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阿飛的劍
萬維讀者網 > 茗香茶語 > 帖子
吵架
送交者: 曾華 2023年09月12日23:52:52 於 [茗香茶語] 發送悄悄話

吵架

曾華 寫於二零二零年六月二十一日

小時候的我最怕爸爸,嚴厲的讓人無法抗拒,說一不二,連頂嘴的機會都沒有,硬噹噹,委屈直接朝肚子裡吞。

所以我習慣了不解釋,不狡辯。在我們家,從來就沒有吵架之說,因為沒人敢跟父親吵,他說了算,都是他自己罵罵人,發發脾氣,多數時候是振振有詞地教訓人,其他人只有洗耳恭聽的份兒,一會兒過了,就像屁事兒都沒有發生一樣,來如風去也如風。我到現在都沒有搞明白,怎麼會有這麼霸道的人,閒聊時會聽媽媽說,可能是父親從小被他父母疼愛有加寵壞了。

可我不這麼認為,我總覺得是我母親天生溫柔善良的好性格無形中助長了我父親的驕橫跋扈。絕對是他倆從談戀愛開始我媽就讓,讓多了就變成習慣,這種夫訓妻從的夫妻模式就建成了。

等到我們幾個小孩子出生成長的時候,母親對父親的一味忍讓和包容讓我們很是不爽,憑什麼?但每次都是被母親的安撫規勸所平息,別給你爸爸計較,他是愛你們的,一切都是為你們好,他就是這樣的一個急性子的人,服軟不服硬,越吵越麻煩,過一會兒就好了。是的,但他好了,我可沒有好,心裡卻一直憋着氣,壓抑!

記得剛有些懂事的時候,我就暗暗在心裡發誓,今後絕對不能找個脾氣不好的人,儘管我也看到除了我父親的壞脾氣,他這人還真的挑不出什麼毛病,父母的感情也一直非常好,所以外人也就沒有什麼可說的,一個願打另一個願挨,可能這就是愛吧!

說起吵架,我可是不陌生,那時候的院子裡,二十幾家人,共用三個水管,總是有磕磕碰碰的事,鄰居之間吵架是難免的,大多數時候都是因為小孩子之間的問題,引起大人發生矛盾糾紛,我是很煩聽別人吵架的,罵來罵去,重複着同樣的事情,各自為陣,憑聲音大,看誰罵的髒話難聽,損人,誰的臉皮厚,誰會耍潑誰不要臉誰是贏家,基本上就是這個套路,其實與最初引起矛盾的問題已經沒有什麼關係了。有時候,那邊大人還在吵,這邊兩家的小孩子又已經玩到一塊兒了。

另外一種大人們常見的吵架就是倆口子,據我觀察,那時候倆口子吵架的原因主要是關於錢的事,你用多了,我用少了,到了月底不夠了,你悄悄給你媽了,雜七雜八,一句話就是窮惹的禍。哦,差點忘了,吵架讓我心煩不說,有些時候鄰居之間或小倆口子吵着吵着居然還會打起來,每當這個時候我就嚇得躲在大人們的身後,又想看欺頭,又怕挨誤傷,我也挺賤的。

所以呢,我又在心裏面默默發誓,今後一定不要因為錢的事情給未來的丈夫吵架,這太丟人,沒有教養,完全缺乏涵養的表現!小小的我,心思還真的有些重。

再後來我發現,經濟條件好些以後,大多數人家都搬到高樓大廈,一個單元就幾家人,各自有衛生間和廚房,房門一關,互不往來,想吵架都沒人搭理。真是應驗了距離產生美。如果鄰居見面,最多點頭打個招呼,文明禮貌多了。

其次就是農貿市場,人來人往的街頭或車站,還會聽到吵架,但都是陌生人之間的一時衝動,最多罵一罵,出口氣而已,邊罵邊走人,不會像老鄰居或倆口子那樣陳年老賬翻出來,新帳老賬一起算,耳朵都快聽起繭巴了,還不饒人。

