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阿飛的劍
萬維讀者網 > 茗香茶語 > 帖子
說說“關係”和我們的故事(一)
送交者: 黃忠 2006年02月07日09:56:44 於 [茗香茶語] 發送悄悄話

說 說“關 系”和 我 們 的 故 事
-----------誠復網友

黃 忠 2006。2。

無 巧 不 成 書

經過五年的大學(1956—1961)修煉,胸中裝滿了一腔抱負和熱誠,終於要走出校門,從小社會到大社會,進入真正的用武之地了。正好國家遇上三年自然災害,我被分到 H 省,支援災區建設。到 H 省省府人事廳報到時,方知我們專業一共要分來13名。

省人事廳把全國各院校分到該省的已經報到的應屆畢業生,分別安排在幾個旅館,但一日三餐全在指定的食堂----在土院子裡,用毛竹當成柱梁架起的,非常簡陋的茅棚而已。

一天中午,我正在排隊買飯,從門口進來一個背着背包的女生,走近來,我便立即認出她是我高中同學,印尼歸僑----僑姐;我與她是當初被學校指定的學習上一幫一,一對紅的關係。從高二到高三,早晚自習都在一起砌挫;因高考前我留蘇預備落選,導致思想上地震,同學去向一概不聞,而失去了聯繫的。現在顯然她並沒有留意到我們這個買飯口長隊裡的人群,直奔另一個賣飯口人少的隊而去。當聽到有人叫她的名字時,她驚奇的回過頭來,轉瞬間,她就邊走過來邊驚喜高呼:“黃忠!怎麼會在這裡見到你啊!五年了你在哪裡?怎麼渺無音訊?。。。” ,弄得好多人都扭過頭來看着我們,怪不好意思的。五年沒有任何聯繫的老同學,突然在一個陌生地方從天而降,驚喜啊;自然有說不完的話,一時又不知從何說起了,相互關心問候,暢敘五年闊別,介紹各自情況,回顧同窗友誼,我們從中飯邊吃邊聊,一直到晚飯後,整整聊了5--6個小時。

當年她被錄取在四川的 Z 醫學院,學的是兒科,因為她丈夫在B市工作,所以,一年後通過有關部門她轉學到 B 醫學院。眾所周知,大學轉學是幾乎不可能的,也許對歸僑生有所照顧吧,她是通過印尼商會與國內多渠道聯繫,有關部門才破例的。在大學階段,她已有了第二個女兒。當她知道我還沒有女朋友時,她堅持要給我介紹她 B 市鄰居家在新疆工作的女兒,並要去了我的相片。

人事廳在具體分配時,基本不徵求個人意見,分配結果事先保密,通知本人也是採取各院校分別在廳里集中,集體宣讀名單的。真是無巧不成書,我和僑姐一起被分到了 K 市。她到兒童醫院,我到一個正在籌建的中央大型企業。到 K 市報到不久,我接到了僑姐轉來的女方相片,從相片看,我非常滿意,於是我們便從書信開始了聯繫。

大概2--3個月後,因為僑姐的丈夫從 B 市調到連雲港(後改為新海連)市,所以她也調離 K 市到連雲港。臨走前向我道別,並祝福我和女朋友能琴瑟之好,喜結良緣。

通了一年信,見了面,相互多渠道的進行了解。兩年後(1963),我們結婚了。婚後各回單位。1964年探親,1965年,我愛人就從新疆調到 K 市。從邊疆調到內地,當時稱“倒流”,這是比較困難的,企業是下了很大決心成就了我們。於是我們正式有了自己的家。66年我們有了孩子。

多少年後,僑姐她有第三個孩子(兒子) 了 ,坐月子 時,來信讓我岳母到新海連市她家幫忙,我岳母帶了我們孩子去了,幫忙一段時間。後來,我利用出差機會,到新海連市找過她。沒有見着,聽人說,僑姐已去了香港,誰也不知地址,於是又失去了聯繫。


