容院接受手術後回酒店休息。

4月8日上午乘飛機返回哈爾濱

4月10日因為所在樓棟曹某被流調追溯確診為無症狀感染者(14日轉確診病例),上午再次檢測核酸和抗體,IgG陽性,核酸和IgM均為陰性。下午第3次檢查,結果跟第2次一樣。

這次“鏈式”傳播的關鍵節點,其實是3月29日的一場聚餐。

這一天,韓某的同樓鄰居曹某(核驗為無症感染)的母親王某(核驗為無症感染)的男友——郭某(核驗為有症感染)和多位朋友共同聚餐,由此病毒蔓延。

可見,郭某的被感染日期不晚於3月29日。當時留學女生韓某尚在居家隔離期,幾乎無法構成傳播鏈條。

而且,無症狀感染者的傳播概率,一般被認為是1/10。有症狀感染者的傳播概率被認為3~5。

無症狀要經過好幾層關係向有症狀傳播,比有症狀向無症狀傳播,概率完全天差地別。

所以,儘管已經做了21人的感染病毒全基因組測序,但只能證實這起傳播是同一個傳播鏈,而非能證明韓某是傳染源。

因為最關鍵的證據缺失——從來沒有採集到韓某核酸陽性的病毒樣本,所以無法直接比較。

綜合來看,更有可能的事實是:

1、作為傳播鏈源頭郭某的感染,是另外接觸了其他境外來源;

另外,已經確認郭某、女友王某涉嫌故意隱瞞謊報病情、旅居史、密切接觸人員等信息。

所以這一條線索還應仔細調查,尤其是他們3月29日之前的行蹤。

2、紐約歸國的韓某IgG陽性,同為既往感染者,可能只是一場無關聯的巧合。

不管怎樣,現在哈爾濱經過全面的跟蹤流調,這條疫情“鏈式”傳播已基本得到控制,也希望這裡能成為“國內最後的傳染鏈”。

從一些特別個例來看,新冠病毒的確很刁鑽,潛伏期、隱匿期長。如黑龍江剛剛新增的1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

竇某,女,38歲,3月27日乘俄航SU1700航班,從莫斯科直飛海參崴;並於3月28日乘坐大巴入境綏芬河。

經核酸檢測,結果呈陰性,轉運至隔離點集中隔離。

4月9日,再經核酸檢測,結果呈陰性。4月11日,集中隔離滿14天,由救護車轉運居家隔離。

4月25日,在即將解除居家隔離前,第三次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再次由救護車轉送至綏芬河市人民醫院。

經專家組診斷,判定為無症狀感染者,目前已進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

集中隔離14天、居家隔離14天,前後在入境、轉運時都經歷了兩次檢測,始終呈陰性。然而在近一個月後還是顯現了。

另外,最新被發現的,已經在海南居住三個多月的婆媳,更被認為是超長潛伏期(90天)的例證:

1月8日、17日,武漢祖孫三代(外公外婆、兒子兒媳、孫子)分批從武漢飛到瓊海居住。兒子的父母(家公家婆)也提前於去年12月從湖南永州來到瓊海。

兩家雖不同住,但有來往。與其他武漢來瓊親戚也有來往。不過總體上較少出門。

1月15日,家婆李某發熱,1月23日前往當地醫院隔離治療,26日、27日兩次核酸檢測陰性,2月1日出院。

4月17日,兒媳張某帶孫子乘飛機從海口返回已離開三個月的武漢,下飛機後直接先前往社區衛生中心體檢。

4月19日,兒媳體檢結果顯示核酸陽性,IgM和IgG抗體陰性,無發熱和咳嗽等症狀,判定為無症狀感染者。

4月22日,留在海南的家人,均作為密切接觸者集中隔離。家婆李某22日當天採樣,核酸陰性,抗體IgM陰性、IgG陽性(顯示為既往感染)。

4月23日下午第二次採樣,咽拭子核酸顯示陽性。

省疾控中心對瓊海市第二次採樣進行了兩次覆核,覆核結果均為咽拭子陽性(判定相同)。

4月23日深夜第三次採樣,檢測結果又變為咽、肛拭子均恢復陰性,IgG仍為陽性。

省疾控中心24日再次進行第四次採集,檢測結果仍顯示核酸陰性。

但最終專家判定為無症狀感染者。

僅4月底的四次採樣,家婆的檢測結果就變成了既往感染——無症狀載毒——既往感染——既往感染。

可見,除了血清抗體的顯示更為靈敏精確,核酸檢測受制於採樣深度,相對不那麼靠譜。

不過經過媒體宣傳炒作,新冠病毒似乎成了妖精一般,居無定型,妖孽無比的東西。

但是,在海南發現的29例無症狀感染者中,僅有這一起超長隱蔽的家庭傳播案例——而且傳播時間很可能發生在1月份疫情初期,其餘28例無症狀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均未監測到被傳染的情況。

但是,公共衛生判斷不能僅看特殊個例,要看總體。

迄今為止,湖北與武漢解封之後,無論是本地還是到外地,被檢出的大量無症狀感染者,幾乎未見發生傳染的報告。

武漢本地近一個多月,也未見新增病例報告——

最後一位直接確診病例是3月23日的一位醫生。最後的確診病例是4月3日一位隔離觀察的無症狀感染者轉確診。現在,武漢所有確診患者都已經轉陰出院了。

因此,雖然目前國內必然還存在着無症狀感染者,但不可能因此就重回封城隔離狀態。

只能是提升檢測能力,大規模開展核酸和抗體檢測,做好常態化精準防控,推動全面復工復產。

而無論意願如何,全世界也都在對新冠病毒的全新認識之上,走向即將到來的5月。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9: 第二次西學東漸的八大領域之四 一一 傳
2019: 第二次西學東漸的八大領域
2018: 北大校長120 校慶上念白字也是有苦衷,
2018: 面對種族歧視侮辱,趙小蘭也挺無奈吧
2017: 有時候真想把孩子狠狠揍一頓
2017: 看來王岐山有鬼。要不為啥把郭兩個哥都
2016: 鹿死誰手?床鋪vs喜賴理
2016: (轉發)十五年前,中國和美國兩個搜索
2015: 華人超市裡賣的豆苗很嫩很不錯,誰知道
2015: 生活是有個活干好,還是不幹活只享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