所以我從小就不喜歡吵架,自已也不會吵架,誰看我都是一個柔弱的女子,秀氣文雅,結果殊不知,潛移默化,一吵架還挺厲害的。第一次是大學一年級的時候,在北京火車站,為了省錢買學生票,我妹妹從小在北京長大,一口京腔,那賣票的阿姨不知怎麼把我惹怒了,或許因為我的四川普通話不標準,她聽不懂?欺負我這外地人?一氣之下,我開口大罵,川普都不用了,直接用順嘴的成都話,連珠炮轟炸過去,那欺軟怕硬的女士立即改變態度,從在一邊勸我的妹妹說話聽出妹妹是北京人。女士下軟了,敢緊告訴我妹妹說“行,行,沒事兒,這是你什麼人,怎麼這麼厲害!“。可能她同情我妹妹,怎麼會有一個這樣兇巴巴的窮親戚。可我是絕對的有理不饒人!

第二次是讀研究生的時候到重慶去參加一個學習培訓班。畢生第一次一人出遠門,坐了整夜的火車,基本沒睡覺,心情煩燥不安。那是一個重慶冬季典型的陰雨天,又濕又冷,又困又餓。下了火車又轉乘公共汽車,汽車在彎彎曲曲的山路上行駛,我這暈車的體質,在平坦的成都坐車都會暈車,哪裡能夠經受得了重慶的山路,車子一開一停,我站在擁擠的人群中,突然感到噁心不適,心裡一直嘀咕着“千萬別吐呀,忍住,忍住!“。不行,難受,可能忍不了,說時遲 那時快,我一下衝到靠窗口的位置,猛力拉開車窗,一股涼風撲面而來,把剛才悶在車裡的難受摳走一大半。我深深地吸了一口這救命的新鮮空氣,正說可以鬆口氣。突然,只聽到“啪喳“一聲,窗戶被站在旁邊的一位女士關上了,嘴巴還氣呼呼地嘮叨着“這麼冷的天氣,還把車窗打開,是不是吃飽撐着了嗎?“。我一聽,不對,這分明是在罵我,我又悶又暈又氣,又伸手把車窗打開,真的很噁心,想吐。

倔強的女士又準備去關窗,這下子我急了,爭吵中,我突然大聲說道“我暈車哈,到時候吐到你身上別怪我,如果你怕冷就鑽進牛屁股里去躲着,就不冷了!“ 我都不知道自己怎麼說出這麼損人的話,完全不管不顧了。聽出我純正的成都話,車上有位好心阿姨勸說着,“成都人不適應山路的顛波,是容易暈車,這樣吧,讓她換到窗口去,車窗開一半,大家將就一下吧”。就這樣,避免了更兇猛的爭吵,結果真不好說,我也不一定吵得贏,但我可不願意吐得一塌糊塗,弄髒別人的衣服。

談戀愛期間,大家都很單純,一起上課,上自習,吃飯打食堂,看電影,聽音樂,聊天,逛街,旅遊,還有一幫好朋友一起玩,真的沒有什麼事情可以值得爭吵的,如我所願,男朋友的脾氣真的很好,連大聲說話好像都沒有過,這不挺好的啦。

日子順暢的時候,啥都好。可是,生活中一但出現波折,原形畢露,包括我自己。問題就是出在結婚生子以後,尤其是兒子生病,矛盾就出來了。當時兒子在父母家由小保姆帶,我父親是中醫,我們倆口子是西醫,大家都疼愛這個孩子,心裡都很急。我父親要給孩子服中藥,捏着鼻子灌藥湯,小孩又哭又鬧。孩子他爸非要讓去醫院輸液打針,孩子也是痛苦萬分加可憐。其實我並不在乎中醫西醫,無非就是感冒發燒拉肚子之類的小毛病,可我父親卻和我丈夫扛上了,觀點不一致,我和我媽夾在中間為難,我丈夫的倔強加上我爸的怪脾氣,可想而知,讓我第一次感受到參與到家庭矛盾繁瑣之中,我非常的懊惱,原來平凡的家庭生活真的就是這麼的無聊無奈,全不在我的掌控之中,還是工作學習輕鬆一點,畢竟我可以靠刻苦努力去改變。