家,鄰居們

企業在籌建中,用房很緊張。我們在1965年,慶幸分到了二樓,兩家合住一間套房,總面績35平米,很高興:這種套房原本只能單獨住一家,由於僧多粥少,有人才想出了這種“損招”。

房子的結構是大門進去,左邊是廚房,廁所,正對大門兩間臥室,大門與兩臥室之間(即廁所門口)有一平米的公用地。兩住室(一家一室,各14平米),全廠大概有20多戶是合住一間套房的。

因為我們剛成家,沒有家具,一張雙人床,是廠里借的;桌子是由一隻很大的老式羊皮面箱子(我媽當年的嫁妝,它已跟隨我大學五年了,一直到現在還在服役呢) ,外面包一條蓆子湊合用着;有兩張凳子;一隻老式小衣櫃(也是當年我媽的嫁妝,我父母由老家交鐵路運來的) ,僅此而已。一日三餐,會客,看書學習等,除了做飯,上廁所外,一切活動全在14平米的臥室內進行(後來有了孩子,老人來幫忙了,就只能拉根鐵絲掛上床單當隔牆)。廚房大概3--4平米,要容納兩家的鍋台,兩家放煤的地兒,兩家放鍋碗瓢盆,油鹽醬醋的地兒,還有各家一個諾大的洗碗洗菜洗衣服混用的池子,實在再沒多少活動地方了。為了上班不遲到,做飯幾乎是同時進行的,兩家人在這個狹小的空間裡,忙碌三餐,真得相互小心,才不致肢體接觸呢。早晨廁所的利用係數最高,尤其在晚上更玄,上廁所前必須穿上正規外衣,將房門輕輕推開一條縫,先“偵察”一下,才能出自己房門,否則,不定會帶來多大尷尬的。可經過這樣折騰,又把自己弄得很精神了,回去睡不着。

與鄰居相處,特別在這種情況下,我與夫人是有我們自己做人準則的。

1,高瞻遠矚:人生在世,與非親非故,能生活在一個大門裡,生兒育女。或能做左右上下鄰居,這應視為緣份,所以要友好相處。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那是指“幫助照顧”方面,如果相反,那整天橫眉豎眼,硝煙瀰漫,好受嗎?你非得長出個癌症來不可!因為天天在一起啊,所以,鄰居是相惡不得的!

2,保持距離:“碗頭上”絕對不能來往。交往在公共地兒,不進人家裡。小處不可隨便。人前人後不評鄰居,絕對不能“東家長,西家短”的竄話。

3,防微杜漸:自家東西不占公共場地。自覺打掃廁所,廚房和公共場所。

4,寬容大度:責己嚴,責人寬,不護“犢子”。只要有求,人家需要,一定真誠相助。

我們就是這樣和鄰居(男的是工會雜務,女的是工人)合住了整整九年,在一個大門裡,我們有了孩子,他們有了第一,第二,第三個孩子,我們都曾相互幫過忙的。從來沒有斗過一次嘴,紅過一次臉。非常友好,始終相敬如賓(九年中我幾乎想不起來有沒有踏進過他家門的,就是有,也是幾次而已),可直到現在,我們還像親戚一樣,逢年過節來往着,走動着。離開合住,搬入單住,但廚房廁所還是四家合用的,又住了5--6年,沒有與鄰居有任何不愉快, 都相安無事。後來我們又搬了一次家,也都是這樣與鄰居相處的,都友好如初。分開後都像近親一般來往。

然而,在我們生活區合住的20戶“田螺殼兒”里,像我們這樣的鄰居關係,竟沒有第二家。他們整天很熱鬧,合住起初,好得不分你我,從小事不注意,日積月累,直到堅冰三尺,輕的是天天鬥嘴吵架,嚴重的是動手打鬥,頭破血流,有的是“女單”,有的是“男單”,也有的是“混雙”對決。影響身心健康和工作啊!何苦來着?。處理解決地點也由居委會提升到派出所,以至法院。清官難斷家務事啊,何況各執一詞,都還是內部矛盾嘛,只能分開了,否則要出人命了,豈知,分開後也都成了一對仇敵。也有人趁人家丈夫出差,與“鄰居”上了床的!(當然是個別啦!) ,涉及刑事,處理就簡單多了 。

剛來加拿大,我們租房在外住了3月。這個二房東(比我們的孩子小),現在就成了我們的“忘年交”,經常交往,回國我們也瞅機會相互看望。他們父母來加拿大了,我和老伴每周就開車去他家聊天。這就是緣份嘛!


