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阿飛的劍
萬維讀者網 > 茗香茶語 > 帖子
關於宗教、科學和儒學
送交者: 余東海 2021年11月09日17:54:57 於 [茗香茶語] 發送悄悄話

關於宗教、科學和儒學

余東海

 

或說,科學的盡頭是哲學;

或說,哲學的盡頭是宗教;

或說,哲學的盡頭是佛學;

或說,哲學的盡頭是道學。

      東海曰,佛學道學的盡頭是儒學。

 

關於宗教和科學,愛因斯坦說:科學沒有宗教是跛足的,宗教沒有科學是盲目的。此言不錯。在西方,科學缺乏道德約束,故有賴於宗教;宗教缺乏科學精神,故有賴於科學。

 

而在中華,這根本不成問題。儒家非宗教而具有宗教性,非科學而具有科學性,兼有宗教和科學之利而無其弊。同時,儒學可以提供最正確的信仰和道德,儒政鼓勵正常的科學研究和科技開發。

 

宗教和科學各有各的優點,又各有各的局限。以大學八條目為尺衡量之,科學重在格致,但也局限于格致。故科技是雙刃劍,既可以利用厚生,也可能危害人類。它是利是害,取決於人類的道德人格。

 

儒學與科學同步,那是最好,但這個度非人力所能把握,故人類必須將弘揚、普及儒學放在第一位。科學超越儒學超越五常道規範,非人類之福也。如果科技單方面加速度發展,人類就會問題多多、危險重重。

 

宗教重在心性,但局限和問題也很大,有兩大不足:一科學性不足,缺下學和格致之功;二人道關懷不足,既不能盡倫,更不能盡制。

 

此二不足的根本因是誠正度不足,不能誠意正心,不能深入到人性最深處。唯吾儒家,非宗教而具有宗教精神,非科學而充滿科學精神,宗教性科學性並重並行,更是道德性和政治性圓滿統一,至矣盡矣,蔑以加矣。

 
儒佛都有信仰,有信解行證四個步驟,區別在於解行證悟同中有異,大同大異。儒眼相看,佛教所解不正,所行不中,故所證不圓。但作為信仰,兩家都有真正性。凡是沒有解行證三個環節配合的信仰,都是迷信。耶教就停留在第一步。
 

邵英曦微友說:世界有三大支柱:宗教,科學,藝術和美。東海曰,不無道理,不夠正確,原因如下:其一、論宗教,即使正教,也非人類正道,遑論邪教,只要是宗教,都有問題;其二、科學和科技必須以德為本,否則流弊惡果無窮;其三、藝術也有正邪之別,某些惡藝邪術,於人有害無益。正確的說法,應該以正哲學、正科學、正藝術為世界三大支柱。儒學就是中華特色的哲學。

 

郭園廳友言:“一個真正的宗教必須具備兩個基本因素:一為客觀的(religio objectiva)既上帝及其啟示,一為主觀的(religio subjectiva),既人對上主的敬畏。從這兩個因素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儒家不是真正的宗教。

 

這樣主客觀分離的表達不適合儒家,但這兩個基本因素為儒家所圓備。君子有三畏,所畏的無命,就是指昊天上帝及其啟示,聖人大人就是受到啟示的人。

 

儒家信仰與西方宗教信仰大不同。宗教因信稱義,信就是義。儒家則因理解、證悟而信,學儒是為了致良知,學習的過程就是對良知逐漸理解、信奉、實行、證悟的過程。證悟反饋回來,解必通透,行必踏實,信必堅定。

 

儒家信仰歸根結底是良知自信。當然,學儒之初也要有所信。絲毫不信,就沒有學習的願望和內驅力,或者帶着鄙棄批判的態度去讀經,是學不進去讀不進去的。

 

亮赫廳友言:“儒家的宗教性,在‘篤信’這一塊,應是高於信仰的。儒家的‘篤信‘由內而外,比信仰多了內心之誠。”不錯。儒家信仰的紮實性和真誠性遠高於宗教信仰。蓋儒家信仰有三個支柱:理性驗證、行為實踐、自心證悟。注意,超理性不是非理性反理性,而是建立在理性基礎上的終極一躍。
 

禮文廳友言:“用信仰光耀理性,用理性驗證信仰。”“商周之變是將理性一貫到底,徹底滌除信仰中的迷信成分。”

 

用信仰光耀理性,非常正確;用理性驗證信仰,則有所保留;將理性一貫到底,表現了理性的狂妄。在儒家,信仰屬於德性的範疇,是德性的一個面向。德性既有理性的一面,又有超理性的一面。孟子說“聖而不可知之謂神”,《中庸》說雖聖人亦有所不知有所不能,指的就是德性超理性的一面。

 

聖可知,又不完全可知。不可知的那一面就是神。神指的就是道體的形而上,具有超越性,超越一切現象也超越理性和意識心。這超越的一面就屬於信仰的領域。儒家非宗教信仰,卻有宗教性,原因在此。

 

立足點非人道,歸宿處在彼岸,這是所有宗教包括佛道兩教的共同特性。儒家宗天而教,而非宗教,因為立足點不一樣。

 

儒家立足人道而上達天道。因為上達天道,故有宗教性,有信仰;因為立足人道,故非宗教,與宗教信仰性質不同。儒家仁本必須、也必然落實為民本和人本,在政治領域以民為本,在人與神、人與萬物、人與自然之關繫上,以人為本。

 

聖訓說仁者愛人智者知人,就是把愛人放在第一位。若是宗教,就要說仁者愛神智者知神或仁者敬天智者知天了。儘管儒家尊神祭神知天敬天,仁愛無疆,但永不動搖立足人道的堅定性。