不可避免的,我也不由自主地變得嘮叨,不耐煩,因為不敢違抗父親,所以丈夫就變成我的出氣筒,然後他也不甘示弱,你來我往,小倆口也不屑於掩飾自己的情緒,像許多家庭一樣,小吵小鬧變成家常便飯,一路從國內吵到國外,唯一有趣的事情是我倆吵架生氣不過夜,不記仇。吵完,又像啥事都沒發生一樣,該說該笑照常。尤其是在國外,我倆的工作壓力都很大,又不知道怎麼溝通交流,心裡煩燥的時候說話口氣就直槓槓的,而且專對自己家裡人,在外面對誰都客客氣氣。

而且我發現身邊的好多人都是這樣的,對內凶神惡煞,對外輕言細語,大多數都是門坎漢兒,對自己人沒有耐心,冷嘲熱諷,挖苦嘲笑,怎麼刺心怎麼來,你說奇怪不奇怪。其實這樣久了,心很累,傷心又傷身,更傷神,知道這樣不好,沒意思,但又不知道怎麼解決,重複着同樣的問題。

我也很納悶,怎麼走着走着,就走進了以前自己最反感最瞧不起,最蔑視的生活狀態了呢?難道這就是生活?或許潛意識中有不願像母親忍讓父親那樣對待丈夫,不能讓他太霸氣了。同時又不知道怎麼去解決問題,就這樣活生生的把我一個溫柔可愛的小女孩兒變成一個怨婦“潑婦”,好可怕的事情喲!

這是誰的錯?一定是丈夫的錯!原本一個單單純純好脾氣的男生,怎麼就變得這麼俗不可耐,不僅不像以前那樣寵着我讓着我,居然還處處與我作對,究竟是他以前故意裝的脾氣好呢?還是真的是被生活改變成這樣的人?我想他也會問他自己,為什麼夫人的變化也這麼大呢?

你說他裝,也不像,因為如果他說我以前是裝的,我一定說絕對不可能,沒必要嘛,像我這種直性子的人,打死我也不願意裝。所以,分析來分析去,就是生活的瑣碎,把人慢慢地磨變形了,嘰嘰嗼嗼的家務事,油鹽醬醋鍋碗瓢盆,又要帶孩子,又不放棄事業的追求,眉毛鬍子一把抓,啥都捨不得,既做不了賢妻良母,又當不好科學家,仔細想想原來是我的錯,難怪古人說女子無才便是德。

事實真的是這樣子的嗎?好像又不對,問題究竟出在哪裡呢?直到後來大兒子成人了,通過觀察思考,他告訴我,我和他爸的問題是倆個人個性都強,雖然都是高學歷,但吵架的時候都是弱智,像三歲的小孩子,不僅從來不知道道歉,而且還不考慮周圍人的感受,這樣對家裡的其他人很不公平,尤其是婆婆爺爺還有他和弟弟。

這句話讓我一下子醒悟過來了,是呀,怎麼從來沒有想過周圍人的感受呢?真是不應該,但怎麼改變呢,改掉這個習慣,打破這個循環,必須跳出這種局面。人們常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自己的問題要讓自己去解決醒悟,很難!

看到我們的問題所在,接下來就是怎麼辦,大兒子把我和他爸叫在一起,讓我們相互向對方道歉,然後私下給我談話,說他認為我先學習改變的機率比較大,等到我先改變了,他爸爸自然而然就會改變,因為一個巴掌拍不響。

首先,要學會說對不起,這看似簡單卻又不容易的三個字,剛開始還怎麼都說不出口,但是只要把道理想清楚以後,就容易了,如果有時候真的就是自己的錯,有心去改變自己,改變自己的家庭關係,為了一家人的幸福快樂,每天辛苦工作不就是為了這個嗎?一家人吵吵鬧鬧,掙了錢吃飽了飯,又怎麼樣呢,不開心,不愉快,這是誰都不想要的生活。

關鍵是如果大人之間都是這樣粗糙簡單地處理問題,小孩子長大以後,他們的為人處事方式也許會無形地效仿原生家庭的方式,影響他們的一生。越想越細思極恐,改,堅決改,我要讓倆個兒子看到他們的媽媽是能伸能屈的人。

想通了,我就告訴孩子他爸,你看多丟人呀,現在讓兒子來教我們怎麼做人處事?但心裡又樂於看到大兒子的成熟穩重。大兒子又發給我們一些網絡視頻講述如何處理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如何學習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技巧,怎樣避免家庭矛盾和糾紛,如何掌控情緒和情緒管理能力。哦,活了大半輩子,還是學醫的,真的沒有靜下心來細細考慮過這些問題,原來還是一個學問。

