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加拿大同子談吃.覺得有必要科普一哈,提高茶油們的吃喝水平. 有兩樣東西稱之為“粢飯”,一是“粢飯糕”,用大米製成, 摻三分之一糯米,做好的熱飯加鹽拌均勻後,用力壓緊。放冰箱完全冷卻, 取出米塊,切薄片,放入油鍋,炸至金黃色即可。(圖1)
另一是“粢飯糰”,用糯米和大米混合做的, 粢飯糰就是飯包油條.
記得小仲光跑到小菜場, 賣粢飯的阿姨的木桶里裝着滿滿一桶白米飯,木桶上還蓋層棉花毯, 一開蓋, 熱氣騰騰的米香撲面而來. 要買粢飯糰先要告訴她, 吃幾兩買幾兩(飯), 一兩,二兩都可以,得到回答後,她左手上鋪一塊小濕毛巾,用一個勺子盛起一團飯放在毛巾上,攤攤平,再拿起一根油條來,一折四,放在飯上. 這時, 邊上等不及的小孩便叫起來 “加抄糖,加抄糖” (抄 = 一調羹). 於是那阿姨臽起一抄白砂糖,撒在油條的夾縫裡,然後再盛起一團飯來,蓋住油條,順勢用濕毛巾將飯糰包起,用力捏緊,最後再將毛巾打開時,手心裡是一個拳頭大小的粢飯糰.
吃粢飯糰,要吃一口,捏一下,才能保證裡面的油條和白糖不會掉出來,水平好的,從頭吃到完,始終是一個團,只是那個團在不斷地縮小;不會吃的人,只要咬上幾口,飯糰便散了開來,再吃幾口,油條橕起來,只能雙手捧着一塊飯,上面放着一根油條. 現在台胞來開的永和,粢飯糰裡面放些榨菜,肉鬆, 味道不正宗了. (圖2)
糍飯糕(圖1)
這位老同子正在四川北路上看人做糍飯糰(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