夫妻,親家,岳母女婿和婆媳關係

我父親和岳父都在我們婚前就過世了,所以我們與上一輩的關係只遇到我母親和岳母。

我以為處理好各種家庭關係的關鍵,是小倆口的關係---夫妻關係。只要小倆口“你耕田我織布” ,恩恩愛愛,夫唱婦隨,有商有量,共同一致。家裡的什麼問題,什麼關係都能迎刃而解的。

接我媽媽到 K 市與我們一起生活,是在與她相依為命的女兒---我的妹妹去世(妹妹比我小2歲,從小因摔傷,家貧無錢就醫落殘,不能成家,後出現併發症,就醫無效,那年她才38歲),我們第一次搬家(1975) 後。住房條件有所改善,不再與人合住一套了,但廚房廁所還與幾家共用。我媽媽是個善良,勤勞,純樸,典型的農村婦女,文化不高,但做人的道理知道很多,她漂亮 慈祥,隨遇而安,沒有苛求。她是本不肯離開老家跟我到 K 市的,用她自己的話說:“婆媳是要客氣的,日久天長在一起,要是因為我影響到你們倆,怎麼好啊?”在我的再三哭求下:“你一個人在家,我怎麼能放心呢,跟着我們即便苦,也苦在一起,你也能多活幾年的。兒媳婦她受過苦,受過教育,還是懂理的,講理的。我不敢向你保證她會對你如何好,如何孝敬;但我敢向你保證,到什麼時候,兒子媳婦不會不管你的。不過,兒媳婦再好也不會像女兒那樣好。你要是執意不去,我如何對得起爸爸和妹妹的在天之靈!?。。。” 。勸了幾天幾夜,我媽媽終於同意了我的請求。

我與愛人有個不成文的協定:凡我家裡的事,如寄錢或給錢,給我媽買些什麼,陪同我媽看病,付賬等等,由她出面。而她家裡的事,則由我出面。經濟我們合一,從不偷偷摸摸暗箱操作,什麼事都互相商量,取得一致,或求大同存小異。老人有什麼想法看法,要互相通氣。在老人面前決不吵嘴,如果一個火氣實在壓不下來,那麼另一個人就不做聲或走開,冷靜後再說。工作上的煩心事,決不帶回家來,等等。

我媽除了支氣管擴張經常吐血外,沒有任何其它毛病。剛從南方第一次到北方,可能氣候水土關係吧,開始吐血很厲害,一吐就是半痰盂;過了幾年,就好多了。也因為吃藥打針,病情控製得比較穩定。看病,陪同,付款,吐血後的收拾,每月發薪後立即給點另用,天氣冷暖為她添些衣物,等等,這一切自然是我夫人辦理。多少年以後,她們婆媳關係越來越好,猶如母女之間。

1995年農曆12月24日(農村送灶王爺那天),在床上躺了10天的媽媽,自感病情加重,把我倆叫到跟前,說:“春節我不能過了,你們好好過吧,我跟了你們20年,你們盡孝了。。。扶我坐起來。”。當時,我抱着她慢慢扶她坐起時,發現她已在倒氣,於是我幫她再慢慢躺下,我握着我媽的左手,我愛人握着我媽的右手,喊着:“媽媽,媽媽,你慢走。。。。”。她慢慢的閉上雙眼,與世長逝了,享年86歲(1909—1995) ,我當年60歲。直到現在遇到什麼事,我老伴還常觸景生情的對我說:“要是你媽在,怎麼怎麼。。” 。我老伴還經常夢見老人家,甚至,半夜哭醒! 還立即把我捅醒,哭着說着:“黃忠,我夢見你媽了。。。”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可見這對婆媳感情之深。