後來加上我對功能醫學的理解和學習,對心身健康越發感興趣,包括營養平衡對情緒的影響,均衡的飲食結構和良好的生活習慣對身體內部各種激素水平的影響,尤其是調節情緒的一些化學神經介質的變化等等都是一些人們平時忽視的問題,甚至於許多有經驗的臨床醫生都在這方面缺乏科學的認識。

以前我們都把脾氣怪當成是天生的,改不了的,駟馬難追的天性。壞脾氣真的是天生的嗎?現在看起來不一定,就像四川有名的方言演說家李伯清老師說的“不是你的脾氣怪,是你的病得的怪”。如果是“病“,就有希望,就治病吧。

治病有二個途徑,一個是治心,一個是治身,治心可以通過耐心的講解,專業的叫心理諮詢和治療,那是針對心理健康性疾病。一般來說不需要那麼深奧,比如我對孩子他爸說,從現在開始,我不與你吵了,不是我怕你,也不是我吵不贏你,而是我的確認識到我們以往的吵吵鬧鬧是無聊透頂的事情,所以希望你也改掉這些壞習慣。

剛開始的確有點難,多年的習慣,他的聲音一抬高,我就氣不打一處出,立馬準備應戰,剛要發作,立即想起大兒子的話,不行,得忍住,我就改為心平氣和的口氣說,“打住,有話好好說,我說過再也不會與你爭吵,有什麼事等你情緒穩定下來我們坐下來好好談”。

說完我就換到另外一個房間去,讓他自己安靜一下,也給我自己深呼吸的機會,三次深呼吸人就舒服多了。氣人的是,明明知道我在忍住性子,他還挑戰性的對我說“你看,說不贏,就不敢說了!“。你說氣人不氣人,可我還是堅定地忍下來了,幾次來回後,他也就沒有那麼大的興趣吵了,加上時不時的相互輕言細語講述一些道理和感受,增強共識,討論無聊爭爭吵吵對心身健康造成嚴重影響等問題。

漸漸的吵架就成為了過去式,這是以前認為不可能的事情,我也時常表揚他的進步,同時又為自己的改變感到自豪,當然也會當面感謝和誇獎大兒子的懂事和對家人的愛。

現在如有朋友苦述他們的家庭矛盾糾紛,我都會誠懇地告訴他們中的一個,為了活得輕鬆愉快一點,學會說道歉,學習溝通技巧,很多情況都可以通過溝通來輕鬆地解決。否則辛苦買菜做飯,又切又洗忙一天,坐在餐桌前就開始吵架,飯吃不好,氣吃了不少,傷感情,你說值不值得?

人這一輩子真是需要勇氣去面對去改變,活到老學到老!包括我父親那麼固執的性格,晚年的時候都改了許多!

《吵架》一文寫後感

曾華 寫於二零二零年六月二十三日

昨天把《吵架》一文發到微信上後,收到了許多回饋和反響,引起了大家的共鳴和思考。這是我想要的結果,也是我當初想要寫這個話題的初衷。

當然大多數人的問題都是集中在自家人內部的矛盾,倆口子之間,兒女之間,父子之間,母女之間,如果加上婆媳之間的糾葛那就是難度更大的問題了。

打蛇打七寸,家庭主人公如何面對倆人的矛盾糾紛最為關鍵,解決好這個問題,其他的都要好辦得多,因為許多家庭爭吵都與倆人對教育小孩子的觀點不同,要求不同,方式方法不合拍有關。倆人達不成共識,小孩子是很會利用父母的矛盾來鑽空子的,把空子堵住,就沒空子可鑽。

除了關於小孩子的教育理念外,日常家務勞動的合理分擔也是一個重要的話題,一般來說家庭主婦喜歡大包大攬,當然什麼事都要按照她的意願來做,但遇到身體不適或什麼不順心的事,就開始抱怨連天,罵這個好吃懶惰,那個混帳不是個東西,別人說來幫忙吧,又插不上手,笨手笨腳,你又不高興,其實就是你慣的,也不要全怪他們。以後大家分擔着做,既減輕了你的負擔,又培養孩子們及男主人的擔當,唯一就是你不要那麼太潔癖,強迫症放輕一點,因為你不可能讓每個人都能像你一樣清清潔潔規規整整,尤其是男士及男孩子。

