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參加過幾次海華晚會,情況和出雲講的差不多,唯老媽的感慨是“怎麼聽不見台上的人說什麼呢?”
不過,出雲的感慨給了我一個靈感,或者說一個想法。其實,“鬧”就是咱們的中國特色,我們上飯館吃飯講究吵吵嚷嚷地讓酒布菜,友情越深,就越要嚷嚷到脖子上的青筋鼓多高;我們結婚講究鬧新房,很多時候要鬧到新人下不來台;我們看戲尤其講究壓迫熱鬧,隔好幾個位子跟熟人打招呼,“哎,老張,你也來了?”“喲,是老李,好久不見越長越年青了”“哪裡。哎,瞧,這是我們家新添的大胖小子”,其實我們看戲不完全是去看戲,我們是去社交,副業是去看戲。這跟外國人那個酒會舞會差不多,明說是喝酒跳舞,其實是去明溝(mingle)。
我象不少新新人類小資海華一樣,出國之後有幸聽過外國人的音樂會,看到那裡人人都穿得象新郎官新媳婦似的,座在那兒靜靜地聽戲,中間休息出來買杯香檳,覺得那樣簡直文明極了。不過來過那麼一兩回之後,新鮮勁兒一過,又覺得怪難受的。你想啊,你得穿得筆挺筆挺地,為了對得起那身衣服,你座那兒腰板得直直的,看到好處不能叫好,只能等大家都拍手時跟着拍那麼幾下。看戲是去享受,這麼委屈怎麼能叫享受呢?這叫受洋罪。
Anyway,話說回來,既然我們改不了“鬧”,我們乾脆將“鬧”就“鬧”,如果讓我來辦一場海外華人春節晚會的話,乾脆就照着老天橋的樣子辦。我想,地點就應該在一個比較舊的戲樓,一定要有個幾層樓為好。夥計一律請男的,帶位的時候嘴裡吆喝着“讓讓,勞駕,您給讓讓嘿”,節目空檔時上熱手巾把,擰緊了,從一樓“唰”地一傢伙扔上三樓,那顯得多麼有氣氛。台上的節目不必精,一定要鬧,緊鑼密鼓地,吵得下面觀眾耳膜要炸,不得不大聲招呼“老王,我在這兒呢,你右後第三排朝左。。。”。允許大家自帶瓜子,蘋果,花生,米花糖,泡泡糖,汽水,茶水,咖啡。小朋友自備電子遊戲機,MP3,玩具,氣球。帶小朋友的家長都給請座到靠過道的位子,以便他們中間不斷地到處溜噠,老年人耳背的讓他們全座前三排。沒結婚的男女全給安排在較黑暗的後排,方便他們眉來眼去,他們要是一見鍾情,我考慮是不是增設幾個情侶座呢?誰說我們不文明呢?我們照顧到了每個人的需要,真正地共產主義按需分配。
有些朋友可能要說了,在國外要入鄉隨俗,不要吵鬧,讓洋人看不起。不過我們為什麼一定要讓他們看得起呢?我們入鄉是為了將紅旗插遍全球,而不是為了讓洋人同化。歷史上我們漢人一直是同化其它民族的,這好風氣到我們這裡也不能讓它斷了。其實我們做的也算不錯了,比如和親的故事越來越多嘛,過去唐朝幾年才嫁出去一位公主,我們現在幾天就能嫁出去一位。說到這裡,還要提一下,最近有加拿大的一位女白求恩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嫁給了一位華男民工,這不能不說是一件鼓舞海內外華男的事情。如果你們人人都獻出一份愛,世界將有一個美好的明天,那就是後代人人都長得差不多,風俗也變得差不多,都特別鬧,隨地丟瓜果皮,那麼誰也不會看不起誰了。
我們已經出來了,那一天還會遠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