 

禮文廳友言:“宗教遠比科學偉大。宗教向內深入到人性最深處,向外解釋了世界的前因後果,科學只是認識世界的工具,科學越是發達越是意識到宇宙的浩瀚與人類的無知迷渺小。文明的內核是宗教,該宗教的品質決定了文明的品質。”

 

東海曰:這段話問題很大。一是過於抬舉宗教,二是誤認文明的內核。文明的背景是文化,文化的支柱是道德,道德的核心是良知。所有宗教包括佛本主義、道本主義和神本主義宗教,都不足以致良知致良制,都開不出政治和制度文明來。宗教主政,必然錯誤百出,家國衰敗。耶教主導的西方中世紀就是殷鑑。佛教主導的國家同樣不行。不僅此也,佛道兩家過於興盛,也會導致文明度下降。

 

我早就指出,任何宗教的政治追求及執法要求都是非正常、非正義、反文明的,既違反中華文明,也違反西方現代文明。包括佛道兩教在內的任何正教,都不宜主導政治,遑論邪教。任何宗教戒律法規無權干涉社會。一個地方或地區允許宗教警察存在和執法,是政教分離不徹底的表現,是嚴重的政治無能和文明倒退。

 
這是耶教徒的一句話:“不受制於上帝,必受制於暴君。”意謂沒有宗教信仰的社會,必會產生暴君暴政。這是強詞奪理粉飾耶教,完全不符合事實。事實是,若不政教分離,便無政治文明。西方漫長的中世紀黑暗,就是拜耶教所賜。

 

耶經《新約·約翰福音》開篇第一句說:“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此言常被耶教徒用來證明其神即天道。其實天道是天道,耶神是耶神,一虛一實,一真一幻,毫無可比性和共同性。

 

耶教徒喜歡強調神的教導。殊不知,人世間最值得聽從的是聖人聖經的教導,其次是無違聖人聖經的君親師的教導。神的教導,不聽也罷。鬼神何言,天道何言。所謂神的教導,無非其教中人所說的神話。

 

天道和鬼神都是真實存在的,然非耶徒所能知。他們只是憑空假想一個創世造人的神自欺欺人。讀其經典,神言神語,神神叨叨,妄言妄語,戲論滔滔,略有佛道修養者,不難知其虛妄也,遑論儒家。僅憑其賦予一個人格神以創世造人之大能,足見其於天道一無所得。

 

儒家重信仰,但不唯信仰。儒家重視的東西很多,概乎言之有七,信仰只是其中部分。儒家七重是:重學,重理,重禮,重信,重言,重行,重證。

 

重學,重視學習,《論語》開宗明義:“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中庸》五法,博學為首。儒家特別重視學習,學以明道,學以傳道;道以學明,道以學傳。講學就是傳道。子曰下學上達,上達的目標就是性與天道,上達的目的就是明道。

 

重理,重視義理,包括道德大理和政治大義,學習的主要目的是明理。

 

重禮,重視禮制和禮儀,博學於文,約之以禮,禮本於天理。

 

重言,一是重視言論的意義,有德者必有言;二是重視言論的誠實,修辭立其誠。

 

重行,重視實踐,踐履功夫,將知識、義理和言論落實到行為實踐中去。

 

重信的信,包括誠信、信仰二義。

 

重證,重視證悟,實得乎道,自心實證。

 

可見儒家重信但不限於信,而是強調解行的重要,追求實證的仁果。或者說,儒家之信貫徹始終。學儒之前是初級信,滋生學儒的興趣,非此不足以入門也。解行之後是高級信,證悟之後是絕對信。其天道信仰建立於理解、實踐和實證。於道,因信而學,因學而解,解行並重,證悟成仁,終極信仰。

 

悟有解悟證悟之別。解悟是義理性的全面覺悟,證悟是生命實證,整個身心證入無相大光明藏。或者說,良知之光透徹整個生命體。這是最高境界的知行合一,一切意念思想言論行為無不正大光明,信步而行都可以成為道路,信口而言都可以成為經典。2021-10-24余東海集於邕城青秀山下獨樂齋

首發於北京之春http://beijingspring.com/bj2/2010/280/118202163953.htm轉載請註明

 

 


0%(0)
0%(0)
      中國僅有的科學發明大都出自道家,腐儒們還好意思說。  /無內容 - 空行 11/10/21 (190)
      儒學屬於無脊椎動物學。  /無內容 - 綠野仙人 11/10/21 (245)
        剛烈的很多被殺的差不多了,現在這些腐儒的學也好論也罷扯遠了。  /無內容 - 空行 11/10/21 (224)
  胡扯。 - 綠野仙人 11/09/21 (279)
      嘿嘿。就像說屁半仙是小姐一樣。  /無內容 - 綠野仙人 11/10/21 (212)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0: 剛剛穿着背心短褲,趁着開會之間的空隙
2020: Pfizer發布的疫苗好消息不過是又一個驚
2019: 其實中國自宋以來就是東亞病夫了!文革
2019: 老黑魚和小讀來聽,今年一個戲歌版的《
2018: 看看自己或孩子的數學行不行的三判據
2018: 請版主澄清,元好問,palmoil 等非本人
2017: 那個叫老坦兒的,希望你知道啥嗎叫臉,
2017: 民意測驗:你有沒有看見樺樹撒過謊。
2016: Trump是希拉里的人。哈哈
2016: 川普這次代着小地主和中農為主的還鄉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