除了一日三餐以外,有些家庭會因為家裡面的清潔問題,整潔有序的問題吵鬧不休,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卻是實實存在而具體的問題。要挑剔可以大吵,要得過且過,可以屁亊兒沒有,但糾結不清還真的很煩人。

記得在多年前讀到一篇文章,很有感悟,大意是說男人們在外打拼創業,辛苦以外還要承受很多壓力及挫折,有些事情不能也不願意告訴家人,只有自己一個人頂着自己消化,外面的世界並非那麼的精彩,所以家就是他們生活的港灣,人生的寄託,更是他們尋求安慰和舒適透氣的地方。可是有那麼一些家庭,丈夫回家後,本來以為可以自由自在的放輕鬆,衣服鞋子隨意擺放一下,坐在沙髮腳抬起來放在茶几上,書桌可能比較零亂,床鋪也不是那麼整齊,衣褲也搭配的不完美,而挑剔的主婦真的要抓狂,這不對,那不如意,讓家裡其他人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家裡可能擺弄得整整齊齊,漂漂亮亮,但已經沒有溫暖隨意舒適的感覺,讓人透不過氣來。況且小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奇探索,規規矩矩太多太嚴,他們哪裡還有自由的空間。而且往往潔癖症的人都很固執,很難設身處地的為別人着想,無形中在異常“乾淨“的環境下影響家人的一生。

家家都有一夲難念的經,其中吵架堵氣是最低級的經,人人都不喜歡卻人人都繼續重複的吵來吵去,永無寧日。所以必須有一個人要痛下決心,改變自己。改變自己其實不是想像的那麼難,把事情想通了,人這一生究竟追求什麼?無非就是家庭幸福美滿,事業有成。後者可以靠天賦能力和努力,前者則需要“好脾氣”和包容,更需要內心深處渴望得到平靜,吵架是最鬧心的事,如何才能平靜,一旦邁過自己那道坎,一切都簡單平順多了。的確是,說來真的可笑,兒子讓我們成長。

再說也奇怪,一個家裡面關起門來就那麼幾個人,號稱是世界上最親近的人,怎麼就搞不定喃?非要整得自己難受別人也不能寧靜,什麼邏輯。口口聲聲說愛這個家,愛家裡的人,難道就是這樣子的去愛嗎?所以避免吵架,是的對家庭幸福美滿的供獻,家和萬事興!

愛的是什麼呢?是自己的面子,到頭來結果發現里子面子都輸得一塌糊塗,還有可能輸掉了自己的一生和兒女的幸福,吵架真的很萬惡!

當然不吵架,冷戰堵氣的方式也不好,只是說表面上不吵不打,但也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日積月累矛盾可能更加激化。所以還是要把自己的態度和想法告訴對方,讓她或他有機會去體驗你的轉變和善意。有位朋友說得好“人都有脾氣,發脾氣是人的本能,壓住脾氣是人的本事!“。

願大家不要只顧着匆匆忙忙地掙錢,郁鬱悶悶地過着重複的日子,其實有時停下來回首看看過往的路,花點心思改變自己,讓以後的路途走起來輕鬆愉快舒服一些,多好!

附記:2023年9月1日

這篇當初寫的散文,今天翻出來發現其實可以歸類到我的健康講座系列文章里去,因為心身心身,心在前,身在後,沒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心情,很難說是真正意義上的健康。正如健美健美,健在前身在後,身體都不健康,還談什麼美呢?所以為了美而犧牲健康的人是否應該靜下心來好好想想呢?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2: 【五絕】記者會落魂
2022: 若云:真實人生 六:隨筆 17 白美女的
2021: 做好人有什麼好處?
2021: 美國通貨膨脹率坐五望六
2020: 郭文貴版的笑傲江湖
2020: 戰狼絕交部新聞發布會不再囂張,王毅語
2019: 直說這2奶跟班在哪兒啊,來理論理論,
2019: 提上來給那個說謊套磁碰瓷的“來到萬維
2018: 小屋老沙請進
2018: 四壁爐傳奇