我岳母,她非常能幹,個性倔強,抗爭一生,對我們充滿着愛,儘管我這個女婿還很窮。對我的看法她也不是一開始就很好的,有個漸進的,與日俱增的過程。有一次,當我愛人把她媽媽對我的看法告訴我時,我非但不發火埋怨,反而對她說:“老人家誤會我了,你應該清楚的。不過這很自然,我粗糙了點,在某些地方我真的要注意了” ,於是在平時,我就刻意處理好容易使老人家產生誤會的各種細節。久而久之,她明白了對我的誤會,對我們鄰居說:“我對女婿比對我兒子都信任,這是當年我看上他的。。。”。

在我岳母看來,女兒家不是她的家,兒子家才是她的家。所以我們除了每月給她匯款外,有病了或住院了,我們就多給她匯款。她想來我們家,我們迎接,她想回她兒子家,我們歡送,非常隨意。她愛買菜做飯,而且做得一手好菜,我們就讓她為我們“當家”,發揮“餘熱”,大家開心。2000年夏天,她的孫女定居加拿大了,岳母到我們家小住,突然腦溢血,送醫院搶救無效,離開了人世(1918—2000) ,享年82歲。兩位長輩都在我們家送走了。

一般來說,在一個門裡生活的親家之間,是比較難相處好的。主要原因是:1,共同生活在既不是男方父母“當家”,又不是女方父母“當家”,而是由小倆口自己做主的家庭里,親家們又朝夕相處。因此,小的們對長輩一定要一碗水端平。若不,這便是矛盾的根源。2,偏,老年人各自都會高看自己的兒(女) ,心態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俗話說得好:“癩痢頭兒子,自己的好” ,一邊看女兒是西施貴妃之美,皇帝女兒不愁嫁。一邊看兒子是賽過潘安之貌,三千粉黛隨便挑。如果小倆口的關係無瑕可擊,老人根本就不會這樣看的。3,糊塗,只要小倆口有點矛盾的蛛絲馬跡,老人們都會千方百計過問,打聽,怕“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吃虧,支持他(她),唯恐天下不亂(我指的是心態)。可老年人卻忘記了,小倆口打仗不過夜,不記仇的道理。人家“當事人”都早已時過境遷,相好如初了, 老人們心裡還在絞着勁呢,日積月累,產生心結,久致量化,浮之表面。要不有“蠢妻,拗子,糊塗老人” 之說呢?說的是這三種人最難對付!難纏!其實小倆口不怕有矛盾,不要公開在老人面前,總是應該可以做到的。

我媽和我岳母的性格是兩種類型,性格雖不同,但她們都是農村婦女,都非常愛我們。凡兩個親家要在一起住上一段時間了,我和愛人就分別各自做自己媽的工作,預防在先。我得給岳母說:“對我媽媽有什麼不合式的地方,媽,你們老姐妹之間要多包涵,擔抬才好啊。。。” 。我媽這邊,只要我說就可以了,不必用夫人出面的。小處也得一碗水端平!譬如,吃飯,我讓我岳母,我夫人就會主動讓我媽,分工合作。就這樣時時處處注意,她們相處很好。有時候,我倆各自聽到自己媽媽對親家的看法想法,不可偏信,我倆就一定要通氣協商,分別做工作,防微杜漸。因此,我們家這一對親家姐妹,始終沒有出現過網上或社會上看到的那些問題。我岳母還帶我們孩子到我老家住了很長時間呢。都相安無事。所以,關鍵問題在於你們小倆口自己!
(待續)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5: 一個男人看婆媳關係
2005: 記憶中的春節---寫於2005
2004: 尋找達芬奇
2004: 我是一片小小的秋葉
2003: 我在中國的所見所聞(1-16)
2003: 海龜熱背後的幾個問題
2002: 女人如煙,男人如酒 (ZT)
2002: 鐵錘與鐵塊的對話(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